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現代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任何與生活有關的物品要求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別是衣、食、住、行方面。在服裝方面,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我們不得不把很多廣受人們喜愛的元素加入到服裝設計當中。文章介紹了中國裝飾圖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布局和造型以及色彩三個方面進行研究,闡述中國的裝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字:中國裝飾圖案;服裝設計;應用
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審美觀念,現代的服裝設計當中,中國裝飾圖案以時代的審美觀念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并且結合了服裝設計的手法和思路,將中國的裝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的切到好處。
一、服裝設計中裝飾圖案的布局
1.帖和款式。中國裝飾圖案的布局在服裝設計中要先考慮服裝的款式,并且根據所設計服裝消費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其各個方面的需求等等,做出合理的安排,做到裝飾圖案與所設計的服裝統一協調。比如:休閑裝在設計時,圖案的設計面積可大可小,可以安排在胸前或者背后的醒目位置,也可以在領口或者袖口等小位置上做些文章。
2.合適的位置。中國裝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位置十分重要,不僅要考慮人體結構的影響,還要兼顧圖案和服裝造型的聯系。服裝上的裝飾圖案位置不同,多帶來的視覺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圖案在服裝上的擺放位置要考慮體態特征、運動特點等等方面,只有合理的位置安排,才能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服裝中裝飾圖案可以安排的位置有很多,衣領、一宿、肩部、胸前、后背、腰部、下擺、裙邊、褲腿等等,裝飾圖案在服裝上的位置安排主要分為幾個方面:一,為了達到突顯圖案的目的,要安排在比較醒目的位置,如:胸前,后背,增強裝飾的效果,還可以根據人體的曲線進行巧妙地變化設計,這樣的設計要求圖案必須合理、耐看;二,把裝飾圖案隱藏可以隨著人體的運動兒隨時出現的位置,呈現出一種含蓄婉約、若隱若現的裝飾美感;三,裝飾圖案還可以對身材缺陷起到一定的修飾作用,比如:腰部、胸部。頸部等等,可以運用裝飾圖案的不同造型或者顏色等等進行搭配,彌補身材的不足。
二、服裝設計中裝飾圖案的造型變化
傳統的裝飾圖案其組織結構都有些程式化,造型基本以具象為主,與現代服裝的時尚、簡約風格有著一定的距離,所以在服裝設計當中要結合不同的方式對傳統的裝飾圖案進行一定的改造和整理,讓其突顯的風格更加符合現代的審美觀念。
1.化繁為簡。傳統的裝飾圖案和現代的生活方式相比過于繁復,在服裝設計當中應用時要進行一定的處理,通過現代的設計風格,在保留圖案的神韻的基礎上,盡量的簡化造型,同時還要保持其文化語言?;睘楹啿⒉粌H僅是刪減,只是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精煉,體現出現代的時尚氣息,改變后的圖案也會更加的明確、簡練,突出裝飾美感。
2.分解重組。我國的傳統裝飾圖案其住址結構形勢一般都強調圓滿和對稱,偏向求滿、求全、求穩,為了給欣賞者帶來舒適和安定的視覺效果,造型都沒有前后的遮擋,力求使每個形象都完美的展現在欣賞者面前。現代的服裝設計卻需要打破這種程式化的表現方式,設計師需要把圖案進行分解、錯位、打散,然后進行重新組合,展現出另類的視覺效果,依照設計的思路對各種元素進行搭配,這是近似于抽象的裝飾效果變形手段,可以將分解后的圖案進行重疊或者是交錯的排列,通過這種分解充足的方式體現視幻效果,還可以在不影響服裝的整體設計效果的前提下對一些圖案進行缺失處理,形成殘缺美。
三、服裝設計中裝飾圖案的色彩搭配
我國的傳統裝飾圖案,其色彩系統的建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五星哲學演化出黑、白、青、黃、赤五色的色彩體系,從色彩的搭配上具有強對比和高純度的中國裝飾圖案色彩特點。色彩的運用在服裝的設計當中也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對傳統裝飾色彩的借鑒,以及對民間色彩體系精髓的汲取,完成服裝設計的色彩搭配體系。傳統的中國裝飾圖案色彩十分的豐富,陶瓷器皿、絲綢制品以及建筑彩繪等等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民間的傳統色彩具有對比性強、鮮艷純樸的特點,還包含有很深的寓意和象征,有著非常強烈的視覺美感,這些傳統色彩的應用經久不衰,一直流傳到現在。
四、總結
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裝飾圖案的內涵也在不斷的變革,在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和碰撞之中,這種變革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我們需要在實踐之中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價值,從而發展人們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延續和不斷的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秀玲, 胡維平. 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與圓文化[J].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 2009(07) .
[2]閻樺. 裝飾圖案與寫生素材在圖案基礎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1(12) .
[3]葉佑天. 論儒家的“樂”與中國傳統工藝審美[J]. 設計藝術研究, 2011(03) .
[4]李欣華. 藏民族裝飾圖案藝術[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5).
(作者簡介: 張 慧(1981 .9-),女,河南新鄉人,本科,助教,新鄉廣播電視大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服裝設計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