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了企業穩步發展需要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了相應的管控對策。
【關鍵詞】 企業 內部控制 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范風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控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觀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現就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作些探討。
1.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內部環境問題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及有效運行,有賴于企業內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目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尚不規范,權力的過分集中使得公司的決策隨意性加強,極易造成決策失誤、舞弊和道德風險等問題。
1.2風險評估問題
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普遍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部分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或者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沒有形成整體系統。許多企業仍沿襲計劃經濟決策方式,普遍缺乏風險意識,對市場風險沒有充分認識,盲目擴大企業規模,隨意擔保等,造成內部失控,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的例子不勝枚舉。
1.3會計信息問題
會計信息是指會計單位通過財務報表、財務報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資者、債權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會計信息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的形成與提供違背了客觀的真實性原則,不能正確反映會計主體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了應有的分析價值,甚至導致決策失誤。
2.如何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2.1政府部門主導,企業積極配合
2.1.1營造內控建設的良好外部環境
我國市場經濟起步晚,自我完善能力弱,加上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企業對政府依賴性強,因此政府要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和主導性作用,為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完善市場經濟競爭機制,要加強法制建設,建立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場競爭規則。要嚴格執法,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會有力激發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意識,從根本上促進內部控制建設。
(2)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統一規劃和指導。應由國家企業管理部門牽頭,聯合相關部門,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指導小組,統一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制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規劃,推進企業內部控制建設。
2.1.2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加強內部監督
(1)通過對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委派財務總監等形式,促進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杜絕腐敗現象發生。財務總監的主要職能是財務監督,并參與財務計劃的制定,重大經濟決策和財務收支必須與法定代表人一起審批。
(2)財務總監實行聯簽工作方式。聯簽是指經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和派駐投資公司的財務總監共同審核及簽署書面意見后,投資公司才能按照有關規定報批或執行國有資產變動、大額資金流動,才能實施資產市場化運作方案。受政府委托,財政部門負責財務總監的委派和管理工作。財務總監對委派機關負責。
2.2有效規范企業治理結構
2.2.1對權力實行有效監督
董事會是公司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要健全董事會權力制衡機制。實行獨立董事制度,以一定數量的工作經驗豐富、有獨立判斷能力的獨立董事,對企業經理層進行全面高效的監督。
2.2.2對經營者實行有效激勵
對企業管理者業績考核除了以利潤為主要依據外,還應對其內部控制情況綜合考核,并通過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對經營者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約束。為了充分發揮經營者作為控制主體的積極性,除了必要的約束之外,必須對經營者建立報酬激勵機制。通過激勵,可以提高積極性,減少道德風險。
2.3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的內在機制,其建立、健全及實施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加強會計監督,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是解決當前會計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和維護所有者權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保證會計控制的有效實施,還應加強對投資和籌資行為的內部控制,加強對應收帳款的內部控制。
2.4加強內部監督,約束違規行為
為保證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必須對內控過程加以監督。企業應做到三個加強:一是加強對企業法人代表的內部控制監督,建立重大決策集體審批制度。二是加強對企業部門管理的控制監督,建立部門之間相互牽制的制度。三是加強對關鍵崗位管理人員的控制監督,建立關鍵崗位輪崗和定期稽查制度。
2.5建立控制活動,落實關鍵控制點
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及程序。控制活動出現在整個企業內的各個階層與各種職能部門,涉及的控制對象包括人、財、物、產、供、銷等各方面。內部控制不僅要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全面置于經濟監控之中,并且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環節實行重點控制。面的控制與點的控制要有機結合,內部控制才能發揮良好的效率。企業應該設立良好的控制活動,而控制活動是針對關鍵控制點而制定的。因此,企業在制定控制活動時關鍵就是要尋找關鍵控制點。
2.6加強風險評估,做好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是對信息資產所面臨的威脅、存在的弱點、造成的影響,以及三者綜合作用所帶來風險的可能性的評估。作為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評估是組織確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個重要途徑,屬于組織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策劃的過程。
企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評估工作:
2.6.1籌資風險評估,如企業財務結構的確定、籌資結構的安排、籌資幣種金額及期限的制定、籌資成本的估算和籌資的償還計劃等都應事先評估、事中監督、事后考核。
2.6.2投資風險評估,企業對各種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都要作可行性研究并根據項目和金額大小確定審批權限,對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負面因素應制定應對預案。
2.6.3信用風險評估,企業應制定客戶信用評估指標體系,確定信用授予標準,規定客戶信用審批程序,進行信用實施中的實時跟蹤。信用活動規模大的企業,可建立獨立信用部門,管理信用活動、控制信用風險。
2.6.4合同風險評估,企業就建立合同起草、審批、簽訂、履行監督和違約時采取應對措施的控制科學試驗,必要時可聘請律師參與。
2.7建設企業文化,營造良好氛圍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企業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得到貫徹執行的關鍵,也是企業成功的基礎。要創造一個具有高度親和力、凝聚力和競爭力的企業,必須要有企業文化的支撐。
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需要管理者的引導和全體員工廣泛參與。上到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下至車間、班組、普通員工都應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在企業文化的引導下進行自律管理,自覺地按企業文化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總之,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的選擇。但我們必須看到,在我國現實國情下,內部控制的建設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因此,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快步伐,早日建成符合我國國情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兗礦新疆能化有限公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