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人才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輸在同齡人面前,成了所有家長所關心的焦點問題。于是讓孩子在課堂以外多學幾門其他學科成了家長們的首選。這種大背景之下,各類學習班、興趣班也應用而生,許多家長對培養子女的觀念也受到潛移默化的改變。前些年看起來較為奢侈的鋼琴、名牌管樂等貴重樂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并且還請專業老師進行專門指導。在器樂學習的熱潮中,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觀看交響樂、軍樂等形式的演出認識了長號。筆者作為一名職業長號樂手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想對學習演奏長號的同學和家長談幾點學習長號方面應注意的問題,作為長號愛好者在學習長號過程的一些參考。
一、正確掌握學習長號的年齡和時機
首先少年兒童學習樂器應考慮其興趣。因為兒童時期的表現是單純的,對所喜愛的樂器興趣各異。這方面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環境對他的影響。對此家長在為孩子定位學習樂器方面應予以足夠的尊重和審慎的考慮;其次還要看到音樂藝術的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以及自己所處地區條件和音樂教師的素質、冷熱門樂器的競爭程度等綜合因素,再確定您孩子所要學習的樂器。另外還要顧及到樂器性能、型號以及與兒童年齡、身體狀況是否吻合等這些客觀條件。學習長號一般來說需要10歲以上,生理發育較快、較好,牙齒口唇條件較好的兒童才能勝任。所以,家長和想學長號的同學不能僅憑一時的沖動和熱情,要切實把握自己的身體條件和年齡條件。
二、明確學習長號的目的和要求
從音樂藝術的整體需要來說,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獨特的、相互不能替代的音樂美和藝術表現力。各種樂器協調合作,才能奏出豐富壯麗的交響音樂,這也是家長和學生應充分理解認識的一點。長號是一種極富藝術魅力的銅管樂器。由于它具有宏大輝煌的氣勢,又具有柔美細膩的特質,使其在交響樂、吹奏樂、輕音樂、爵士樂等音樂門類的演奏中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長號的初學者,我們不能因為長號有這樣的優勢和特點就歪曲、誤解了學習長號的目的,認為學習長號比學習其他樂器好、長號在一個樂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長號能迅速成名成家等等。作為一名長號的傳授者從學員上第一堂課時,就應該給他們講清楚,我們學習長號的目的第一就是個人喜歡長號這種樂器、為使個人有一技之長。第二就是通過學習長號陶冶自己情操、提高個人素質。第三才是通過學習長號如有可能的話,使自己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雖然,我們平時都套用“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句話,但這句話并不是在所有的行業都管用。在學習長號之初,只要明確了上面三種學習的目的,我們就能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就排除了學習中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毛病。這樣,我們在學習中就能一步一個腳印,直至登上藝術的殿堂。
三、切實攻破學習長號中的重難點問題
(一)養成正確的持號姿勢
正確的持號演奏姿勢為初學者以后掌握正確的吹奏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著一個演奏者一定的藝術氣質和涵養。為了不給右手的把位動作造成負擔,左手應承擔長號的全部重量,右手不要承重肩是松弛的。樂器與身體的角度應以80°左右為宜,樂器抬得或高或低都對演奏者帶來不利的影響。坐姿宜坐椅子的三分之二處,不宜塌腰、彎胸和仰靠,這樣有利于保持上身的正確姿態。
從另一方面來說,正確的持號姿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初學者的把位問題。兒童吹奏長號最大的困難是右臂不夠長,第六和第七把位拉不到位。比如9歲或10歲開始學長號,按照中國人的一般身高,臂長只能達到第五把位,所以我們暫時在五個把位內演練也是可以的。這就需要教師選用適合的教材,如出現第六或是第七把拉的低音,教師可以適當做臨時調整教學生吹奏。如果手臂勉強伸到第六、七把位時,號嘴極易偏移到嘴的右側,這對學生的嘴型固定和音高概念將都有嚴重影響。第六、七把位的使用隨年齡和身高的增長可自然達到。另外也可選擇使用次中音附加四度活塞長號來練習(也有人稱變調次中音長號,但這樂器有一定重量。)左手持住樂器,拇指伸張可自然按活塞鍵,再使用相應把位可起到替代第六、七把位的作用,這樣長號的基本音區就解決了。但有一個小問題需要注意:手大的孩子拇指按鍵是自然的,手小的孩子就比較吃力了。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右手須牢固持住樂器,左手掌心可靠上移動一點兒按活塞鍵。
