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名制不是新鮮事。從銀行卡、手機到微博,甚至火車票都實行了實名制,只不過這一次的陣地是虛擬世界和輿論前沿。
謹言慎行或許是更多普通人的選擇,實名制在成功攔截網絡冷暴力、實現凈化器功能之時,是否也會變為真相的“消聲器”?人們遺憾的是,郭美美事件也許不再容易浮出水面。
你會選擇旁觀還是繼續投入?作為微博產業鏈上的每一個“分包商”,他們選擇后者,盡管門檻由于實名制的到來更高。
網絡終于和現實真正意義上接軌。“Facebook相當于給全世界發了一張身份證”,雷軍甚至認為Facebook實名制的防偽程度超越了身份證,因為技術有可能破解,而在互聯網上用真實的社交關系驗證一個人真假不可破。
微博實名制的意義也大抵如此。微博運營商與SNS網站的正面交鋒被提前激化,運營商格局變化和盈利思考被加速啟動。生長在這條產業鏈上最活躍的“僵尸粉”們面臨生死大限,草根大號也有“卸磨殺驢”之憂。實名,意味著告別虛假繁榮和自娛自樂。
誰會留下?有真功夫的策劃營銷公司和提供技術支持的“軍火商”或許將迎來新故事。無論如何,實名制是這一切的催化劑,亦是分水嶺與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