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能走多遠,取決于內部的管理再造和流程再造。內部的無序和混亂遠比缺乏創新更可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有頭無尾的“假鈔案”,讓呂紹有徹底失望了。
這樁跨年度的,由1300元引發的“假鈔案”,會有怎樣的結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郵儲銀行模糊的態度,不敢公開的定論還有著怎樣的隱情?
本刊記者獲悉,2011年10月發生在河北郵儲銀行的“假鈔案”于今年上半年已基本結案,但時至今日,郵儲銀行不僅未對外界發布公告,對受害老人亦無任何說法。
在業內人士看來,郵儲銀行離真正的銀行還有很長的距離。甚至很多業內人士跳槽,根本不會選擇到郵儲銀行,因為似乎有些“明不正言不順”,沒有人將其視為真正的股份制銀行。在銀監會網站上的銀行分類中,郵儲銀行孤零零地自成一類。在提到銀行的性質劃分時,其他商業銀行的國有、股份制等皆一目了然,唯有談到郵儲銀行時總會稱其為“特殊的銀行”。
被稱“特殊銀行”的郵儲銀行還有哪些特殊之處?
有頭無尾的“假鈔案”
時間回轉到2011年10月。
當時,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退休金從中國農業銀行(以下簡稱農行)轉移到了郵儲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不是郵儲銀行通過其他途徑,退休金是不會從農行轉移到郵儲銀行的。
并不算多的退休金,是很多老人的活命錢,很多老人都習慣于到賬日就把工資全都取出來。河北石家莊十二化建80歲的退休老工人呂紹有也是如此。
2011年10月14日,又是退休金到賬日,呂紹有和以往一樣,來到石家莊體育南路郵儲網點取出1700元,因為很快要繳納暖氣費,呂紹有留出1300元藏在家里,另外的400元用于生活費。
半個月后,呂紹有用留下來的1300元到附近河北銀行網點繳納暖氣費,但河北銀行工作人員經過驗證稱,這1300元全是假鈔,要進行罰沒。
老人當時就蒙了,聽著圍過來的人說自己故意拿假錢坑銀行的說法,讓老人羞憤不已,只好一遍一遍說自己是從銀行取的錢。最后河北銀行報了警,假錢全部罰沒,并給老人開了一張收據。
無奈之下,老人又回到取錢的郵儲銀行網點,但網點人員堅決不承認從自己處流出了假錢。很快,呂紹有知道自己并不是第一個遇到假鈔的人,在本城區其他4位老人也有同樣的遭遇。這4位受害老人分別在不同的郵儲銀行網點取過退休金,巧合的是,這些假錢特征完全相同,而這幾個人相互間并不認識,他們都聲稱錢從郵儲銀行取出之后從未動過。
盡管不承認假鈔是從郵儲銀行流出的,但也難辭其咎,最終公安介入調查。
這樁原來并不復雜的案件,歷時一年有余,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據記者從消息靈通人士處了解,今年上半年案件就基本已經完結,但時至今日郵儲銀行不僅未對外界發布公告,對于受害老人亦無任何說法。
記者聯系河北郵儲銀行詢問此事處理結果時,對方未予回應。
“十八大都開完了,我們的事情都一年了也沒個說法,唉,那就算了吧!”已經對郵儲銀行不抱任何希望的呂紹有,充滿了無奈。郵儲銀行在他心中留下的那道傷痕,是時間無法消彌的。
熟悉郵儲銀行的人私下透露,郵儲銀行的體制和其他銀行不能相提并論,拋開金融業務不談,即使內部的管理構建也并不明晰。目前郵儲銀行很多事情還是郵政局相關領導負責,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郵儲銀行的發展。國企作風濃厚的郵儲銀行,還難以真正推向市場。
可以說這是郵儲銀行特殊的一面。特殊到了極致,往往面臨的就是尷尬。
姑且不說其他方面,中國郵政集團完全控股下的郵儲銀行,僅從營業網點風格來看,就完全不像大眾所理解的銀行網點,郵儲銀行大多數營業網點都與郵政業務共同辦公,這和其他銀行相比顯然比較異類。
在這樣的體系構架下,郵儲銀行出現權力分裂也就不難理解。
“郵儲銀行經常在郵政局的壓制下忍氣吞聲,經常是一個領導指示方向,另一個領導又有新的想法,作為員工都不知道該聽誰的,特別希望能和郵政系統分開完全獨立出來。”一位郵儲銀行內部人士表示。
無序的郵儲銀行
事實上,發生在石家莊郵儲銀行的“假鈔案”并非個案。
僅2011年新聞報導的就有多起,如山西太原也曝出老人從柜臺領取退休金遇假鈔事件,某公司出納在成都郵儲銀行凈渝路支行取到假鈔等等,此外,還有大量網上投訴在郵儲銀行取到假鈔。
多位業內人士直言,在ATM機上或可能有假鈔的概率,通過柜臺取到假鈔的概率極低,但這樣的情況卻頻頻出現在郵儲銀行,這很詭異。
記者在百度輸入“郵儲行假錢”關鍵字,百度顯示出17300個結果,有關假鈔事件,郵儲銀行遠遠高于其他銀行。從另一個角度看,亦說明郵儲銀行的內部管理比較混亂。
阿丹是2008年畢業的研究生,當初應聘到河南郵儲銀行的分支網點,1年后,她毅然選擇了離開。
“在郵儲銀行一年時間里,感覺看不到希望,都要沉淪下去了。”阿丹回憶起在郵儲銀行工作的片段,仍感到失望而無奈。
“那里最可怕的是互相抱怨,工作氛圍并不陽光向上,周圍的同事都是機械化表情,休息時間總是無休止的抱怨,總是在領導背后悄悄地謾罵指責。好像祥林嫂,不停地說領導壞話,不停地抱怨自己工作累、收入低。我真的怕自己也變成那樣。”這是阿丹離開的最主要理由。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郵儲銀行員工表示壓力很大,加班是常態,幾乎每天加班,周末僅休一天,工作任務壓力不斷,在郵儲銀行很難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對未來頗感渺茫。
