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闡述上海科技館在科學發展和創新發展中如何創先爭優的具體案例,圍繞如何提高素質和增加活力二個著眼點,進一步表現了科技館人積極向上、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
關鍵詞:創先爭優;上海科技館;民主
創先爭優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大引擎,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內在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不竭動力。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為主題,深入一線,深入實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下將介紹上海科技館在此次“創先爭優”活動中的具體實踐和經驗。
一、主動圍繞中心,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創先爭優
1、抓學習,強素質
堅持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自學與培訓相結合的學習制度,構筑終身學習理念,全面提高整體素質。此外,還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討論交流、專題講座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集中輔導干部學習,增強全體干部的學習興趣;全體干部理論學習要有學習筆記,業務知識學習要有研討文章;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全體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抓管理,樹形象
一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基層黨組織通過設計實踐性強、生動有效的活動載體,持續不斷地激發黨員的“先”、“優”意識和“創”、“爭”動力,讓黨員干部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風氣。
二是積極培育創新精神,提高職工的素質。開展崗位競賽活動和各類評比活動,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辦好職工文化藝術節,積極開展各類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專題研討、征文、演講比賽等,在館內營造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學習探討氛圍。
三是不斷培育主人翁精神,營造和諧的氛圍。廣泛開展“獻計獻策”、、“愛崗敬業”、“內練素質、外樹形象”等活動。我館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國家5A級旅游景點”等榮譽稱號。
3、抓創新,創民主
通過“爭先創優”活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注重職工在館內的主體地位。在重大政策制度出臺前,廣泛地傾聽職工的意見,采用座談會、情況通氣會等形式,積極收集職工反響,認真修改完善制度,使之更具有群眾基礎,切切實實營造了民主管理的氛圍,形成了職工當家作主的良好環境。
二、著力增強活力,在推動創新發展上創先爭優
1、創作科普影視作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由上海科技館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合作拍攝的“中國珍稀物種”—《中國大鯢》獲得電視科普節目大獎“星光獎”。《中國大鯢》創作過程得到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機構的大力支持。
上海科技館自主研發制作的首部4D特效電影《重返二疊紀》榮獲第六屆中國科教影視“科蕾獎”特效電影一等獎。此外,上海科技館還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國家古動物博物館簽訂了放映租賃及分成協議,從而實現了上海科技館歷史上“零”的突破。(李偉,2012)
2、遷建自然博物館,重鑄精品化博物館
2011年,自博新館遷建工程正式獲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設計標識三星級證書,成為目前國內有關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最高榮譽獲得者。自博新館致力于打造綠色建筑的目標,從建設之初,就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全面貫徹綠色、節能的理念。2012年是自然博物館工程建設主體結構封頂的關鍵一年,我館仍然要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為本、文明施工、穩定為重”的指導方針,堅持“技術先行、管理到位、措施跟進”的工作方法,堅持“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周邊零投訴”的三零目標,確保自然博物館2013年底向全市公眾開放。(陳家遠,2012)
3、重視更新改造,確保常設展可持續發展
當前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普事業的蓬勃發展,上海科技館以“常開常新”的展示理念不斷對常設展區進行更新改造。2012年,上海科技館“機器人世界”展區增添了一位新的成員,他就是“魔方機器人”。該“魔方機器人”展項通過機器人解開魔方的形式與游客展開互動,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融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該展項在后期運營中,既可以組織策劃魔方競賽類的科普活動,又可單獨參與,樂趣無窮。
4、探索展教模式創新,提升科學傳播效果
由科技館員工創作編寫的科學小課件《北極熊的保暖法寶》、《虎年話虎》、《動物也愛捉迷藏》、《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等深受觀眾好評,還被收錄到《賽復流動科技館》、《水中沉浮任我行》等科普書籍,其中《北極熊的保暖法寶》還獲得了第二屆全國科普輔導員大賽實驗賽優秀獎。
在對外合作與交流活動中,科技館員工還參與了“上海—北九州環保教育促進項目”,該項目為環保教育國際化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模式,也為我們多方位地籌募優質科普資源、積極推進科普事業的發展書寫了精彩的一頁。
(作者簡介:馮 羽(1982.02-),女,漢,江蘇阜寧人,經濟師(中級),本科,上海科技館,主要從事科普教育研究和藏品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