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管理干部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如何在國有企業踐行“黨管人才、黨管干部”的方針和策略,關鍵要看如何提高基層干部的能力和素質。但如何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已成為油田企業實現持續有效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1.強化干部教育培訓
1.1突出政治理論教育。堅持把政治理論武裝作為從嚴教育干部的首要任務,探索教育培訓黨員干部工作新機制,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用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從長遠和根本上把好思想和行動的“總閘門”。嚴格落實黨組織中心組學習制度,引導各級干部爭做學習型干部。通過集中教育、舉辦專題學習研討班等多種形式,有計劃地組織干部開展黨性觀念教育,切實增強廣大干部科學發展的堅定信念。
1.2狠抓業務技能培訓。著眼于培養一支政治覺悟、理論素養、管理水平一流的基層干部隊伍,要結合單位干部隊伍特點,分系統、分類別開展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以創新管理、企業文化、領導方法和藝術、業務技能等為培訓重點,不斷增強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堅持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定期舉辦各級干部培訓班,進一步提升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能力。
1.3注重作風養成教育。通過完善制度,全面加強干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提高執行力。逐步建立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行政問責制度、信訪接待制度、處置突發事件責任制、請銷假制度、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會制度,樹立“三種意識”,即樹立責任意識,大力倡導“負責任”理念;樹立發展意識,超前思考、超前謀劃,用發展的觀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創新意識,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大膽探索,努力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做出成績。
2.規范干部履職行為
2.1加強干部日常管理,加大治懶治庸治散力度。在加強干部日常管理方面,重點抓好“五項制度”的落實,全面履行干部的管理責任。一是落實重要情況報告制度,如重要工作落實情況、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監督中的有關事項、職工反映的重要情況、突發性重大事件等;二是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如實報告個人收入、住房、配偶子女從業等有關事項;三是落實個人述職述廉制度,定期對履行職責和廉潔從業等情況、存在突出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四是落實領導干部回復組織函詢制度,對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勤政廉政、選人用人、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問題,需要本人作出說明的,要認真對待組織部門函詢;五是落實領導干部請銷假制度,嚴格履行請銷假審批程序。在加大治懶治庸治散力度方面,堅持表揚和懲戒相結合的原則,加大對正面典型的表彰獎勵和對反面典型的懲戒力度,對不學習、不作為、不進取、不落實、不碰硬、不為民、不協作、不守紀等問題從嚴問責,進行誡勉,指出存在問題,責令限期整改,暢通完善領導干部下基層渠道,優化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增強干部隊伍活力。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履行好管理干部的重要職責,不斷提高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2.2強化干部監督,增強管理透明度。一是加強巡視監督。堅持把巡視作為從嚴監督干部的一項重要措施,不斷改進巡視方法,提高巡視質量。二是加強組織監督。上級黨組織應認真履行對下級領導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的職責。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制度;加強班子內部監督;嚴格落實談心談話制度;組織人事部門要積極協助紀檢監察、審計、信訪等部門工作,形成組織監督合力。三是加強群眾監督。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制度,堅持和完善干部考察預告、考察對象公示和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接受職工群眾監督。健全干部監督舉報制度,設立完善監督電話、信訪監督、和網上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網絡。及時處理職工群眾反應的問題。完善黨務公開和廠務公開制度。落實黨員和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通過群眾監督,了解領導干部遵章守紀、履行職責,尤其是“八小時以外”的表現情況,注重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進一步增強監督實效。
2.3加強干部績效考核,完善管理機制。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的基礎,是從嚴管理干部的必要手段。緊密結合企業干部隊伍實際,逐步完善《管理干部業績考核實施辦法》,對干部按照德、能、勤、績、廉、學六方面進行全面考核,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堅持做到日常考核、專項考核、年度考核相結合,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真正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
3.規范選拔任用程序
3.1注重培養后備干部。要把后備干部的培養鍛煉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確保后備人才源源不斷,始終保持旺盛活力。首先,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按照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的要求,注重從優秀青年骨干中培養“多功能”后備干部,定期對后備干部進行補充調整,做到有進有出,滾動管理,始終保持后備干部較高的整體素質;其次,通過“四個渠道”全面考察干部。一是通過定期向組織部門匯報工作的渠道,培養考察干部;二是通過民主推薦渠道,廣泛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三是通過征求上級領導和上級部門意見的渠道,全面考察干部業績;四是通過征求基層群眾意見的渠道,考察干部的作風形象,掌握后備干部各方面的表現;第三,搭建后備干部成長平臺。注重在關鍵時刻和大型活動中檢驗后備干部的素質和能力。
3.2規范選拔使用標準。始終堅持組織考察、嚴格審查、上報預審、民主測評、黨委研究、任前公示、任前談話、上報備案等流程,對干部進行選拔、調整、任免,切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干部崗位上來。工作中注意嚴把“三關”。一是科學設置職數。根據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任務總量等情況,本著精干、高效、動態的原則,嚴格按“三定”方案設置職位,按職位配干部,確保各級干部職數始終控制在規定職數范圍內,保持干部總量相對穩定。二是搞好定向考察。在擬提拔干部前,組織部門結合年度考核和民主推薦結果,采取差額考察的辦法,對每個需求職位至少確定2名人選進行考察,采取個別談話、發放征求意見等方法,對考察對象的德、能、勤、績、廉、學等方面考察,提出考察報告和任用建議方案。三是規范任用程序。在基層干部任免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嚴格按程序辦事,做到考察過程有監督、征求意見有反饋、測評情況有公示、召開會議有記錄,克服任用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凡是擬提拔和調整的基層干部,堅持上報組織部門預審批復,再召開專門會議研究任命,干部任前在公示欄及其所在單位辦公地點公示5—7天,切實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
3.3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干部交流是為干部提供有利于開闊眼界、經受鍛煉、施展才能、提高素質的平臺。首先做好優化領導班子配置工作,發揮整體功能。掛職鍛煉采取平掛或低掛的形式,機關干部到基層掛職,本著業務對口或專業相近的原則,一般安排同職級崗位或基層單位副職崗位;基層單位干部到機關科室掛職,根據鍛煉培養需要安排崗位,職級待遇不變。掛職干部不占用掛職單位的干部職數,掛職時間一般為半年。通過掛職鍛煉,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年輕干部成長步伐,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第十社區管理中心)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