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少不了全民健身計劃。因此,社區體育在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就大大體現出來??隙ㄎ覈鐓^體育主流成績的同時由于其剛剛起步,在很多方面還不盡成熟,有很多問題還有待不斷的探索和解決。開展社區體育是全民健身計劃的系統工程,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龍頭是建設和發展社區體育。本文僅對提高人們對體育的認識,怎樣更好的發展社區工作提出可行的建議。來增加人們的業余生活,提高我市居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 社區 社區體育 全民健身計劃
前言
社區是生活在同一地域內,具有特定的互動關系和共同的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社會生活的共同體,社區體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提出的新概念。最早的有關研究是20世紀30年代出現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興起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是以街道社區體協為標志的。受社區服務的啟發,早在1989年由天津市河東區提出,當時是指街道社區體協開展的各種活動,后來擴展為對所有小區域體育活動的統稱。人們對社區體育進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社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加強理論研究”,本文對我市南崗區群眾性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現狀調查分析為重點,通過對社區群眾進行問卷調查,現場采訪和跟蹤調查,了解我市社區群眾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建設和發展社區體育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推動我市社區體育建設進一步發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針對哈爾濱市南崗區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項目愛好選擇,時間季節的出席率,對體育的了解狀況分層調查。著重分析了老,中,青三個年齡段對體育的愛好程度。
1.2 研究方法:
1.2.1調查問卷法:
對南崗區體育愛好者發出500份問卷,收回485份,其中有效問卷達453份。有效率為93.4%,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了統計進行了邏輯分析(按老年人60歲以上,中年人30--60歲之間,青年人30歲之內為標準進行調查)。
1.2.2資料文獻法:
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獲得社區體育發展的相關資料。加以分析研究。
1.2.3觀察法:
對社區體育鍛煉者在鍛煉時間,場地,項目,性別等進行觀察分析。
1.2.4分析法:
分析討論我市老,中,青三個年齡段的人對體育的愛好,了解人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的認識。
2.結果與分析
2.1鍛煉項目的調查
表1顯示:老年人選擇太極拳,秧歌上占大多數,分別是34.7%,40.7%;中年人在選擇游泳上有所突出占52%,青年人有44.8%的人選擇球類。自從全民健身計劃開展以來,社區體育健身路徑已經受到居民的喜愛,在選擇項目上較為變通,但不同年齡的人選擇眾多項目上有所不同,城市社區居民非常集中,鍛煉的場地有所受限,這遠不會影響到那些愛好體育的鍛煉者,他們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個人愛好而選擇者自己喜歡的項目,就偏重愛好的項目與年齡的比例如下加以分析。
2.1.1 太極拳,秧歌受到了老年人的愛戴,老年人各組織器官衰退與老化進程加快,相應的引起生理功能的衰退性改變,所以像太極拳,太極球,秧歌,門球等一些運動強度小的項目非常適合老年人。老年人愛好歷史傳統項目。把古老的傳統發揚光大。(注:運動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
2.1.2中年人體質是人生最佳時期,但每天的繁忙工作下來,難免精疲力盡,選擇項目上側重于休閑娛樂,游泳是緩解疲勞自身調節的良藥,而且還能清除忙碌一天的汗泥,深受中年人愛待。大多數中年人喜歡文明高雅項目,有刺激性的運動項目,一般是從國外引進的,如:臺球,高爾夫,滑雪,登山等,對中年人應以大量開展。
2.1.3青年人是身體成長的時期,也是身體素質達到高峰的時期,速度最快,靈敏最佳的年輕人對生活渴望充實,美滿。爭強好勝心強,拼搏精神旺盛的青年人喜歡那些競技體育項目,如:籃球,田徑,冰雪項目等那些有拚搏性質的項目。對青年人選擇項目上,要多加思索,因人而異。
2.1.4在全民健身的措施下,社區體育將會走上規?;陌l展軌道,結合人們健身,健心鍛煉與娛相結合的特點,使休閑體育,球類項目,傳統項目,走向千家萬戶。
2.2表2顯示,453人中有387人聽說過《全民健身綱要》,占85.4%,從未聽說過的有66人,占總人數的14.6%,兩者比例相差70.8%,可見《全民健身綱要》在我是宣傳力度還是不錯的,筆者對從未聽說過《全民健身綱要》的進行解說和詢問,結果是100%支持《全民健身綱要》實施,可見體育鍛煉在人們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2.2.1應該繼續加大對《全民健身綱要》的宣傳力度,使更多的市民了解體育活動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2006年--2010年是《全民健身綱要》的第二階段,抓住機遇,結合第二階段的預期結果,發揮好后備軍的力量。
2.2.2有100%的人支持《全民健身綱要》,可見體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但光說至遲不去真正實踐可不行,必須結合第二階段綱要內容,做好宣傳演講工作,讓人們真正的懂得《全民健身綱要》的內容,對人身健康的真正意義,使社區人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
2.3被調查者有組織與無組織鍛煉人數的比例,自選無消費場地與消費進館鍛煉人數的比例
表3顯示:個人無組織鍛煉人數為78.2%,有組織集體鍛煉的人數為21.8%,自由選擇場地67.5%消費進館的有32.5%,可見組織力度不足,生活水平的受限,人們還不能完全承受這部分消費。
2.3.1個人鍛煉者人數比例大,人們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也不排除組織力度不到位,鍛煉項目不同,每個人的愛好更不同,組織起來有難度性,散亂的自由鍛煉方式就不能按期按量的完成運動,不能達到預期的鍛煉目標。
2.3.2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增高,所以人人的體育消費觀念也得加強,正規體育場館的鍛煉有利于人們正確的、安全的達到鍛煉效果,有助于提高人們的鍛煉積極性,使更多的人一起運動起來。
3.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鍛煉組織管理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人是自由的出去鍛煉,沒有參加到組織中去,所以在以后的社區工作開展中要加大組織力度 ,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動員工作一定要普及,宣傳力度一定要夠勁,項目要安排合理,時間要定位,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以推動我市社區體育進一步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宗祥.全國體育院校2004屆優秀學士論文集,2004年.
[2]樊炳有.社區體育論.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年.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利民校區)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