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論述了我國大學藝術生現存的英語學習弊端,分析了他們的學習特點及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探討了進行藝術生特色英語教學改革的方法。指出通過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課堂設計、考試方法及發揮學生主體性、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等,才能體現目標針對性和專業適應性,實現高校藝術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
關鍵詞:藝術生;英語教學;教學改革;因材施教
藝術生專業學生是高校英語教學中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本專業的精英和佼佼者,但是從高中教程開始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文化基礎課程薄弱的弊端,原因在于他們的全部精力都已集中在本專業的學習和練習中,自然忽視了其他文化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英語的學習更是少之又少,知識比較匱乏,普遍英語水平較低。藝術生的學習問題早已成為了全國各大高校的關注問題和難題,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當今大學藝術生英語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弊端,并對此進行探討提出本人的一些見解。
一、高校藝術生存在的教學問題
由于專業的性質決定了藝術生的學習特點,外向活潑開朗的他們具備敢于想象和大膽創新的精神,參與社會實踐意識強烈,但是對于文化課的學習缺乏耐心和自我學習能力。就英語學習而言,普通專業的高校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大量的單詞記憶難度很大,單詞量不足造成了試卷上的失分。但是,藝術生面臨的首要難題則是語法的掌握,由于他們基礎知識不夠牢靠,語法知識掌握的零碎,缺少基本的語法意識。另外由于本專業的學習早已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課余時間,英語的學習也僅僅是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里進行,他們在課堂時間里又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解的知識,甚至是根本沒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原因在于他們對英語早已沒有了興趣,課堂中會出現心浮氣躁的心態,早已產生了抵觸英語學習的心態。近年來,隨著大學英語本科教材的難度增加,原本學習能力差的藝術生,更是產生了力不從心之感,對他們而言,英語的學習更是難上加難的課程。大學設置的大班授課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藝術生的學習難度,種種弊端早已造成了藝術生的英語學習無法得到好的考試結果,大外四級的考試通過率極低。這種現狀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問題,轉換思路,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充分利用積極因素組織學生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1.重新制定合適的教學大綱,選取教材
由于藝術生在教學進度,教學難度以及教學要求上的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藝術生的特點和知識基礎制定出符合其學習要求的教學大綱,同時,需要改變以往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和問題。我們發現大學本科層次的英語教材對藝術生而言是難度很大的,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于是要求我們在選材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選取適合他們的教材。
2.進行教學改革,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
在大學院校的藝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陳舊的知識進行刪除和修改,并要學會對一些重要重復性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講解,同時,要加強課堂講解的趣味性,增加與其本專業相關的藝術詞匯和材料閱讀,聯系實際應用,讓學生通過對本專業的了解從而產生學習興趣。要在教授過程中注重培養聽說讀寫能力,調整其對于英語學習的抵制情緒,同時,針對藝術生直爽外向,思想活躍,富有創造力的性格特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在教學中增加師生互動環節,真正讓師生之間關系密切,讓學生真正地成為教學主體。課堂之外要創造和實施第二課堂,多舉辦與英語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外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和現實生活,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懼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從而提升個人的英語運用水平。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就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加強與輔導的溝通,共同協作提高教學質量,增進師生感情,同時,必須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從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是每個學生都獲得最佳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各大院校需要發揮網絡的資源環境教學的優勢,引進專業的英文學習網絡平臺,采取多媒體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的交際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迎合藝術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特點,讓網絡教學更好的發揮其優勢,使教學內容不再乏味空洞,給學生一個多彩的求職環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藝術生英語教學的相關分析,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和發現最新的教學方法,在充分考慮藝術生的特殊性和他們的自身特點,我們要適當及時的改革教學模式,真正地了解他們的內心,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培養藝術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激發藝術生潛在的學習熱情和對英語知識的渴望,使我國的高校藝術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高目標和實現教學價值的最終體現。
基金項目:高校藝體生外語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1-XJ13013。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鐘啟泉,張華.課程理論及其實踐范例[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何乃平,女, 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本科,講師,牡丹江師范學院大學外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