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二○○六年四月十四日發布勞社廳函[2006]134號文件提到,至2007年5月1日起必須全部使用2006年版國家題庫。其中包括鉗工初、中、高級技能鑒定在內的多個工種全部采用新試題庫。新的技能鑒定試題庫內容豐富,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上要作調整。
【關鍵詞】 教育 一體化教學 鉗工 技能鑒定
新的技能鑒定試題庫除了基本技能訓練以外,還增加了斜齒輪軸的裝配、車床方刀架工作角度的調整、車床主軸箱體劃線、錐套、墊片調整式滾珠絲杠副的預緊與調整等多個內容,完全符合鉗工實習教學大綱中規定。
這種考核分辦法比原來更有實際意義。新的鑒定試題庫著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核和培養,這要求我們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而鉗工“一體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并掌握,由師生共同在鉗工“一體化”專業實習室開展邊講理論、邊演示操作,集理論學習、現場觀摩、動手操作于一體。
1.改革創新 適應需要
傳統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嚴重脫節,不但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困難,也造成了重復教學和資源浪費,更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應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鉗工“一體化”教學有別于傳統的教學,它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柔和在一起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為方向,以強化綜合技能訓練為重點,以生產實踐教學為主線,以專業理論、文化課為基礎,以課外指導和自學方式為輔助的全方位、綜合型的教學方式。
為搞好鉗工“ 一體化”教學,首先應做好以下前期準備工作:
1.1建設雙師型教師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為使鉗工“ 一體化”教學方式得以順利進行,首先應建立一支與之相適應的教師隊伍,根據鉗工“一體化”教學的特點,這支教師隊伍既要有扎實的鉗工專業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鉗工實踐經驗,能夠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技術指導的成為能“文”能“武”的雙師型教師。所以建設一支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習操作的鉗工“一體化”教師隊伍是實施鉗工“一體化”教學的關鍵。
1.2準備“一體化”設備
鉗工“一體化”教學方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目前與之相配套的教材相對較少,現行使用的理論教材版本主要為機械工業出版社或勞動出版社早年的版本教材。為了順利進行教學,應根據專業特色,企業崗位的需求及最新的職業技能等級鑒定的要求等情況,組織編寫好鉗工“一體化”教學教材,這種教材既要有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實訓內容。理論以必須實用,圍繞實踐展開,刪繁就簡,打破原教材的系統性、完整性的舊框框,實訓依據理論設置著重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綜合技能訓練,理論知識和實訓內容應緊密結合當前的生產實際,及時將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納入教材,為學生今后就業及適應職業變化打下扎實的基礎。
1.3建好“一體化”場地
由于鉗工“一體化”教學既不同于理論教學,又不同于傳統的實踐教學,所以對教學場地有一定的要求,既要滿足理論教學的需要,也能完成理論講解,又能進行實踐操作,更能進行鑒定考核,方便學生實訓及教師進行指導。因此,要根據最新的鉗工鑒定考場準備要求,對學校實習實驗場地進行重新整理,調整學校的教學資源,根據鉗工鑒定及鉗工“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改建、新建實訓場地,為順利開展“ 一體化”教學提供場地保障。另外,教學設備也應符合鉗工“一體化”教學要求,特別是實訓設備,應與教學內容、鑒定內容相吻合,并根據現代工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及時添置一些鉗工“一體化”教學所需要的設備。
2.實施教學 保證質量
鉗工“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應充分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本著理論服務實踐,指導實踐操作,實踐驗證理論的原則進行。首先,在安排課時,應充分體現技工教育的特點,反映職業教育的特色,注意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合理安排課時比例。
其次,組織教學鉗工“一體化”教學過程不能簡單地沿襲普通教育的常規模式,而應結合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結合最新鉗工鑒定試題庫,而且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圍繞生產實踐,加強操作技能綜合訓練。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四個環節。第一,舊課復習與新課入門指導:對每個新課題,教師應先對舊課題進行復習,指出好的方面和存在問題等,然后對新課題作理論講解,講解內容應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圍繞實踐進行。講解時應結合實物,聯系生產實際,使學生加深對工作原理的認識,了解操作過程,掌握操作要領,有了初步的理性認識,動手操作時就會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新課題開始與現場示范操作:學生在操作練習前,教師應對主要環節進行示范操作,在示范操作過程中應結合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對一些關鍵環節作進一步分析、講解。示范過程中務必重點突出安全注意事項,以免出現事故。同時,示范過程應做到步驟清晰,工藝規范,動作到位,分解合理。第三,操作練習與老師巡回指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高學生創造力的主要途徑。為此,要求每個學生對所學過的教學課題進行親自動手操作,通過親自操作練習,學生能獲得切身體會加強感性認識。第四,實操結束與總結點評:操作練習結束后,學生應按要求做好工具、量具的收拾擺放以及衛生等工作,然后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及時進行總結、講評,通過教師的總結講評,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3.克服困難 探索新路
在開展鉗工“一體化”教學初期,最困難的就是授課教師觀念的轉變。改革首先就是要改思想,這是推廣鉗工“一體化”教學的關鍵。雖然知道了鉗工“一體化”教學的優點,但在真正實行過程中,突然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給老師們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很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傳統的理論實習時間1:1,現在改成1:3,該學科的理論講不完怎么辦?實習時間太多沒有實習項目可做怎么辦?理論課學時不足課怎么講?理論和實習到底幾節理論,幾節實習?學生的理論基礎不系統怎么辦?實訓條件暫時不能滿足要求怎么辦?沒有合適教材怎么辦?在同一個教室里動手操作的學生影響學習理論的學生怎么辦?這些問題都需要去解決,這就要求一切問題從教學改革的目標、目的下手,從改革的原因考慮解決辦法。
首先,以培養能力為核心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性,不強調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仍需要在必需夠用的原則下,保持一定比例的專業基礎和專業理論課程,這樣安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同時也為今后繼續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礎。其次,安排課程時要注意保持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能力訓練的漸進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突出能力重點,層次和定位,不要面面俱到。再次,實施鉗工“一體化”教學,需要大量高水平、高質量、自主性的課程教材,學校應該大力支持和提供條件。
總之,使用新版國家題庫和采用新的鑒定辦法要求我們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而鉗工“一體化”教學重視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和指導作用,突出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實施鉗工“一體化”教學,以教學創新為理念,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基本出發點,更加重視實際的應用,有助于適應當前的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新鉗工試題庫》 勞動社會保障部[2006]134號文件.
[2]《鉗工技能與實訓》珠海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作者單位:黑龍江技師學院)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