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罰目的是國家建立刑罰制度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刑法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研究刑罰目的對于建立健全國家的刑罰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擬對我國刑罰目的的內涵做一些討論,目的是將刑罰目的與其他相似概念嚴格區分開來,通過比較幫助我們確立正確的刑罰目的觀,更好地進行刑罰目的理論的研究與創新。
關鍵詞:刑罰目的;刑罰本質;刑罰價值;內涵
研究刑罰目的,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刑罰目的。目前,國內較為流行又能為大多數人接受的對刑罰目的的概定是:“指國家運用刑罰的目的,即國家確立、適用與執行刑罰所追求的客觀效果。”或“刑罰目的是國家制定、適用、執行刑罰所希望取得的效果。”
與刑罰目的相關的還有刑罰本質、刑罰價值等概念,這些概念關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它們又因為各有其自己的內容而又彼此區別開來。長期以來,人們在論述刑罰本質、價值與目的時不加區分,有的學者甚至將之視同一物。應當承認,這幾個概念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可分割、千絲萬縷的聯系,要將其分開來很不容易,但是要想真正揭示刑罰目的的科學內涵,對這個問題是不能回避的。通過概念間的比較,我們就可以比較科學地把握刑罰目的的內涵,避免論述中出現語義不清或概念混淆的情況,進而明確刑罰目的在刑罰理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刑罰目的與刑罰本質
馬克昌先生在著述中曾經對刑罰的本質做過深入的探討,他指出“從我國的情況出發,宜認為刑罰的本質是對犯罪的懲罰性,亦即刑罰是對犯罪的懲罰。”……應將表述為刑罰本質是對犯罪的報應。報應刑論的不足在于它否定刑罰另有目的,把刑罰目的和刑罰的本質對立起來。至于目的刑論,它有很多優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把目的刑論的目的說成是刑罰的本質,將目的與本質混為一談,則是難以令人接受的。”論者立論的基礎是歷史上西方學者對刑罰本質的不同理解和爭論,論述主要是通過對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及并合論的評析來完成的。在這里,通過馬克昌先生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西方研究的刑罰性質實際上和刑罰目的有著重合的部分,很顯然兩者的概念尚未分野鮮明,二者的區別在以往的論述中也并為引起論者們足夠的關注。
所謂目的,是指 “想要達到的地點和境地,想要達到的結果”。所謂本質,則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內部相對穩定的聯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構成。”就事物的本質自身而言,它并不具有任何目的性。事物之所以有目的性,完全是人為的結果,即人們通過利用事物的本質來得到某種結果。因此關于二者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認識:
1.刑罰本質決定刑罰目的
從實踐的角度來講,刑罰會帶給人痛苦的本質施加于犯罪者身上之時,犯罪者就會產生悔悟,以避免再次遭受刑罰,這就達到了刑罰改造犯罪人和預防犯罪的目的。顯然,刑罰目的建立在刑罰本質之上。
2.刑罰目的反過來影響刑罰本質
刑罰目的是威懾還是教育會影響到刑罰懲罰屬性的寬嚴程度,刑罰目的的極端化會造成過于嚴厲和過于寬緩的后果。
3.刑罰目的與刑罰本質具有明顯的內在差異性
從前述刑罰目的和刑罰本質的定義可得知,刑罰本質是刑罰自身固有的、決定其性質和發展的根本屬性;而刑罰目的則是指國家機關制定刑罰,司法機關適用、執行刑罰所要得到的結果。前者表明刑罰的客觀屬性,后者則顯示主體活動的主觀意圖。
4.刑罰本質與刑罰目的具有一定的統一性
刑罰作為一種人為之物,是基于主體想要利用其本質屬性得到某種結果才創造出來的一種手段、方式、方法。因此,在創設刑罰之初,便已賦予其若干目的性因素。從此意義上講,兩者具有一定的統一性。但是,刑罰本質中的目的性因素并不等同于刑罰目的,因為前者是對立法者創設刑罰時的目的思想的反映,后者則說明國家為什么要制定、適用和執行刑罰。
二、刑罰目的與刑罰價值
價值和目的并非等同的一對概念。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和效用。目的則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動目標或結果。一般而言,刑罰的價值是指制定刑罰、適用刑罰和執行刑罰對社會及其成員的意義和作用。刑罰目的,則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制定刑罰,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并加以執行所要得到的結果。但是,目的總是要達到一定效用的目的,并且,目的作為行動的目標或結果總是以觀念的形態預先存在,成為人們引起行動的動因,指導或規定人們的行為,協調和組織行動,以實現預期的結果,這就意味著目的正是以一種價值形態引導著人們的行為,所以刑罰所追求的價值與刑罰所追求的目的具有同一性。我們知道,包括刑法在內的一切法律所追求的價值是人權、公平、自由、秩序、正義和效率,那么自然刑法的核心部分——刑罰制度的價值亦是如此。
在已揭示出來的刑罰的諸多目的中,報復犯罪行為(報應論)、使人們不敢實施犯罪行為(一般預防)、改造罪犯(特殊預防)是幾個較為重要的目的,它們都是為了實現刑罰的終極價值而預先設定的,因此,刑罰目的也可以說是刑罰的初始價值。
參考文獻:
[1]樊鳳林.刑罰通論[M].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2]馬克昌.論刑罰的本質[J]. 法學評論,1995(5).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