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龍江省風力發電發展迅猛,風電裝備制造業作為風電產業的上游產業,為風電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裝備和技術支持,完善風電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發展產業集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龍頭企業和品牌建設是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 風電裝備制造業 自主創新能力 產業集群
風能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高效利用其發電。風電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風電裝備制造業作為風電產業的上游產業,為風電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裝備和技術支持,黑龍江省作為風能資源大省和裝備制造業大省,大力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必將極大促進戰略性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化黑龍江省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1.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1.1 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
黑龍江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5個省份之一,全省50米高度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約為2.3億千瓦。截至2011年2月末黑龍江全網風電場共35座,并網裝機容量為216.2萬千瓦,其中直調風電場28座,裝機容量為193.1萬千瓦。全國商業和居民用電量迅速增加,西北和南方一些城市出現供電不足現象;而黑龍江電網有500千伏線路28條、總長4067.47公里,220千伏線路238條、總長10957.27公里,不僅能解決本省用電還能將風電輸送到全國各地。
1.2 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大、水平高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裝備制造產業基礎雄厚,云集著一重集團、哈電集團、齊重數控等5000余家制造業企業,自中國成立累計為全國提供了1/3電站成套設備,1/2鐵路貨車,為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提供強大產業支撐。目前黑龍江省已有部分風電裝備整機大企業,如哈電集團、一重集團、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和大慶瑞好能源科技公司等。
1.3 風電裝備產業科技創新力不斷提高
黑龍江省風電裝備產業發展越來越重視產品科技含量,各大企業均開始加強研發新產品。哈電集團從2002年以來完10KW、600KW、1.2MW、1.5MW風力發電機組研發調試;哈工大與九洲電氣合作開發1.5兆瓦雙饋變流器和1.5兆瓦永磁直驅變流器創造國內首臺兆瓦級全功率風電變流器;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航空第627研究所等單位以開發3兆瓦至5兆瓦級或更大型風機為目標并研究關鍵零部件,該項目在完成總體技術方案后,將形成適用的設計方法軟件系統,進而增強黑龍江省風機的研制能力。
1.4 大項目建設拉動風電裝備制造業集群不斷擴大
2007年以來,在國家風電扶持政策和新能源開發熱潮的帶動下,黑龍江省風能資源開發進入戰略機遇期,掀起了大規模建設風力發電項目的高潮。這些大項目已成為拉動產業集群發展的生力軍.
2.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風電裝備制造業作為一項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兼具的新興產業,需要產業聚集區的支持,也需要完備的產業鏈支撐。一方面,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業迄今還沒有形成成熟產業集聚區,許多地區都處于培育或規劃中,無法發揮產業集聚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與范圍經濟效應。另一方面黑龍江省產業鏈不夠完善,配套服務產業發展滯后。這表現在關鍵零部件企業不足和相關服務業發展不協調。
2.2 缺乏拉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品牌效應
黑龍江省風能裝備大企業總量雖然不少但仍顯不足,缺乏規模大、實力雄厚、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這成為制約全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突出問題。我省風電裝備企業無一進入中國前20大風電裝備制造業機組制造商。另外,“品牌”效應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國際競爭力較低。
2.3 融資難
風電裝備制造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產業。目前,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 正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由于原始積累不足和地方財力所限,加上融資渠道不暢,一般都存在融資困難和資金缺乏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風機及零部件的創新實驗所需費用較高,據統計單臺風機僅風場在線檢測費就達200多萬,占銷售價格的30%以上。而黑龍江省大部分風機制造企業規模較小,資金實力均顯不足,難以承擔高投入、高風險的創新成本 。
2.4 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弱
企業研發能力不高特別是關鍵技術自給率低形成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技術障礙。從產品生產來看,黑龍江省大多企業集中于生產風電裝備制造業利潤較高的整機;而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卻依賴進口,或引進國外技術生產但并未消化吸收。從機構設置看,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偏低;從經費投入看,企業的科研經費投入強度很低,企業研發能力弱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高質量的專利技術。雖然我省研究機構和大學數量不少,但是與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相比研發能力明顯不足,并且沒有將研究的成果有效的轉化到生產中,造成“產學研”脫節。
3.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對策措施
3.1 專業化產業園區建設拉動產業集群發展
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應加強集群培育,完善產業鏈,政府應統籌布局,形成規模化聚集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黑龍江省應重點建設哈爾濱、大慶兩個風力發電裝備產業園,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建立風力發電裝備技術研發、生產、配套、服務等專業化產業園區,實現產業聚集。其次加快發展一批高起點、大規模、專業化的零部件企業,健全產業配套體系,完善產業鏈發展。
3.2 培育拉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名優品牌
發展黑龍江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龍頭企業是關鍵。龍頭企業在裝備產業發展中作用重大,它們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新型裝備的開發和應用的重任。應加大省內風力發電裝備企業重組、整合力度,加快培育1個至2個風力發電裝備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帶動全省風力發電裝備制造業發展。
3.3 建立自主創新風險補償機制 拓寬融資渠道
一方面政府要通過構建風電制造自主創新風險補償機制來鼓勵企業創新,設立風電裝備制造自主創新風險補償金,用于建立試驗性風力發電場,新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零部件產品性能檢測和風場在線實驗等高投入、高風險自主創新環節的補貼、獎勵。另一方面要廣泛吸納風險投資機構、裝備制造產業基金及其他資金等進入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引導金融、投資和擔保機構對風電裝備產業項目提高授信額度和提供貸款支持。
3.4 建立創新體系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強化政府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的引導和服務功能,切實加強“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作用。鼓勵整機組裝企業與零部件生產企業、研發機構之間組成戰略聯盟,實施優勢互補,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支持企業培養壯大研發隊伍,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兼并收購國內外研發機構。鼓勵大學和研究機構科研人員的新理論和新技術設想與企業的科研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
※本文系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立項項目“黑龍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和對策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黑龍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網站、黑龍江省科技廳網站.
[2]秦云甫.淺談我國風電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3).
[3]馮偉 、李穎潔.基于產業鏈的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2).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