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前幾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發展,在一些大中城市房價飆漲至高不可攀,令望房興嘆的民眾心生怨恨。隨著幾輪房地產調控,房地產開發企業面臨困境,房價也有了回調的趨勢。本文就如何使房地產調控發揮合理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房地產調控 分析 目標 問題思考
伴隨著“史上最嚴厲”樓市調控政策的推出,及其毫無懸念的繼續進行,使我國的樓市持續低迷、成效慘淡,這表明樓市調控在逐漸發揮效力。取得這些成績不值得驕傲,還應對房地產調控中出現的問題深入探討,以期使我國的房地產經濟取得健康、穩定的發展。
1.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利大于弊
“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是政府為實現“居者有其屋”夢想而進行的努力,對于迫切希望房價下降的普通民眾欣慰異常。然而與普通民眾不同的是,一些企業,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多少對這個政策不理解,甚至是產生抵觸心理,感覺“堅持房地產調控”會阻礙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并最終對國民經濟的整體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短期看有利百姓,長期看對房地產企業也有好處。
從短期內來看,堅持房地產調控,實施限購政策,的確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資金回籠困難、發展不便和瓶頸等問題,但處在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堅持房地產調控,不但并非 “樓市寒冬”,甚至對國民經濟,甚至于房地產企業而言也是利大于弊的事情。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環節:
首先,房地產經濟屬于整體社會經濟的一個方面。房地產經濟支撐整體社會經濟,但整體社會經濟的良性與可持續,是房地產經濟的依托和基礎。過去幾年,中國房地產帶動了中國經濟,但也綁架了中國經濟。這致使中國經濟繁榮的表象之下,隱藏著重重隱患和危機:比如房地產發展過熱所導致的建設盲目、房子質量下降、實際使用壽命縮短的問題,比如房價過高所產生的樓市泡沫化嚴重問題,比如老百姓壓力感增大、滿意度下降的問題,比如買房、炒房導致的國民經濟虛幻化問題等。
事實上,房價過高已經快壓垮了中國普通民眾,甚至快壓垮了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秩序。如果不加以調控,任由其瘋狂地、無序地發展,勢必會在以后的某一天面臨全盤崩潰的危險。基于此,堅持對房地產經濟進行調控,事實上是保護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基礎、環境和依托。
其次,房地產企業是不能脫離消費者而存在的。過去的幾年,房價虛高,致使很多人用二三十年,甚至于一輩子的勞動所得,卻購買一套住房,這樣實現“住房夢”無疑是悲催的,這絕不僅僅是消費者單方面的感受,如果不加以調控房地產企業也會感同身受的。這不難理解,當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相對于高房價都因為無力購買而放棄時,房地產企業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場。沒有了市場,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有房地產企業。
因此,堅持房地產調控,絕不是對房地產企業發展的制約,而是對房地產企業發展回歸理性、科學、可持續的引導。而擠出樓市水分、減少泡沫、降低房價,也正是促進企業回歸正常發展軌道的前提,是在避免瘋顛的房價將企業、將經濟帶上虛幻的云朵之中,繼而摔下來,跌得更慘的悲劇出現。
2.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目標絕非只是降低房價
實踐證明,以降房價為主要目標的樓市調控是難以奏效,根本原因在于主觀愿望脫離客觀實際,對中國城市房價上漲成因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現階段中國城市房價上漲具有非常復雜的經濟社會因素,其中包含了合理與不合理雙重因素。合理因素主要在于,經濟和城市居民收入總體上持續增長,政局和社會穩定,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這是支持中國城市房價上漲的基本因素,這些基本因素將長期存在并發揮作用。推動房價上漲的不合理因素主要有,社會收入分配和財富分布嚴重失衡,少數富裕階層擁有絕大部分財富,購房能力極強;部分大中型城市非理性快速擴張,大拆大建,引發被動補償性購房需求倍增;流動性過剩,中長期通脹趨勢,低利率和低房屋持有稅政策,形成了房產投資收益的超額穩定回報預期,消除這些不合理因素無疑可以有效遏制房價泡沫,但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短期難以見效。
基于以上認識,樓市調控的目標應以推進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主,建立完善住房基本政策體系,有效遏制房地產過熱,促進社會各階層共享住房發展成果。與此相適應,樓市調控方式應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短期化向長期化轉變,追求政策措施的長期效應,不能強調政策出臺立即見效,房價一降,以為調控見效,隨即放松調控,結果是房價更快上漲,加劇房價波動,導致社會浮躁;二是從重治標向重治本轉變,中國房價高實質是房價收入比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應該降低房價,但更具實質性意義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工薪階層收入或購房補貼;三是從重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向重經濟手段引導市場轉變,行政手段缺乏可持續性,如“限購令”有效,實行期間房價可能會下降,但能長期實行并有效嗎?回答是否定的。提高樓市調控科學性的關鍵政策措施是,開征房產稅,自住房免稅,出租房減稅,現階段只對開發商和購房者持有的空置住房征稅,空置半年起征,空置時間越長稅率越高,這對實現樓市調控目標與方式轉變具有決定性意義,急需知難而進,擺脫少數利益集團干擾,果斷決策實施。
3.對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3.1 繼續落實和完善現有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從供需兩方面進行調控。
一是繼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控制房貸規模,提高二套房首付,加大買房成本,抑制非剛性住房需求。在歐洲金融危機不斷擴散的大前提下,推動利率、準備金率進一步上行雖然不現實,但保持現有政策,緊縮信貸,抑制流動性,對于穩定房地產價格必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二是繼續出臺相應政策。一方面加大對房地產開發商囤地、炒房的打擊力度,保證房源供應;另一方面在房價過高城市繼續限購,以打擊壟斷,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充分競爭,不僅比價格,還要比質量,更要比性價比,這樣才能使房地產價格趨向合理。此外,還應進一步盤活二手房市場,擴展城鎮房屋的供應渠道。
3.2 堅持正確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進一步落實住房保障政策,增加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及兩限房的建設,讓廉租房真正成住房保障主角。擴大經濟租賃房建設渠道和房源,保障經濟租賃房建設和籌集房源的資金來源。
3.3 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優化商品住房結構,各地政府出臺相應規定,對新建住房結構提出具體比例要求。
結語
房地產業關乎國計民生,牽涉利益眾多,面對紛繁復雜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如何科學、靈活地對進行選擇與平衡,對于解決房地產價格非理性虛高,促進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蔡旺清《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 湖南商學院學報 2011(4).
[2]曹鯤《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目標的選擇與平衡》[J] 中國房地產 2011(10).
(作者單位:江蘇正道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