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暫緩IPO后,市場一直企盼著,經過痛苦的蛻變,凡客能夠脫去重負輕裝上陣,實現期待已久的轉身。
陳年敲鐘的手在顫抖。2013年4月1日,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吹響在納斯達克的號角。
盡管公司估價略低于預期,但受到萬達集團進軍電商業務等利好因素的影響,凡客開市當天的表現穩中有升,收盤價略有上漲。
此時的陳年,已經不是2011年那個豪氣干云、聲稱五年內將凡客做到1000億元規模的陳年,也不再是那個號稱要收購路易·威登和匡威的陳年,而是堅信追求利潤比追求規模更重要的陳年。他認可的成就,是凡客用五年多的時間證明互聯網可以誕生一個成規模的品牌。
此時,反觀國內,除唯品會等少數電商在2012年底實現扭虧外,國內大部分電商仍舊受資金短缺的困擾,整個行業依然深陷虧損的泥潭。對于他們來說,春天何時降臨,還是未知數。
但正是這場寒冬,篩選出做好準備的優質電商,也只有在寒冬,市場的普世規律才會得到重視,這就是一家企業是否有長期價值,總是取決于盈利能力。
萬達集團在這樣的局面下高調進軍電商領域,讓那些苦撐待變的電商們喜憂參半,這一方面說明電商市場廣闊,發展前景看好;另一方面,背靠雄厚資本的萬達要從電商領域內分一杯羹,勢必使原本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前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對那些仍在掙扎的電商來說,凡客的蛻變和上市或可成為一份成長樣本。
融資是把雙刃劍一場熬誰錢多的游戲
2012年11月16日,陳年在和京東商城藍燁、蘇寧電器孫為民縱論行業發展時堅稱,這個行業競爭沒有技術含量,“游戲很簡單,就是熬誰錢多”。
上市之前,凡客已經歷了六輪融資,共計4.3億美元。在垂直電商領域,它是融資次數最多、金額最大的企業。正是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成立僅僅五年的凡客攻城掠地,搶占了行業的至高點。
大量投資的涌入,陳年和凡客一起膨脹,他們雄心勃勃,要建立起一條電商的全產業鏈,從上游的采購,一直延伸到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在凡客鼎盛的2010年,自建物流公司“如風達”迅速上馬,在全國26個城市開花。
但是凡客在壯大的同時,也趟進了另一個漩渦。2012年,不堪重負的如風達將配送城市從26個裁撤至6個,裁員近2000人,凡客稱其為“優化”。同時凡客被曝出每單凈虧損27元。按照凡客的經營思路,結果就是訂單越多,凈虧損越大,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又必須從用戶手中爭奪更多的訂單,要維持業務增長,就必須有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入。一旦資金緊張,凡客的經營將難以為繼,如果資金鏈斷裂,它就會破產倒閉。
如果把凡客比作垂直電商的一個巨人,那么資本就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它成了一把既可擊敵,又能傷己的雙刃劍。其他電商也與它相似,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為求上市以獲取資本的最大回報,過分偏重追求規模效應,力圖以規模吸引投資者、以低價吸引用戶。
解鈴還須系鈴人,凡客的困局需要由資本來破解,但是光有資金還遠遠不夠,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更重要。
2013年得以成功上市,于凡客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但為什么是凡客呢?
