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囚徒困境
本來,我是主張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的,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遇到孩子小升初這個具體事情,我卻開始糊涂了、矛盾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教育孩子的做法了。尤其是最近聽到周圍那些親歷了小升初的家長講述自己的經驗、教訓以及小升初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就更是如芒在背,冷汗直流。
上
“上就比不上強。”
“因為我想上一個好的初中。”
“我媽說讓我拓展一下思維。”
“我媽說沒事在家折騰不如上個班學點兒東西。”
“競爭這么激烈,要想上個好學校就要多學點東西。”
“心里越沒底越想多報班。”
“別的孩子都學,咱不學就得落下。”
不上
“純粹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不應該上。”
“就想破罐子破摔。”
“也許補課這種教育形式真的適合一部分學生,更多的學生并沒有讓他們的家長看到滿意的補課效果。而家長們卻為此付出代價——除了高額的學費,孩子的休閑時間和他們本可以更好發揮的創造力等天賦,都在不知不覺消逝,而這些才是孩子們最寶貴的。”
“覺得實在沒有必要給孩子上課外的班,他學習并不吃力,而且考試分數也可以,學校的夠吃了啊,為什么還要到外面再補呢?”
中小學生睡眠補課時間基礎數據
睡眠時間
全國77%的學生睡眠時間等于和少于8小時,中部學校這一比例為82% (八年級)
全國31%的學生睡眠時間少于8小時,農村、中部地區學校這一比例達35% (三年級)
補課時間
全國42%的學生每周補課時間超過3小時,城市地區學校這一比例達51%(八年級)
全國25%的學生每周補課時間超過3小時,城市地區學校這一比例達29%(三年級)
數據來源于2009年教育部在全國選取140個樣本縣(市、區)進行的相關問卷調查、《數字商業時代》聯合搜狐社區關于“課外輔導班現象”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