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板是曲藝的一種,是戲曲中拍子較快的調子。傳統的快板有單口、對口以及群口快板和快板書,其表現出的藝術特點是短、明、快??彀遄鳛樗囆g的一種形式,它在謳歌社會精神,弘揚主旋律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快板藝術的發展極為重要,只有大力培養快板劇本的寫作人才以及專業快板演員,并通過文化干部的普及工作和基層指導,才能更好的將其繼承和發展。
關鍵詞:快板藝術;繼承與發展;弘揚主旋律
一、快板藝術的歷史沿革
對于文藝工作者來說,用藝術來謳歌社會精神風貌,弘揚社會主旋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快板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其承擔的責任也不例外,而正因為此,也讓快板藝術有了發展的契機。
上世紀60年代末的文化運動給了快板藝術迅速發展的平臺,快板藝術一躍而成為當時主打的藝術形式,占據了曲藝領域里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當時,快板風靡千家萬戶,人么可以經常在廣播和收音機里聽到快板聲,大部分的人甚至都會用竹板打幾下,嘴上說幾句。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滿中國大地,文藝工作者利用各種形式來對當時的景象和先進人物進行贊美和歌頌,于是快板藝術又再次復興。
由此可見,快板藝術的發展還是頗為坎坷的。尤其是當前,當人們提到曲藝,第一想到的是相聲,但同時,相聲又被以趙本山為代表的小品藝術所沖擊甚至取代。于是并不屬于曲藝形式的小品卻變成了曲藝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快板就更難登大雅之堂了。然而快板獨特的短、明、快以及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確實其他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難以企及的。而快板的語言表達方式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其藝術技巧表現為簡單與復雜相互滲透,表演形式則是非常豐富,常將語言、肢體和道具即七塊竹板能夠你非常融洽的配合于一體,深受觀眾喜愛。
快板由于短,因而在表達某一主題時能夠干凈利落,掐大好處,無需過長的鋪墊;快板的明,是指其內容直截了當,從不拐彎抹角,而觀眾也能清楚的明白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快板的快是說其表達的主題和反映的內容與時俱進,能及時的反映新人新事和新風貌,使這些能夠通過舞臺上的在線與觀眾產生強烈共鳴,具有積極地反響,可以看做是新聞播報的一種藝術加工。正由于快板的短、明、快的藝術魅力,因此,快板藝術無論是在平常的百姓中間,還是到了一些高雅場所,都具有廣泛的認可度。快板藝術即使發展到今天,仍然生機勃勃,其魅力依然不減。
二、快板藝術的表演形式
傳統的快板主要有單口、對口和群口和快板書四種形式。
1.單口快板又稱快板詩,一般是由一個人來表演。內容則就事論事,缺少故事性,主要采用花轍來敘述,由一個人邊打板邊演唱。這種快板形式由于其篇幅短小,一般只有八句到十句,形式又十分簡單,因而最容易被人們掌握。同時,它又能及時的反映現實生活。
2.對口快板一般由兩個人表演,民間又俗稱“數來寶”,也是對口相聲再現的一種形式,只是采用了轍韻語言進行表達。表演的兩個人每人先各數一段,再交替演唱,一般采用一頭沉的形式,即一個逗,一個捧;有時也會采用平分秋色的形式,說逗都逗,說捧都捧,給人一種打擂的感覺。對口快板往往是將若干材料連綴在一起來表現感人的人物或時間,通常非常有激情和感召力。
3.群口快板又叫快板群,多人表演,適合表達多人多事,節奏鮮明,氣氛熱烈。演唱時,既可以有領有合,也可以將人員分成幾組交替來演唱。而演員的身份則不一定是固定的,既能進入角色,以作品中人物來演唱,也能作為敘述者。由于這種快板形式能夠營造出與觀眾相呼應的的聲勢,因而適于表現熱烈的場面。
4.快板書也是和單口快板一樣,由一個人邊打板邊演唱,但它和單口快板的區別在于,容量較大,篇幅也較長,有著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故事性強。
三、快板藝術的繼承和發展
快板藝術發展到今天,開始衍生出更多的形式,例如舞臺上經常會出現音樂舞蹈快板。但,不管表演形式如何變化,其基礎卻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快板也可算是我國文化藝術領域中的一棵常青樹。從機關到學校,從業余到專業,從工廠到大街上,快板無所不在地發揮自身價值,一些專業的文藝團體更是對快板藝術有所重視。快板的清脆聲敲響了我們今天的最強音。它作為藝術長河中一朵浪花,翻滾著時代的氣息,為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享受。
從當年朱元璋用??韫乔么騺硌莩樋诹镆宦费亟制蛴懀恢钡降缴鲜兰o50年代初,由大師李潤杰演化的以七塊竹板來伴奏的快板書,從而拉開了快板藝術一個新的篇章。而如今,我們面臨著將快板藝術繼承和發展的新課題,這也是曲藝界所要面對的一個新突破。由此,我們必須要將前人為我們留下的這一藝術瑰寶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使之永不衰竭,切切實實地為現實服務。
要使快板藝術能夠繼承與發展下去,首先需后繼有人。近幾年來,我們欣喜的發現,快板藝術正在復興,越來越多的快板人才涌現,而國家和政府也為這些快板愛好者提供了展現的舞臺,開展各種形式的快板大賽,于是許多優秀的青年快板演員從中脫穎而出,成為快板藝術界新生代力量。然而,快板的繼承與發展僅靠這部分專業演員是肯定不行的,只有使快板藝術在群眾中普及開來,才能讓更多的愛好者參與進來。當前我們正在創建和諧社會,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需求正為快板藝術的普及提供了契機,因而,作為老百姓的藝術——快板應緊緊抓住這個契機使其在群眾中生根開花結果。
其次,還要大力培養寫作快板的人才。快板藝術風靡的時候,曾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作品,如《三打白骨精》《奇襲白虎團》等,而如今,像這樣優秀的作品卻很少見到,這主要由于重視的程度不夠。在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大部分的作者只想著賺大錢,而忽略了快板創作的本質。由于沒有好的作品出現,當然也沒有人去演,于是快板藝術很難見到了。為此,中國曲協在近幾年采取了各種辦法,例如開辦快板創作學習班、快板作品研討會,以及開展各種曲藝大賽等。但僅僅這些還不夠,各地方曲協每年也應經常召開各種曲藝創作會、曲藝作品交流會等,來普及快板藝術。
第三,文化干部應當經常到基層給予指導,幫助和輔導快板的創作和表演,督促基層文化健康發展。為業余快板愛好者提供學習的機會,施展才華的空間,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普及快板藝術貢獻力量。
四、結語
一段快板,又長又短,看起來簡單,但這其中也包含了快板藝術家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在帶給觀眾歡聲笑語的同時,他們自身卻背負著巨大的大力。因而,我們在贊揚這些??彀逅囆g工作中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業余快板愛好者紛紛涌現,使快板藝術在我國得到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繼青,楊洪濤. 快板常用術語簡介[J]. 軍營文化天地,2004(10).
[2]諶超. 淺論李有才的快板藝術[J]. 網絡財富,2009(21).
[3]張本彪. 淺談對口快板的創作[J]. 戲劇文學,2004(02).
(作者簡介:耿 直(1967-),北京市人,寧夏銀川市藝術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