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生產分工越來越精細。同時,信息化建設席卷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了信息化建設的軌道。工業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工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因此工業企業管理中的信息化應用勢在必行。工業企業管理要想適應時代和市場的發展,就必須應用強大的信息技術,從而實現工業企業管理的信息化。
【關鍵詞】 工業企業 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術
信息化概念及其技術特點
1.信息化的概念
所謂信息化就是把這個企業的管理工作運用信息的觀點抽象成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個系統能夠通過信息的傳遞、獲取、加工和處理,從而達到期望結果的一種研究方法。它首先將復雜的現實世界抽象出并簡化出若干由諸多信息組成的模型系統,由于模型忽略了一些次要信息,而抓住了主要的本質信息,因而更容易加工和處理。通過信息化方法,更容易揭示事物之間的復雜聯系,更容易發現現實世界的運動規律。信息化技術同時有可以為實現生產經營管理、科學技術、社會管理的現代化和規范化提供有力的管理武器。隨著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員工增多,企業規模擴大,企業業務范圍的越來越廣,使得企業中信息量越來越多,信息對于企業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對信息的處理和加工業顯得越來越重要。工業企業作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最大領域,其科學決策依賴于信息的掌握情況,企業的管理、企業的運行都離不開對各種信息的收集、轉化、存儲以及分析,因此,工業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勢所趨。
2.信息技術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一方面給企業的運行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同時也對企業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有很多特點,而且不同的學者其認識也有所不同。
比如何明升認為,以通信技術、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與電報、文字、廣播電話、等較為傳統的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網絡化、數字化、高帶寬、大容量的技術特性[1]。
而汪向東認為,信息技術主要具有以下特點:更廣泛的適用性和更強的滲透性;更新周期更短,發展速度更快,具有極強的時效性;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高度知識密集;投資和風險較大[2]。
倪波先生認為,現代信息技術的本質特征有:蘊含著短周期效應,加快新技術產品的集團生產,現代信息技術是高智商的結晶體,對其它產業具有高滲透性,伴隨著高風險,傾注著高投入,充斥著高競爭,產生高利潤,促成社會經濟國際化大聯合[3]。在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它又會表現出如下幾個的特點:高效性,應用信息技術會帶來巨大的投資回報率;高度滲透性,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并會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中,產生巨大波動連鎖效應;信息技術能夠增加競爭能力,加快產品的推陳出新速度,是一門高科技的技術,信息技術能夠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3.信息技術在工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樣在工業企業的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是不斷加快。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工業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中還存在如下問題:(1)企業內部的各項職能管理規范化不足,是企業發展的巨大障礙;(2)缺乏有效的組織、控制和管理系統,組織管理力度還有待加強,領導的決策不能迅速執行;(3)企業對市場信息、產品信息等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意識不強,對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市場營銷和制定企業發展策略極為不利;(4)中國工業企業普遍技術開發能力低,技術落后、行業和產品結構結構的落后,RD投入明顯不夠,生產效率低。
信息技術在工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可以體現在企業內部建網、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管理以及計算機等先進數據技術應用等四個方面。
3.1企業管理方式方法信息化
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是工業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是否合理對整個工業企業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管理方式方法的信息化首先要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對企業的各個方面進行監控和指揮,避免繁雜冗余的流程,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使得領導的決策可以迅速得到執行。企業管理決策時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管理方式方法的信息化要求要大力開發新的決策支持工具,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能夠提高管理決策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開發先進的虛擬現實決策支持系統來進一步提高決策水平;
3.2建立企業內部網絡
隨著互聯網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企業內部的局域網也蓬勃發展。企業網是連接企業處理、通信和存儲資源的企業范圍的網絡,目的是使這些資源對于分布在企業范圍內的用戶都可以使用。其作用有以下幾點:(1)員工提交方案和成果的渠道,多渠道的展示員工的工作成果,省時省力;(2)領導對計算機終端的監控和指揮,方便領導對企業運行狀態進行全面把握,以便快速調整企業發展策略;(3)進行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資料共享和傳送,免去了原來那種大量文本材料的報送;(4) 銷售部門之間可通過它進行信息的共享,迅速分析和交換各自的信息,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更快地了解競爭對手和市場。(5)進行企業庫存管理,減少因庫存而造成的人力、財力的浪費,而且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庫存情況,為下一步生產和銷售制定合理的方案;
3.3加快企業生產過程管理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建設
工業企業管理包括內容廣泛,是一項包括市場開發、資金管理、供應采購、銷售服務和人力、生產制造為一體的非常復雜的系統。其中,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管理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建立,是企業物流控制管理的基礎,只有將生產管理中的信息快速、及時、正確、科學地反映出來,才能使企業整個信息管理系統分析具有客觀依據。否則不可能將真實正確的信息反饋到管理系統中,系統分析結論也就不能為企業發展決策提高服務。
3.4計算機的應用是實現企業管理化的重要工具
計算機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工農業生產管理以及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計算機是處理信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能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支持。借助計算機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節約物力、人力、財力,發揮信息的綜合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管理的層次,從而使管理人員能夠作出正確決策,選擇最優方案。已成為管理現代經濟的神經樞紐。一個由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管理科學和任組成的綜合性系統,為實現企業生產自動化,提高質量和效率等提供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何明升.現代信息技術的技術特性與社會效應[J].新華文摘,1998(2):180-181.
[2] 汪向東.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43-45.
[3] 仍然,倪波.現代信息技術特征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8(5):73-77.
[4] 金吾倫.信息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7(6):60-62.
[5] 姚偉力,楊德禮.信息技術與管理變革[J].科研管理,1998(3):55-60.
(作者單位: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