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的建設和規劃中每一個城市應融合城市自身的歷史和文化,這不僅是人類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的體現,也是人類歷史進步的印記。在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中沉淀出城市的文明與厚重。那么一個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與規劃、名勝古跡的翻新與重建、風土人情的發揚等都應該作為城市的標志性特色來建設,通過這些凸顯城市的個性與內涵。我們在設計中要不斷的學習,為自己所設計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添加時代性內涵,將近代的思想理念、科技理念融入自己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去。
關鍵詞 :城市建設;城市規劃;發展規律;設計原則
我國從古到今的民眾都喜歡贊美和歌頌大自然,一直以來把人與自然都能充分的聯系在一起,并且愿意去親近自然、建設自然。在建設自然的同時就將其人文性滲透進了改造和建設自然的過程中。
這些建設好的自然景觀,具有獨特的人文性,顯示著這個民眾在時間長河里形成的歷史創造的痕跡,這些就是該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作為一個城市,有著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就是城市園林景觀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當地民眾對城市的情感寄托所在。在城市建設中就要充分考慮到城市中的民眾對自身城市的地域的歷史文化依戀。
一、城市的歷史與文化的融合
城市建設融合城市自身的歷史和文化,不僅是人類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的體現,也是人類歷史進步的印記。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回顧、緬懷城市過去的歷史是一種社會責任,如果缺乏對于歷史的反應,意味著對城市歷史的背叛,這種遺忘會使我們奮斗的方向不在有確定性。
城市因為城市園林景觀的這些歷史文化景致才賦予歷史的滄桑感,文化的多樣感。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在歷史和文化的背景下設計和建造,整座城市會因為如此顯得內涵豐富、魅力永存。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歷史和文化,那么城市園林景觀就沉淀了當地城市和民眾的生活文明。這種沉淀還會有著自身的規律,以其特有的方式會長時間的又影響著景觀與當地城市與當地民眾的情感。城市園林景觀內的這些歷史文化元素呈現出的厚重與豐滿,可以將整個城市的歷史展現出來,我們可以憑借這些來回憶城市的過去并且借此來重新審視城市未來的發展。
二、城市園林建設突出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設計者設計的城市園林景觀,是城市精神生活的中藥組成部分,同樣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彰顯城市個性與風格的形象建筑。它的設計,如果沒有城市的歷史與文化作為支撐點,很有可能設計出來的產品只是風景而沒有內涵。只有體現了城市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園林設計,才能讓整個景觀有厚重感,這些文化脈絡、歷史脈搏才能清晰的展現出來。那怎樣才能體現城市的內涵,提升城市的品位?
1.對游客心里需求的滿足
游賞的游客在游賞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心里訴求,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就是對歷史的追憶、懷念以及對未來的追尋。當前的城市園林設計大多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城市的歷史,當代民眾對歷史的尊崇和追憶也反映在了這些園林設計中。對于以后的園林設計,我們就要將設計中考慮的這些方面綜合協調。
2. 歷史素材
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歷史文化,那么歷史與文化不僅僅只是存在在城市土地上一些歷史痕跡。它所體現出來的價值,不會只是這些痕跡的本身,應該還有更為重要的內涵。
歷史文化關乎城市的起源,能為設計者提供豐富的歷史素材去利用。同樣的,歷史文化對于城市園林設計也提供著相當量的創作材料,城市園林的設計者從歷史和文化中捕捉靈感,將這些靈感寫入作品,成為城市園林景觀的亮點和特色。
3.文化氛圍
城市園林,其本身就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產物,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精華。當代的城市園林建設,更是體現了城市對文化的重視與發展。文化性成為了城市園林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是園林的精髓所在。一個成功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肯定不僅僅限于對個個成景元素點的擺放、拼接,應該在一種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將其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賦予它性格和靈氣。
三、 歷史文化展現規律
1.地理環境
城市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植被面貌、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等等共同組成城市的獨特的自然背景。
四季天氣其實就是氣候,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同的時間段,溫度、濕度等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對于城市有著巨大的影響,還對生活在城市的人有著影響,影響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方式。
地理環境是指當地的地形自然背景,這些背景包括是否平整、有無山丘水道、峰巒等等。自然環境的不同,決定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造型與風格。設計城市園林景觀就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選擇不同的植被、不同的建筑,盡最大努力依托地形,優化成景元素的配置,建造出符合地理環境的城市園林景觀。
由于氣候、地理環境的原因,在本地域生長的植物也肯定有所不同,這是長期自然環境選擇的結果。設計者在設計城市園林景觀的時候就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這些植被的特征,選擇利用最適宜的植物在城市園林中。
2.與時俱進
城市園林景觀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級產物。從設計城市園林景觀的功能性上來講,它應該是為當代人民服務的。那么城市園林就應該有其鮮明的時代性。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得到啟示,唐朝、宋朝等政治清明、社會繁榮的時代,我國古代園林也最為繁榮,建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更有的不僅僅只是山水觀賞園林,還有注重藝術表達的園林出現。當代社會的園林必須滿足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精神和物質追求,不能夠符合當代歷史潮流的產品,最終將會遭到當代民眾的排擠,最后必定淘汰。
在建設的時候,兼顧到地方傳統的特色,考慮到地理、氣候、民俗等因素,革新對傳統觀念的認知,不斷的創新與統一,將地方文化內涵與所設計的園林景觀結合在一起,才能設計出永葆青春活力的城市園林景觀來。
3.統一性
統一性也就意味著整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是一個有機融合的整體。每一個成景元素都必須與周圍和諧統一,發揮出每一個元素點的最大價值。在呈現園林景觀多樣性的前提下,不能將這種多樣性的設計在沒有合理布局和安排的情況下變得雜亂無章。在設計中,要把景觀成景元素點充分的考慮,優化配置,合理的安放,有條理、有秩序的連貫性的呈現出來。
4.科學性
在設計城市園林景觀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所設計的城市園林產品的經濟消耗、社會效益、環境問題等等。要把眼光放長遠,目標放清晰,不能鼠目寸光,只顧眼前而破壞了其他方面的和諧。我們設計中要堅決杜絕設計建設處的新景觀而破壞了原有的和諧、有歷史文化感的舊景觀。
5.人本觀念
設計者設計出的城市園林景觀,最終的目的是服務于人的、是改善人們居住的小環境,代表城市內民眾的生活品味。這就必須要求我們在設計中貫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人本觀念不僅僅要體現在城市園林設計的大方面,在細微之處更是如此。例如城市園林內各公共設施的安放、園林內休憩區的設置必須以滿足人最舒服的狀態為標準來設計。
綜合來說,城市園林是服務民眾的,滿足城市民眾基本的休憩、娛樂的需求同時,兼顧融入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這樣的城市園林設計才能更完滿。
城市的園林可以說是現代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也是一項包含多種因素、涉及多種學科、考慮多個方面的復雜系統。在中國城市化進程腳步不斷加快,城市的園林化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本文通過討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歷史文化元素的運用,尋求優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力求改善城市園林環境,發揮城市園林應該有的功能,為人們提供完善的服務,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品質。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