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著突出的問題, 如體育產業的市場尚待開發, 產業結構不合理, 經營管理混亂, 投融資體系不健全以及缺乏專業人才等方面。文章詳細分析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今后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體育產業; 對策
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1.我國體育產業體制創新滯后
在長期形成的計劃經濟觀念影響下, 不注重體育產業企業化建設、商業化開發和市場化運作的現象仍然存在。如大型比賽偏重于拉贊助, 缺乏主動創收的動力, 仍沒有把體育定位在是一種商業活動上。在體育消費認識方面, 還停留在福利型上, 對市場化的高層次體育消費缺乏認識。在市場分析和開發方面, 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不足。
2.體育產業結構
當前, 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現狀是, 優先發展的體育產業不明確, 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驅使, 有些單位和體育產業的管理者就把一些體育設施改作它用或把主要精力和財力投向非本體產業, 而影響了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二是產業結構模式不合理。我國體育產業的模式主要有協會+ 俱樂部模式; 公司+ 俱樂部模式和企業管理模式, 實際運作還很不合理。在協會+ 俱樂部模式中, 行政體制占上風。而適合中國的產業新體制還沒成型, 產業制度建設需進一步完善。三是相關體育產業的發展不平衡, 不同地區的體育產業發展不協調, 彼此的關聯度也較低。
3.我國體育產業的管理人才缺乏
體育在計劃經濟下, 長期處于行政管理主體框架之內, 經營管理也被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來運作。在市場經濟下, 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體育產業起步快、起點高, 從而暴露了體育產業人才戰略儲備嚴重不足的問題。
4.體育產業融資
體育產業投融資體系仍相對落后, 主要表現為投資不足與融資困難, 無法滿足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目前我國體育撥款只占財政支出的0. 43%。企業名氣不大、資信級別不高, 銀行不愿放貸。社會上的閑散資金或民間流動資本鑒于體育產業的利潤偏低而不愿注入資本, 且現有的大型體育設施壟斷經營而不又易進入。
5.體育產業管理
(1)品牌意識差, 名牌產品少。(2)營銷手段單一。(3)與世界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體育競賽表演業相比, 我國競賽表演業經營嚴重缺乏經營高水平體育競賽表演業的專業意識和專業手段, 沒有形成自己的國際知名競賽品牌。(4)受計劃體制的影響, 我國場館經營中的權責、利不明確, 經營混亂, 管理機制不完善。
二、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的對策
1.必須樹立體育產業化發展的新理念
發展體育產業必須首先轉變舊的觀念, 樹立體育產業的新理念, 把體育產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 提高體育發展的產業化程度。要發揮市場的紐帶作用, 密切聯系社會經濟與體育的關系, 在全社會形成體育產業效益的清晰認識, 確立體育產業的戰略地位。
2.開拓多元化體育市場
利用明星運動員的影響力積極拓展體育市場, 促進現代體育和經濟的緊密結合, 使體育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 利用體育的衍生產品拓展體育市場, 像魯能泰山俱樂部因推出了服裝、辦公用品、干紅葡萄酒和啤酒等系列酒產品、致使產品銷售額已占到俱樂部全年總收入的1/3, 并且市場前景良好; 三是加大體育本身的投入以拓展體育市場。
3.明確管理職能,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政府要抓好體育市場的公共管理, 提供公共服務, 制定積極的體育產業政策法規, 完善體育產業組織政策、體育產業結構政策和體育產業技術政策, 鼓勵社會和民間對體育產業的投資。通過體育市場的政府規制, 維護體育市場正常經濟秩序, 依法監督體育市場和經營者的行為規范, 切實保障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協調政府其他部門加強對體育產業的綜合管理。
4. 創造經營環境, 規范體育市場主體
依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和要求, 體育市場的主體必須以獨立的產權為基礎, 以追求盈利最大化為目標, 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 通過利益激勵機制調動企業從事體育產業生產服務經營活動。
5. 依靠社會力量建立完善的體育產業行業管理
建立和完善行業管理是體育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的客觀要求。要強化體育行業協會的實體化建設, 淡化行業協會普遍存在的“官方”色彩, 逐步將現有的行業協會由半官方向民間性、自律性行業組織過渡, 使之真正成為依照章程產生并具有社團法人地位的行業管理機構。逐步發揮對體育產業規劃、協調、服務和監管的職能作用, 使行業協會在體育產業的發展中真正具有主導地位。
6.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養途徑
從我國體育市場的實際出發, 體育經營管理專門人才的培養, 可以通過組織并鼓勵體育經營單位的有關人員崗位培訓、在職進修, 通過招聘引進一些非體育部門的經營管理人才到體育經營單位從事體育的經營管理工作; 也可以通過在體育院校設立體育經營管理專業,或與財經類大學合作, 開設體育系列課程等途徑, 集中培養適應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需要的主要從事體育市場經營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彩樓.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J] .生產力研究, 2008( 1).
[2]肖斌.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與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08(29).
(作者簡介:陳 堯(1990-),男,漢族,山東菏澤人,本科,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社會體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