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忠
摘要: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一直不開企業單位的發展,在現今的形勢下,企業單位受到了很大來自市場經濟方面的洗禮,其內部的財務活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因此,要不斷加強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對提高企業單位的工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針對新形勢下的我國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實際作出幾點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單位;財務管理;主要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01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任何企業單位在進行經濟決策時,都需要依靠財務分析的結果。特別是在當今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企業單位特別要注意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步伐。通過提高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來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以實現企業單位的社會和經濟功能。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內容
企業財務管理主要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企業財富最大化、相關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以建立科學的現代化財務管理方法,全面了解市場發展行情,分析會計核算資料,保證社會誠信機制為主要的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內容。它是一項綜合管理性的工作,與企業各方面都具有廣泛的聯系,能反映企業單位的經營狀況。
二、在新形勢下我國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1.資金預算體制漏洞
一些企業單位的項目預算規劃和編制項目預算是不合理的,甚至在預算時,還是采用幾年前的類似項目累計方法,沒有根據當時的財政政策和方針來進行預算,導致編制的預算機制不能適應當前的財務狀況。從這一點來看,企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預算應以責任中心為基礎來進行編制,通過對具體實施機構的總體預算和計劃。這種工作方式叫做責任預算,這樣可以有效地明確所有負責人應明確責任和應注意的控制問題。
2.財務科目設置漏洞
我國經濟體制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企業單位現在的性質和業務管理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企業單位中,財務會計科目的很多事項還沒有跟上市場經濟下的要求,在現行的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中,存在較為明顯的財務科目設置分類不規范的漏洞。企業單位所生產的產品大多主要以提供第三產業勞務服務、精神文化產品和生產銷售實質性產品為主,這些產品很難把當期的最低費用給攤銷進去,尤其是一些無形資產,更是難以衡量和推廣。如按照稅收的征管辦法繳納稅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失公平。
3.資金管理方式漏洞
由于國家資本管理方式的變化,其主要體現在之前的國庫分散支付模式轉變到國庫集中收付的方式,以前那種預算資金的分配層集中在國庫單一賬戶管理。對基金管理模式的改革,金融部門的資金不再直接分配企業機構。但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發布年度財務預算指標,進而提出了行政事業單位每月計劃,公共財政部門審查。
對于預算資金,由以前通過國庫直接對各企業單位的帳戶每月撥款和事業單位的付款,轉變為由國庫單一賬戶集中支付,不會出現前的剩余資金機構的問題。但改革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尚未同步改革,不能很好的適應改革形勢,導致機構的資本管理漏洞,常常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利用。
三、新形勢下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應對措施
1.完善會計核算管理體制
為了能從源頭杜絕企業單位的腐敗現象,間接的提高行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更好的完善會計核算的監督體系,可以根據企業單位的具體財務狀況,明確財務人員在進行財會核算的分工和自身的責任。建立有效的會計核算機制,避免財務串通的現象出現,實現資金管理系統的統一化,降低財務安全隱患。
在會計業務處理流程中,增強會計核算的集中性。可以成立會計核算中心,會計核算集中能夠進行細致的分工,企業單位在實行集中核算,以提高理財的效率,將企業所有的賬戶及會計業務都在會計核算中心進行處理,這樣,統一的管理制度與核算促使會計核算更加精確和效率不斷的提高。
2.完善企業單位會計科目體系
企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科目主要是根據社會參與和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收入與支出的事項所設的科目,一般都是圍繞企業自身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收支情況。
在現行的企業單位會計課么體系中,忽略了市場經濟運作下的經濟體制資本運動方式,在某些企業單位出現了會計科目體系設置的漏洞,因此,建議一些企業單位在基金總賬科目下,增設“實收投資”等二級科目,用來從新核算投入時所需的材料和貨幣資金、無形資產等。
3.提升企業單位籌資管理能力
籌資是通過一定渠道、采取適當方式籌措資金的財務活動,是財務管理的首要環節。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投資則是一個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投資的資本既可以是實物,還可以是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有價信息等。
有些企業單位的自身投資不足,為了能有效的提高企業單位的資金靈活度,應從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發,來提升自身的社會籌資能力。通過提升企業的良好公共形象和強化企業投資項目的管理,來提升社會籌資能力和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同時,積極掌握財務信息處理過中的信息,增強企業單位對市場信息的把握和對市場風險的預測能力。這樣,才能使企業單位的支持得到有效的保障。
企業單位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其承擔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責任。在企業管理中,決策是否得當,經營是否合理,技術是否先進,產銷是否順暢,都可迅速地在企業財務指標中得到反映。因為加強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有利于提高企業單位的綜合管理能力,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曙梅.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之我見[J].會計之友,2006(05).
[2]霍俊斌.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0(11).
[3]羅珊.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改革對財務管理影響的剖析[J].財經界,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