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給出集裝箱運輸概況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集裝箱運輸與國際貿易的相互促進作用:集裝箱運輸促進了海運提貨程序的革命,隨之出現的沒有物權憑證的海運單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電子提單,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另外,集裝箱運輸的長足發展也促進了國際貿易術語的變革。集裝箱發展的歷史證明,集裝箱與國際貿易有著明顯的相互促進的作用。越來越廣泛的國際貿易促進了集裝箱的出現和發展,而集裝箱的出現和發展又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大規模的發展。
【關鍵詞】 集裝箱運輸 國際貿易 海運提貨程序 貿易術語
1.集裝箱運輸概況
集裝箱是一種典型的運輸設備,大宗的國際貿易離不開集裝箱。現在集裝箱運輸已經遍及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已有80%采用集裝箱運輸。集裝箱運輸是目前國際貨物運輸的最重要的形式,其憑借安全可靠的運輸模式、先進迅捷的信息管理,使其在整個海運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逐年上升,優越性日益凸顯。因此,受集裝箱運輸業廣闊地發展前景吸引,沿海國家競相加大對港口建設的資金投入。紛紛擴建、改建或新建集裝箱專用碼頭,以促進港口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加在國際運輸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集裝箱運輸的歷史悠久,經歷了五個不同的時期,即萌芽期、開創期、成長期、擴展期和成熟期。集裝箱運輸的突出優點是:具有耐久性.便于商品運送,設有便于裝卸和搬運的裝置,便于裝滿和卸空、內容積等于或超過1立方米。
集裝箱的標準有多種: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公司標準。作為用于國際貿易的集裝箱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即把20英尺的集裝箱作為國際標準集裝箱。
集裝箱運輸是以集裝箱作為運輸單位進行貨物運輸的運輸模式,它是運輸領域的重要變革,是國際貿易貨物運輸高度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際貿易運輸的發展方向。由于集裝箱運輸具有裝卸效率高.貨運成本低、貨運質量高、貨損小、包裝用料省等優點。
近幾年,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國際貿易大幅度增加,我國集裝箱運輸量高速增長。1996年.我國的上海口岸首次進入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之列,吞吐量達到306萬TEU。2003年,上海和深圳口岸已雄居世界十大集裝箱口岸的第三和第四位,其吞吐量突破了1000萬TEU。2006年,上海口岸集裝箱吞吐量達21 71TEU.成為繼新加坡、中國香港之后,第三個年吞吐量超2000萬TEU的集裝箱口岸。
多式聯運是集裝箱的重要運輸方式。近期,我國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已經形成規模。在2000年之后,我國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開始被大量采用。另外,我國集裝箱在水鐵聯運方面已經出現相當數量的穩定的線路,其中包括長江內支線集裝箱運輸。這些線路在完成中心港、喂給港布點和形成集裝箱船隊能力的同時,形成日趨成熟的運輸體系。還有,為加強與集裝箱鐵路運輸,集裝箱長江內支線運輸的有機聯系,集裝箱公路運輸也正在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努力實現集裝箱“門到門”的運輸優勢。
2.集裝箱運輸對國際貿易的相互促進作用
我國集裝箱運輸的飛速發展,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集裝箱運輸促進了海運提貨程序的革命,隨之出現的沒有物權憑證的海運單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電子提單,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為此,不妨先回顧一下之前的海運提單。海運提單是傳統的國際貿易運輸中最重要的單據,具有三大功能:(1).提單是承運人或承運人的代理人向托運方出具的貨物收據,證明承運人已經收到或接管提單所列貨物。(2).海運提貨單具有證明承托雙方之間的運輸合同的作用。(3).海運提單是承運人保證交付貨物的憑據,并且可以轉讓(當然不包括記名提單)的提貨憑證。按照航運習慣和法規.誰擁有提單誰就擁有了該提單上所記載的貨物的提貨權。提單擁有者有向承運人要求支付貨物的權利,特別是對于非記名的提單來說,持有者可以不經承運人的同意,通過背書,在船舶到達目的港交貨前將其轉讓給他人。海運提單的提貨憑證的功能阻礙了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由于提單的操作比較復雜,尤其作為結匯單據在銀行間流轉的時間較長。
在集裝箱運輸發展的初期,集裝箱的運輸速度和裝卸效率極高,導致因提單未到收貨人不能及時提貨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在收貨人的堅決要求下,船運公司不得不在其提供保函的情況下交付貨物,導致海運提單欺詐的發生,不利于貿易的發展。
為克服傳統海運提單帶來的上述弊端,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產生了新的海運提單,即無物權憑證的海運單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電子提單。特別是電子提單,精確、及時,可以借助網絡,同步跟蹤,為托運和承運方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集裝箱對國際貿易影響的展望
集裝箱運輸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集裝箱發展的歷史證明,集裝箱與國際貿易有著明顯的相互促進的作用。越來越廣泛的國際貿易促進了集裝箱的出現和發展,而集裝箱的出現和發展又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大規模的發展。
集裝箱運輸促進國際貿易增長迅速化。集裝箱運輸從發明以來,一直保持著翻番發展的快速發展態勢。在國際貿易中,集裝箱運量的增長速度躍居所有運輸方式之冠。這主要是因為:
首先,集裝箱運輸的貨源十分充足。國際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的原材料出口轉向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制品及成品出口.導致國際貿易的持續增長,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騰飛與泛太平洋地區經濟的異軍突起,這三方面為集裝箱運輸提供了充足的貨源;
其次,集裝箱運輸有著突出的優勢和優點。集裝箱運輸設備與港口的改造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提升了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使大量原本適合散雜貨運的貨物逐步被集裝箱運輸方式所吸引,進而提高了集裝箱運量,最終促使集裝箱運輸業成為沿海諸國著力發展的戰略目標。
集裝箱運輸促進港口互補化。集裝箱運輸業的激烈競爭,促使各大航運公司不得不把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恒常目標。傳統提升服務質量的手段一般表現為:一是縮短航線,減少掛靠港口;二是增加航班密度,縮短交貨周期。現今這兩種手段已追趕不上國際集裝箱運輸業的發展要求。展望集裝箱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可以預見,集裝箱運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提高港口密度,形成以樞紐港為核心的港口群;大中小港口、大中小泊位、專業與通用泊位合理分工,協作發展,高度互補。
參考文獻:
[1]劉小麗,莊斌,加快鐵路集裝箱運輸發展的對策[J],綜合運輸,2006(11):l0-13.
[2]曾偉,趙巍,田春林,王志華.國際集裝葙運輸發展趨勢對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要求,交通標準化,2009,(12).
[3]劉冬梅,楊耀彩,項凱標,2009年世界集裝箱運輸業現狀分析,中國物流與采購,2009,(14).
[4]肖鐘熙,國際港口投資市場的發展對我國港口的影響,中國港口,2002(9).
(作者單位: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分公司齊齊哈爾營運部)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