一個缺少專業經驗、缺少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團隊,能提供怎樣的服務?銀行加班是常態,這在任何一家銀行都會存在,只是郵儲銀行在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缺乏完善機制的情況下,員工的抱怨,服務質量難以提升,一切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記者在采訪調查時,無意中聽到當地農民提及在郵儲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位農民很神秘地告訴記者,他們村有幾位農民每人在郵儲銀行投了6萬元,10年后能翻成20萬元。在找到一位購買所謂理財產品的農民后,記者表示想看看這份協議,這位農民猶豫了半天才拿出來,并叮囑記者不要告訴別人,“其他人要是都買,我就賺不了錢了”。
記者看到,協議上赫然顯示購買的是銀保產品,當記者告訴對方,這只是一款保險產品時,這位農民一臉茫然。對于這款銀保產品的性質、用途及收益和風險,這位農民近乎一無所知,而當初購買的意愿全憑業務員介紹。
隨后記者找到推銷這款產品的郵儲銀行業務員,在要求記者不能曝其身份后,向記者坦承:“基金、保險的銷售是有指標的,這些農民并不懂投資理財,只要和他們說清楚,存一些錢在郵儲銀行,幾年后能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他們就有意愿購買。”
這位業務員稱,即便是向農民推銷了投資產品,但由于指標高,經常完不成任務,甚至自掏腰包、發動親友購買,否則要扣工資。
據內部人士透露,郵儲銀行現有員工整體素質偏低,年齡偏大,普遍缺少金融專業知識。系統內充斥著大量不懂銀行業務的老郵政人員,學歷水平低,他們中很多人占據著管理職位。甚至發生從其他銀行挖過來的管理人才,最終由于種種原因而不得不選擇離開。
郵儲銀行的定位是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由于客戶的碎片化和規模很小,注定其客戶群無法與其他股份制銀行等相提并論,也注定郵儲銀行的工作強度更大。
指標壓力,群體偏弱,營銷落后這些關鍵詞是郵儲銀行最真實的寫照。但為了層層分解的指標,業務員不得已而為之,只能以結果為導向,因此不擇手段完成指標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另據郵儲銀行內部人士稱,郵儲銀行在現金押運環節也存在很大風險漏洞。通常來說,各支行網點當天營業結束后,都要將現金押運到各銀行所在城市的金庫。第二天早上,支行網點需要現金時,也要從金庫押運到網點,押運過程要么由專業押運公司負責,要么是銀行自己的押運隊伍。無論哪種形式,銀行都會有嚴格的押運監控系統。
但郵儲銀行的現金管理與金庫的管理權相脫節,金庫的管理權實際上是在郵政局手里,安保人員,現金押運人員都屬于郵政職工,郵儲銀行對這些人員的約束力有限,給銀行的現金安全埋下安全隱患。
郵儲銀行的未來
有隱患的遠不止是現金押運環節,
審計署曾在2011年底完成對郵儲銀行的審計后指出,郵政銀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治理結構不完善,行政化管理現象突出、相關決策程序缺乏控制,關聯交易管理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管理和體制,在同業競爭中已處于下風。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模式包括自營網點和代理網點。自營網點人員構成由儲蓄銀行管理,其內部人士習慣直接稱之為銀行網點;代理網點就是原儲蓄網點,其中部分網點人員由郵政企業管理,另一部分網點人員由郵政企業和銀行雙重管理,其內部人士習慣稱之為郵政網點。
呂紹有領取退休金的郵儲網點屬于郵政網點,這個網點布局是:一半柜臺辦理銀行業務,用玻璃包圍起來;另一半柜臺,擺上幾張桌子辦理郵政業務,是個開放式空間,兩個柜臺之間可以互通。
銀行與郵政兩種業務之間并不相通,在過去沒有更多的銀行業務時,僅進行儲蓄,電匯,兩者尚可共同經營,但現在這種模式經營,勢必給銀行風險控制帶來一些難題。
此外,根據規定,郵儲銀行成立后,要對郵政代理網點的金融業務進行指導,并對郵政代理網點人員情況,開展業務情況和資金安全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違規行為提出處罰意見,
但由于郵儲銀行分支機構僅擁有一類支行人員和二級支行行長人事管理權,其他業務人員仍由郵政部門負責管理,權、責、利既不對等,也不明確,故而這種形式上的管理權不具有強制性,不僅不利于機構,人員和業務的統一協調管理,也給監管稽查帶來難題,
據了解,郵政公司內部目前已經成立金融業務管理部,負責對郵政代理網點和人員的管理工作,如此—來,不但郵儲銀行二類支行行長對其員工的管理不順手,郵儲銀行對代理網點的業務管理也不順暢,
兩個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對郵政銀行匯票員工和代理網點來說相當于有兩個“管家”,不可避免地造成多頭管理,“現在管理制度上幾乎還是早期郵政局時代的做法,如果在管理模式,人員構成,營銷模式等方面未徹底解決,郵儲銀行的未來將會非常艱難。”一位郵儲銀行內部人士如是評價。
郵儲銀行自2007年3月正式成立以來,其資產總規模超過4.6萬億元(截至今年8月底),居全國銀行業第六位,但這并不意味著郵儲銀行已經做大做強。和其他商業銀行相比,無論是在管理、風險控制還是金融產品創新方面,郵儲銀行顯然還處于初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