(二)正確的口型是標準發音的基礎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初學者他幾乎是“咬著牙”進行吹奏。這樣做由于沒有顎的撐力作用,便不可能形成“微笑”與“收攏”互相抵消,平衡穩定的正確口型和口風,他便不得不用很多錯誤的力量把號吹響,由于不善于運用“收攏”的力量和有效地將顎張開,而使得嘴角過度地扯向兩邊。這樣做的結果是聲音單薄、疲軟、無力,便失去了長號應有的音色。更糟的是為了發出聲音和吹出較高的音,把下巴向上拱起,將下唇擠向上唇和過度的使用號嘴的壓力。這將會使吹奏者對每個音符出更多的力氣并發出糟糕的聲音,使他的長號吹奏十分艱難。還有的初學者認為長號吹奏是一項很費力氣的活動,假如帶著這種意識,他便不可能放松下來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吹奏了。長號吹奏的一切技術行為都是吹奏意識和音樂意識的表現。因此搞清正確的吹奏意識及解決好與之相關的問題是實現長號正確演奏的捷徑。
基于學習者年齡和體能的客觀條件所限,吹奏時的音量不宜過大,力度不能太強,應重視軟吐的練習。由于長號管體通暢,彎曲處甚少,聲波較少受到阻滯,吹奏時聲音易響、粗獷。當它在樂隊中擔任主旋時,輝煌雄壯、寬廣莊嚴、宏偉感人。正因為長號這一特點,往往會吸引學生們放棄一些基本的練習,去好奇地模仿那些“粗獷豪邁的音樂”。另外兒童的年齡小,嘴唇的肌肉和氣流達不到,如過多地增加號嘴在嘴唇的壓力和舌頭的力量,吹久了不僅不利于嘴唇肌肉增長的平衡和舌頭的放松,而造成舌頭僵硬只會限制吹奏技術的進展,特別是遇到快速的節奏音符演奏時就會感到非常困難了。其實如果長號經常以弱奏練習,不僅會給人一種格外舒適動聽的感覺,還能為今后提高演奏能力做必要的鋪墊。因為少年兒童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所以唇肌和舌頭在練習的大部分時間都應該保持放松狀態,可以起到“慢節奏時聲音松弛明亮,快節奏時聲音輕松明快”的效果。實踐經驗表明:多吹弱奏和軟吐音的練習,對學習長號演奏技能的進步和音樂素質的提高大有益處。
(三)初學者應側重于中、高音區的練習
對于從9歲或10歲學習長號演奏的少年兒童來說,他們的嘴唇承受力較弱,應使用較小型的號嘴。但兒童的唇薄從發音和上高音來說也是一種優勢,教師應借助這一優勢,因勢利導地把高音基礎打牢固。兒童時期,嘴的唇部肌肉生長得較快,保持正確的吹奏方法和不間斷的練習,可使他們的嘴唇逐漸適應,以達到具有耐力強的“長號嘴”。相反,如果低音吹奏得多了,容易造成唇部肌肉過于松弛,給以后吹奏高音會帶來一定障礙。眾所周知,銅管樂器吹奏高音相對難一點。那么低音還吹不吹呢?應該吹,但要少吹,而且要弱吹。
(四)重視長號的基本練習內容
因為基本練習內容是長號吹奏技術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基礎。我們必須對基本練習持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如能堅持天天練習,對吹奏方法的校正和鞏固嘴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嘴、氣、舌頭運用得當、把位掌握得準確而穩定。按照學習進度的需要,教師可將所練習的內容逐步加深,事半功倍不斷擴大練習范圍,為以后演奏各種樂曲打下堅實的基礎(基本練習包括:長音、吐音、音階、音程、琶音、分解和弦、基本音型及各種節奏型的變化等內容)。還可根據學生在學習中所出現的問題,安排針對性的練習。學生應嚴格按老師所要求的范圍去練習,還要科學地安排好練習時間。實踐證明這樣去練習收效最大(因為從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訓練)。有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某段時間側重練習某項內容也是必要的。但要防止在剛剛學會吹奏一些基本練習之后,就急于吹奏一些與訓練內容相關不大的曲子,急功近利的做法既浪費精力又影響今后的演奏技術全面發展,家長和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
(五)加強“先唱好再吹奏”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視唱練習對吹奏者的聽覺和對音高的辨別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而長號又不同于其他銅管樂器,它主要靠伸縮管的移動變化音高的,要把音吹好是不容易的。既要靠嘴唇和氣流的密切配合,更要注意把位的準確性。關于糾正長號的音準問題,在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先唱后吹”這個辦法。的確,做一名長號演奏者,內心感覺對音高沒有準確的把握能力,單靠把位的準確還是解決不好音準問題的。也就是說在把位準確的基礎上,要加強內心的默唱訓練。使內心有了準確的音高,當吹奏時內心的默唱就自然與音符的變化相吻合,大腦中樞神經就能及時準確支配嘴唇、氣流的運動變化,經過機械訓練使把位準確到位。堅持這種練習方法,在一段時間后,即使吹奏者在吹奏前不再默唱,發音的把握性和音高準確性也會得到明顯的進步,并為以后掌握其他吹奏技術也會帶來極大的便利。關于音準問題,如有條件,還是要加強專門的聽覺訓練,最好學習視唱練耳等有關課程。
總之,在學習長號演奏中所遇到的問題,首先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加以解決,使初學者從啟蒙階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長時間的勤學苦練,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以上幾點僅僅是筆者這十幾年專業生涯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和方法,不一定能適合于所有年齡段的初學者。但,任何事都可舉一而反三,我想學習長號中的問題也逃不了此理。
(作者單位: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