杭州打造民營經濟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近日正式下發。該計劃以“十二五”規劃為綱領,以“九大工程”為抓手,打造民營經濟強市。規劃到2013年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將超過68%,規模以上民營工業銷售產值8200億元,全社會民營固定資產投資額不低于2100億元。
坐穩民企500強方陣龍頭
據杭州市發改委介紹,此前,杭州市制定打造民營經濟強市首個三年行動計劃(2008-2010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2011年8月全國工商聯公布的201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杭州市有56家企業進入500強,上榜企業數連續第九次蟬聯全國城市和浙江省首位。
新一輪的三年行動計劃,將培育更多像娃哈哈、西子聯合、恒逸、傳化這樣的全國500強民企,同時形成陣容強盛的梯隊。百億元大企業陣容不斷擴大,中小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初創期企業大量涌現。“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成為民營經濟發展兩大主平臺。
按照行動計劃,實施的九大工程包括:環境優化工程、產業升級工程、企業轉型工程、開放帶動工程、創新驅動工程、人才支撐工程、金融改善工程、平臺提升工程、社會責任建設工程。
從“制造”向“創造”轉型
轉型升級,也是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調,文創、旅游、金融、電子商務、信息軟件、先進裝備制造、物聯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十大產業,將成為杭州市民營企業重點發展的方向。加快從依靠粗放經營、數量擴張向依靠集約經營、結構優化、科技創新的轉變,形成民營經濟高附加值產業鏈。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從“制造”向“創造”轉型,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
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力軍,擁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科技綜合實力和區域創新能力將居全國大中城市先進地位。計劃到2013年,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數達到2600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數達到55家。
“一頭留在硅谷,一頭在杭州發展。”這是杭州市鼓勵民營企業以人才創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一種模式。“民企總部”、“創意杭州”、“創造杭州”……伴隨這些稱號的深入人心,“杭商”品牌將進一步打響。
爭取年均上市民企九家
融資難,已成為當前許多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一大絆腳石。杭州市將加大對民營企業改組、改制、上市融資的輔導,推動一批中小民營企業在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加大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力度,充實擴大梯度培育庫,爭取年均認定上市培育對象20家,年均上市民企9家。計劃到2013年累計上市民營企業達90家。發揮創業創新企業上市(杭州)培育基地的功能,加快股權投資業發展,年均增加股權投資基金30支以上。探索構建中小企業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打造為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便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