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兒莊區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現實問題嚴重制約了“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建設進程,也越來越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加強耕地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關鍵詞】 如何切實有效 保護耕地
隨著人口的增長,臺兒莊區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總體質量差,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現實問題日益顯著,也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當前,臺兒莊區的耕地保護形勢非常嚴峻,全區耕地總面積僅剩50.7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只有1.63畝,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強耕地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1.臺兒莊區耕地的現狀
1.1耕地資源貧乏。據統計,臺兒莊區耕地后備資源即使全部開發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畝,而且建國以來,經過長期開發,剩余的后備耕地資源大多為質量差、開發難度大的土地。
1.2耕地總體質量差,生產水平低。從全省范圍來講,臺兒莊區的優質耕地少,抗自然災害能力差.耕地中還有近萬畝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質量差和耕地與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造成臺兒莊區耕地的生產水平較低。
1.3耕地退化嚴重。臺兒莊區許多耕地處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區有1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臺兒莊區為什么要大力開展耕地保護
2.1嚴格保護耕地是保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黨和國家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說到糧食,必須以穩定一定數量的耕地為保障。 耕地是人類獲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維護耕地數量與質量,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保護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農田保護好,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保護耕地特別是保護基本農田,是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問題的實質是農業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
2.2臺兒莊區的確實現了農產品嚴重短缺到供求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跨越,并不意味著臺兒莊區的糧食安全可以高枕無憂。農業仍然是臺兒莊區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仍然要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要位置,仍然要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臺兒莊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糧食生產將仍然是農業的主體,農業現代化進程包含著糧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糧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臺兒莊區耕地資源保護面臨的困難
3.1耕地后備資源限制強度較大
臺兒莊區耕地后備資源在6處鎮(街)都有分布,但大部分位于張山子鎮和泥溝西部干旱地區。其共同特點是存在干旱缺水,坡度大,土層淺等一種或多種限制因素,且限制強度較大,生態環境脆弱。
3.2耕地資源保護的難度越來越大
改革開放以來,臺兒莊區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但這種高速增長主要有賴于外延擴展而非集約化利用土地,是以占用大量耕地為代價取得的。農村建房、修公路、造墳墓等占用大量耕地,其中半數以上是肥沃的耕地。
3.3人口增長、耕地消失、糧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問題比較突出
農產品穩定供給的任務越來越艱巨。隨著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糧食食物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食物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但由于糧食生產必需的耕地和水資源數量難以增加,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難度越來越大,糧食和農產品供給始終面臨著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人口與耕地一增一減,使臺兒莊區人地矛盾更加嚴峻。在數量減少的同時,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3.4臺兒莊區現有的耕地質量不高
由于耕作條件和耕作水平的問題,臺兒莊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耕地退化是指人類對耕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導致耕地地力下降的過程,通常表現為耕地土壤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等方面特性的下降。
4.如何切實有效的保護耕地
4.1嚴格巡查,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土地動態巡查制度,成立土地巡查小組,堅持定期巡查,巡查到位、不留死角。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將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大對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對重大違法案件要公開查處,一抓到底,既要處理事,更要處理人,構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4.2認真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耕地保護,根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數量不少、質量不降和絕不允許擅自將耕地改為非農用地,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建立區、鎮、村保護基本農田領導小組,形成保護網絡,對基本農田管理實行定位、定量、定人,確保每片都有一個責任人,村村都有專職管護員。
4.3堅決制止耕地閑置、拋荒。全面清理占而未用、具備耕種條件的耕地,組織鎮、村、戶及時復耕,并由土地征用單位支付復耕費用;對閑置一年以上的土地,要依法處以罰款;對閑置兩年以上的土地依法收回。對常年和季節性拋荒的承包地,可由種糧大戶耕種。
4.4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政府要堅持依法用地,決不能以用地報批程序慢或缺乏征地資金等各種理由,擅自用地、越權用地、違法用地,決不能以犧牲資源和農民利益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4.5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嚴格執行“占一補一“,確保耕地占補平衡,全面實行建設項目補充耕地與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掛鉤制度,嚴格按項目考核,落實責任,建立和完善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管理制度,以重點項目實施為導向,全面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形成補償耕地的良性循環機制。
4.6嚴格執行各類耕地保護制度。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制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制度、土地稅費制度、耕地保護法律責任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
總之,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面對臺兒莊區耕地嚴重不足的嚴峻形勢,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環境的因素,穩定和擴大耕地面積,維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質生產能力,預防和治理耕地的環境污染,是保證土地得以永續和合理使用,穩定農業基礎地位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所以及時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保護耕地將是臺兒莊區目前急需著力解決的一大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作者單位:棗莊市國土資源局臺兒莊分局)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