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提倡自主學習,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要求教師不斷實現自我更新,而且要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會學習,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并沒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讓教師去借鑒,而要靠教師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去積極而認真地嘗試。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實踐和體會:精心備課;引導探究學習;進行小組合作。
關鍵詞:新課標;理論聯系實際; 探究;合作
一、精心備課,是進行新課標教學的基礎和前提
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并不意味教師“不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中實施新課標教學,必須成為 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思想政治課教學,教師備課必須“全方位”,包括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全冊書、備課節;備教法、備學法、備習題、備教學手段,甚至還需要備歷史和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不能照搬教案或機械的套用參考書。總之,這些問題都要在備課中充分考慮到,才能在授課中收到實效。
1.鉆研大綱和教材是備課的核心
在備課過程中,除研讀所教學科的大綱、教材外,還要熟悉本學科上、下學段之間的教學大綱,以及相近學科的教材,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明確、理解教學目標,設計實現目標的方案。這兩年,政治課與其它學科交叉性明顯增強我們對其它人文學科的知識也要多些積累。在講《我國的宗教政策》的時候,筆者沒有完全按教材編排的內容,而是大幅度整合教材,圍繞教學內容找了大量的背景材料,有圖片、視頻、還有鄉土教育素材等等 ,讓宗教走近學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聯系熱點、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是關鍵
學習政治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如何將教材中的理論與現實社會的實際結合起來,是講好政治課、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向老師提出關系到國家、社會、國際重大活動的問題,是對政治課有興趣的表現。作為教育者,應想法設法地幫助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認識和結論,如果躲躲閃閃、回避問題,老師在學生心中就喪失了威信,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會保持下去。
二、轉變教師角色,引導探究學習
受幾千年來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我們將“傳道、授業、解惑”視為己任,教學活動基本上是以教師的傳授為主。時代在變,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在變,新課程的實施 ,無疑要引發教師角色也要一系列轉變,我們必須從觀念和方法等各個層面作出戰略性調整適應。
陶行知先生百年前就提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美國課程學家多爾也曾提出,教師在師生關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筆者認為,教師要在課堂中實施新課標教育,我們應該從“俯身甘為孺子牛”的光輝形象中解脫出來,從“師道尊嚴”的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相信學生,放權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 “激勵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現,引導他們去發現和探究問題。這樣遠比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東西更能讓他們興奮。比如在講《財政收入和支出》時我采用“案例設置,疑問導入”的方法:首先,用課件展示兩組片段:
1、毛澤東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2、三峽水庫建成的場景。然后設問:
(1)建成這么雄偉的三峽水庫大概需要多少錢?
(2)這批錢主要由誰來出呢?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設置,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出財政的概念,并加以點撥提示。在課堂小結的時候,我又設計了幾個問題:
1)財政收支的最理想狀態是什么?
2)我國財政收支狀況是怎樣的?
3)為什么說在預算及其執行過程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
4)如果財政收入大于支出意味著什么?其結果會怎樣?
5)如果財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著什么?其結果會怎樣?
6)為什么說在預算實際執行過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難做到的?
確定這幾個問題之后,再提出要求:
1)6個學習小組按不同題目查找資料,每小組推出一位發言人
2)在課余時間收集和整理資料,不斷分析和互相交流。
3)拿出10分鐘時間做小組匯總分析,一起確定所需要的信息,準備在下一節課上展示。
同樣,我在講《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的時候課堂導入是設置了一個探究活動,讓學生描述自己家鄉的變化,然后設問:
(1)“河水毒死人、漩渦淹死人、沙灘燙死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反映了什么樣的發展觀?這樣的發展觀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2)后來,村委會的決定和行為是以什么樣的發展觀為指導的?為什么要樹立這樣的發展觀?
探究題目的設置讓學生很感興趣,他們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同時,整個探究過程我也很關注學生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幫助他們解決。
在新課標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政治課教師教師自身的學識是否淵博十分重要,而能否構建一個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與學生們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實現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應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政治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