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原因是其課程教育中所獨特的能力培養,這些恰恰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及的。美術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影響人的思想、情感、意志、興趣、愛好,乃至影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素養,在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體性發展,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結果則是創新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 中學 美術教學 問題 對策
1.小學美術教學概述
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之下,我們經常看到小學美術課堂往往是死氣沉沉、機械、呆板、壓抑個性、千篇一律、乏味的重復。學習中,學生只注重描摹對象,忽視自身創造性的表現。教師思想觀念、手法過于陳舊,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其要求十分籠統,既分不清層次,也沒有具體的目標和要求。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在我國的美術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隱性的弊端,主要還是家長、社會、以至于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識里面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縣區和鄉鎮尤其嚴重)。傳統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主課與副課無意識區分,過度的強調升學率等等,美術課教師的教學常常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從而導致美術教師的積極性一點點被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消退,課堂學習和課堂作業也只是為了應付差事,根本談不上什么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該徹底改變全社會的傳統教育觀念。
2.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問題
2.1注入式的教學
老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學,完全照抄老師的作品,亦步亦趨,不能走樣。這里只有教師一個人的積極性,而幾十名學生是被動的。需知“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這種舍本求末的方法壓制了孩子們的創造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孩子自身潛能的發揮。同時在教學中,老師一味的向學生強調作品的真實性、科學性。什么“比例、透視、明暗”諸如此類的條條框框如同枷鎖一樣,鎖住了孩子們美好的童心,兒童那種天真幼稚、自由想象的靈氣被抹殺了。讓小孩子畫大人畫,童心扭曲了。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的結果是:見畫生厭,從此告別了畫筆。
2.2拔苗助長,重技輕道。
有些家長和老師為了使孩子進步快,加重孩子的學習量,或者幫助他們畫,這些都是不足取的。一旦長時間超過孩子們負荷,造成了孩子心理和生理的負擔,必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學畫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們要讓孩子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審美教育,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兒童學畫不僅要學技術,更重要的是學藝術。藝術是“道”,是觀念,是規律,是根本。而重技輕道是舍本求末的作法。一個好的教師是“傳道、解惑、授業”,首先是“傳道”最后才是“授業”。在教學中傳授兒童畫的觀念和規律,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運用這些規律,才會自主靈活地畫出各種情節、各種動作、千姿百態的兒童畫作品,而不是只畫一個固定的“標本”式的物體。
3.結論和對策
3.1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從一定意義上說,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比教給他知識還重要,對于兒童來說更是如此。什么是興趣?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持續地傾注著積極感情的認識活動。積極的感情是指興奮、愉快、歡樂等等。人對所參與的事物如果沒有積極的感情參與意識,就不可能表現出興趣的特點來。興趣與好奇緊密聯系著,好奇是興趣的先導,沒有好奇的心理活動就不會產生興趣。孩子的心理特點是對自己周圍的生活滿懷興趣,總是以無法比擬的熱情和興趣去觀察自己周圍的一切生活,對一切都感到好奇,當他們還不能用具體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便借助于各種材料亂畫,試圖借此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2啟發兒童繪畫的想象力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階段是豐富和發展思維想象能力最佳的年齡段。”人是根據形象思維活動的生物,兒童的想象力特別豐富,在孩子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眼。他們的世界廣大而自由:月亮上能蕩秋千;動物可以開音樂會;恐龍從侏羅紀來到現代社會;連老爺爺臉上的皺紋都可以用熨斗熨得年輕……孩子們的天真、好奇、熱情常常讓大人感到難以理解、無所適從,跟成人受社會習俗制約的生存空間及受理智理念控制的思維空間相比,孩子們的世界廣得叫人憧憬,美得讓人流連。
4.要保護童心,尊重童趣,要體現兒童畫自身的特點
兒童畫的原始狀態是自由的涂鴉,自從他們有點感覺開始,就會運用線條或者色彩來自由地、輕松地、甚至放肆地“涂鴉”。這是發泄自己心中的感覺,是最難得的童心流露,是最原始的創造活動!尤其在兒童的涂鴉期或者低幼年齡階段,一種自由的思維活動和輕松的表達方式,盡管顯得幼稚和笨拙,往往卻是最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思維的萌芽。從抖動的線條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稚氣;從歪斜的形象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童真;從隨意的涂鴉色彩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純真浪漫。
參考文獻:
[1]錢初熹.美術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9.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使用參考).
[3]美術教學參考書.山東美術出版社.
[4]構成藝術.黃河出版社.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藝術學院)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