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聞寫作的過程,就是素材選擇、結構安排、導語敘寫、標題擬定的過程。為使新聞作品取得最佳效果,文中尚需具有翔實的背景材料、準確無誤的數字材料,以及適合新聞特點的語言運用。
【關鍵詞】 新聞寫作 問題 思考
搞好新聞寫作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也不是理解成就是“寫”的問題,這其中有許多基礎工作要做,或者說要練好“基本功”才行。
1.素材選擇要適用
選材是新聞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寫好新聞的關鍵。選擇素材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是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選材時要認真鑒別,選用最可靠的材料。二是思想性。所選的材料,必須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促進安定團結,有利于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針對性。所選的材料,必須是“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的材料,真正能夠解決各種實際存在的問題。四是戰斗性。所選的材料,要能鮮明地表達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五是實效性。要選擇反映新情況、新問題的材料,同實際工作進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會新聞、趣聞軼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報道外,對其他種類的新聞,也要努力挖掘,選用讀者感興趣的材料。
2.結構安排要合理
新聞的結構,是指新聞的組織構造,具體表現為敘述事實和安排情節的方式,是新聞內容賴以表達的手段。具體地說,新聞的結構,就是按新聞的內部聯系,按新聞主題思想的需要,以主題為紅線,把經過精選的人物、事件、情節、場面等材料,有計劃、有條理、有層次地安排貫穿起來。新聞的開頭、結尾,事件的展開,段落的劃分,前后的呼應,左右的照顧,都屬于結構的內容,它有—定規律可循。
新聞報道的基本結構比較簡單,大多數是這樣的順序:一是導語;二是解釋或深化導語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這就是說,寫作的順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鋪直敘,而是要“開門見山”,一開頭就在導語中揭示主題,引出闡述,解釋新聞主題的主體。
總之,新聞結構的特點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實寫在導語中,寫在新聞的前面,其他各個細節則按重要性順序排下來;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個“倒金字塔”式的結構。
3.導語敘寫要精煉
新聞的開頭,用簡煉生動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實,揭示主題思想;以便讀者迅速了解主要內容,并能吸引讀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幾句話,稱作“導語”。導語在一條新聞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響樂的前奏曲。敘寫導語是新聞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確定新聞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樣子。導語寫得好壞,直接影響到主題的表達是否充分。
新聞導語的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可以根據新聞主題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種新穎、靈活的形式:一是以新聞人物的話作導語;二是用對比的手法寫導語;三是運用比喻概括主要新聞事實作導語;四是用設問句自問自答作導語;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題的具體事實作導語;六是運用有說服力的數據作導語;七是用群眾感興趣的背景材料作導語;八是運用生動形象的群眾口語或名言警句作導語;九是用歷史趣聞軼事、民間傳說等作導語;十是以情景描摹作為導語。
4.標題擬定要科學
標題也叫題目,目者眼也,新聞標題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紹內容、評價事實。
新聞標題要注意概括性,以盡可能簡煉的一句話,準確地說明這條新聞的主要內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欄目內,概括出新聞的主要事實,以最少的字數表達其內容。這就是說,新聞標題必須簡煉。然而,標題是否簡煉,不能離開內容來評定。經過概括作出的標題,首先必須準確地反映新聞內容。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既簡明概括而又能反映內容呢?這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透徹理解新聞內容的意義,抓住新聞的特點。
5.背景材料要全面
在新聞中說明事物來龍去脈的材料,稱為“背景材料”。背景是為了突出所報道的事物的意義,說明事物產生的原因、條件、環境等,或是對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釋。它對消息中所報道的主要事實起補充、襯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聞主題,加深讀者的印象,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新聞內容。它是新聞的有機構成部分。在新聞寫作中,對于任何一個事件、講話、情況或數據,只有充分地交待來龍去脈,才能確切地反映客觀事物。如果不交待來龍去脈,這個事件的意義就不完整。
新聞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關新聞事實本身的歷史狀況,以便讀者用現在同過去相比較;二是與周圍事物的對比;三是與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對比;四是事物產生、發展的多種因素的相互制約;五是不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還要從宏觀范圍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響以及與其他方面的聯系;六是有關事物的專門知識,有關某一問題的各種觀點、看法以及各種學派、各種藝術流派和學術見解的介紹等;七是有關某人某事、某地的軼事、傳聞和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的介紹;八是在人物介紹中交待有關身世、經歷和在某一方面的成就等;九是報道新產品、新技術、新發明等,要簡要說明它的經濟價值、科學價值及其性能特點;十是必要時,在新聞中用了不為一般讀者理解的名詞、術語和專業用語,要加以必要的解釋。
6.數字材料要真實
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質和量兩個方面的規定性。因此,我們寫新聞報道時,既要注意使人們認識事物的質,又要使人們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數”。從新聞寫作來看,數字具有簡煉、準確、醒目、直觀等特點,它是其他文字所無法代替的。在加強經濟報道的今天,各個部門都離不開統計數字。“用數字語言說話”,可以通過反映事物的量,來表現事物的發展變化,準確說明事物的質的規定性。
新聞中運用數字,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所用數字要認真核對,看是否真實可靠,表達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計算是否準確;二是運用數字要根據質與量的辯證統一規律,注意與事物發展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不能離開整個事物發展過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選擇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的數字來說明問題;五是報道各種數字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六是報道某方面的數字,應說明材料的來源和根據,以增加其可信度。
7.語言運用要貼切。
高爾基說,語言是“一切事實與思想的外衣”,是準確反映客觀事實不可缺少的手段。進行新聞寫作,就是要運用豐富的語言,善于遣詞造句,準確地描繪事物。
在新聞語言運用方面,首先要處理好句子和段落。實踐證明,只有善于處理自然過渡,才能化長為短,寫好短句短段。通常的辦法:一是通過代詞來過渡,即用代詞來代替在前面的句子或段落里出現的詞語。二是通過關鍵性的詞語和概念來過渡,即重復前面出現過的詞語或意思。三是運用排比結構,即通過重復某種句型,把句與句、段與段聯系起來。其次,是要準確運用詞語。新聞寫作中語言運用的技巧,并不在賣弄文墨,堆砌辭藻;而在于用讀者能理解的詞語,把事情表達清楚,使讀者一目了然。一般地說,新聞寫作應盡量使用常用詞匯,使普遍讀者愿意讀下去,能讀懂而且記得住。常用詞匯在新聞的語言中是得天獨厚的,有其廣闊的用武之地。
(作者單位:林口縣廣播電視臺)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