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我國2006年頒布的新會計準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充分借鑒了國際經驗,力求國際會計準則本土化及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但新準則中,仍存在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地方,本文就我國無形資產新準則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理論性探討并提出筆者建議。
1.無形資產新準則中存在的問題
1.1無形資產確認的范圍
1.1.1新準則中無形資產確認的范圍
新準則規定,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和土地使用權。
1.1.2存在的問題
無形資產的確認范圍過窄。隨著經濟知識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等無形資產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大,我們已無法忽視新準則規定以外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的價值。比如在網絡信息環境下的注冊的域名,域名與企業名稱、企業產品和商標等信息緊密相連。在網絡環境里,它代表著企業的形象,能給企業帶來有形的和無形的影響。又比如企業各種認證標識使用權,包括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認證、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等無形資產,企業經過一系列的驗證程序、通過審核,歸企業專享而不可轉讓。這些認證標志的使用,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同樣也是企業的資產。
1.2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
1.2.1新準則中自創無形資產計量的規定
新準則規定,對于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的確定應區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1.2.2存在的問題
此規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沒有明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判定標準,這給了企業較大的自主空間。部分企業,為了粉飾報表或者其他的目的,利用盈余管理,隨意調整資本化和費用化金額,降低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影響了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行為。其次,雙重職業判斷,加大了判斷結果的主觀性和人為性。對于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經營者和會計人員不但要職業判斷是屬于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而且還需要職業判斷開發階段是否滿足規定中的五個特殊條件。無論是哪個判斷,都是依賴于經營者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樣,就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也使得判斷結果較為主觀。最后,我國的經濟不夠發達,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會計人員,職業素養參差不齊,職業判斷能力有限,這進一步加大了判斷結果的主觀性,甚至被部分經營者利用,在經營業績較為突出的年度,多進行費用化以達到節稅目的,企業經營業績不佳的時候,多進行資本化以提高經營業績等等行為,進行人為調節,操控企業利潤。
1.3無形資產信息披露
1.3.1新準則規定: 企業應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注中披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期初和期末余額, 累計攤銷額, 減值準備累計金額、攤銷方法以及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成本和方式,以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攤銷方法、用于擔保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攤銷金額等。
1.3.2存在的問題
盡管與舊準則相比,新準則規定披露的信息更為詳盡,但仍存在一定問題:披露的形式單一,披露信息不完整。仍以披露歷史財務信息為主。根據謹慎性原則,無形資產以歷史成本計量,而對于無形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企業財務信息只反映無形資產的減值情況,而部分歷史價值量較低的無形資產,已大幅增值,使得披露的信息失真。同時,信息披露的缺乏非財務信息指標,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財務信息,如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已增值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自創無形資產項目進展情況等等。這些非財務信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均具有重要的影響。
2.筆者的幾點建議
會計記錄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所以經濟發展變化,也需要會計信息隨之變化。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拓展無形資產的確認范圍。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以及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無形資產的內容更加豐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認證、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等無形資產以及人力資源應納入無形資產中核算。這需要我國相關財務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并與之配套。
2.2自創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首先對于研發活動是屬于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應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標準,使得企業能根據判定標準明確判斷相關支出是費用化或是資本化,減少會計人員僅靠職業判斷進行核算的主觀性。其次,在企業確認符合資本化5個條件以前,可部分資本化,即允許企業按照當年發生研發支出的一定比例進行稅前扣除,作為研發支出的備抵項目處理,以鼓勵企業的研發行為。最后,在企業最后確認無形資產價值時,可聘請專業的中介評估機構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按照研發支出賬面價值和評估結果孰低的原則,作為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如賬面價值高于評估結果,則將高出部分一次性費用化。
2.3完善無形資產信息披露。除財務信息外,披露的形式和內容應更為靈活性。具體來說,可以細化單項無形資產的披露信息。在保守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對于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無形資產,除披露歷史價值,也可以補充披露該項無形資產的現實價值,或某單項無形資產的具體情況。
新準則的實施,對企業的財務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總體上提高了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公司業績的含金量,促進我國資本市場乃至整個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但新準則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這要求相關部門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我國財務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繼續教育,注重財務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同時還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不斷推進我國新會計準則的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
[2]辜位清.對無形資產相關會計問題的思考[J]. 財會月刊, 2006.
[3]劉勝強 王予堯 對我國新無形資產準則的探討.財務與會計,2010 (9).
[4]朱小平 楊揚 對我國企業應與管理現狀的思考.財務與會計,2011 (8).
(作者單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