重整供應鏈兩步走理順關系暢通運行
中醫講究理氣,當人體內的“氣”運行不暢或出現升降出入紊亂等循環障礙時,就需要調理,以保通暢。企業的內部設置亦如人體的器官,只有各部分協調工作,才能維持其正常運行,某一個關節卡出問題,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凡客曾經犯下的一個大錯,就是供應鏈卡殼。
2010年的一系列市場推廣活動迅速將凡客炒熱,為此,陳年制定的2011年度銷售目標從20億狂飆猛進至100億,短時間內翻了四番。這已經不是循序漸進地擴張,而是頭腦發熱地“大躍進”。陳年沒有考慮到,公司當時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方式能否支撐這一重擔。
條塊化的結構,使采購,銷售和市場推廣脫節。面對節節加碼的銷售任務,各產品事業部各顯神通。到2011年4月初,日化和百貨類產品開始被源源不斷地引進來,但由于各部門間缺乏有效的聯動機制,新產品后端庫存管理與促銷推廣跟不上引進的速度,產生大量庫存。
如果陳年馬上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止,局面還不至于太糟糕。
當時從采購到信息,再到后端管理部門,都清楚地意識到庫存正在大量累積,但各部門囿于被攤派到的任務指標。誰也不愿意先戳穿這張窗戶紙。直到9月份,高達數億元的巨大產品庫存量才進入陳年的視野,他成了公司最后一個發現問題的人。此刻為時已晚:2011年6月底,凡客的庫存額為攀升至8.5億元,3個月后,庫存達到14.45億元。
孤注一擲的擴張讓凡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量資金被套牢,巨大的庫存產品難以消化。這次失誤充分暴露了凡客在要速度、要數量時,忽視了公司治理層面的缺陷。各部門運轉不靈,再多的資本砸進去也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如何消化海量的庫存?
陳年選擇了重整供應鏈。重新劃分的五個事業部自負盈虧,各自負責從產品設計到銷售,規劃及營銷策劃的一系列工作,事業部直接向生產中心下單,生產中心負責與各個供應商協調生產。實現了各部門權、責、利的統一。
而陳年所說的電商行業競爭沒有“技術含量”,只是一發煙幕彈。2012年11月,凡客憑借“自適應供應鏈管理系統(SASCS)”,榮獲“2012最佳電子商務物流獎”,成為國內B2C領域唯一獨立自主開發的獲獎項目。改造后的供應鏈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庫存周轉率提高了2~3倍。
凡客還借鑒ZARA改造了下單流程。ZARA一直堅持不追貨、不追單,不斷推陳出新,一款產品賣斷后,另一款立即補位,以降低產品庫存滯銷的風險。
既然龐大的庫存一時難以消化,至少也要降低進一步增加庫存的風險。同時,凡客采取兩步走的策略,積極拓展域外市場,2012年,凡客與越南電氣集團旗下ECPEY公司合作,試水越南市場,試圖削減其現有庫存。
精兵簡政后的包抄 盈利才是硬道理
陳年曾放出豪言: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后,凡客才會考慮盈利。凡客爆出大量庫存后,他已不可能堅持這一目標。
2011年底,電商的冬天全面降臨。第一次PO失利,凡客的前景看起來更加黯淡。在深寒中,每倒掉一個競爭對手,就意味著自己多一線生機。只有優化運行成本,提高效率,讓現有資金流支撐盡可能長的時間,凡客才能挺過嚴冬。
為了盡快擺脫困境,凡客從全面出擊轉向重點進攻,目標人群的定位也更明晰。2012年以80后的創意為來源設計的T恤款式累計達2000款,產品價格相應地上調至以39元、49元為主。11月13日凡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6個月內,凡客VT的整體銷量突破了1300萬件,最暢銷的熱賣單款VT超過23.5萬件,其最大競爭對手優衣庫去年的全球總銷售量約為2000萬件。以訂單爭奪市場的策略初見成效。
組織架構大調整后,質檢部門獨立出來,每件商品都要經過3道工序才能入庫,因質量問題導致的退貨率降低了50%,既鞏固了品牌形象,也減少了配送和庫存管理成本。
如果說“大躍進”時凡客漂浮在虛空中,嚴峻的現實則將其拽回了地面。企業要有遠大的理想,但不能好高騖遠;要擴張但要保持增長的可持續;可以試錯但要腳踏實地。
上市并非凡客的終極追求,率先走出嚴冬后,此后是否春光無限,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梢钥隙ǖ氖?,通過精兵簡政,只要每單略有盈利,凡客就可以憑借巨大的訂單數量實現可觀的利潤。
垂直電商的細分領域眾多,不同領域的經營策略容或不盡一致,無論是“大而全”還是“小而美”,不管是培養消費圈子,累計用戶黏度,還是采取個性化定制,提高產品毛利率,每一種嘗試都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