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岳
摘要:書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圖書館擁有最密集的圖書,是人類獲得知識的良好場所,其信息集中,知識密集的特點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洗練的場所,是滿足人們的求知欲的場所,為人文發展貢獻了力量,圖書館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圖書館也是一種不能取締、不能退化,只能進步發展的重要場所,為了新世紀圖書館的更好發展,更好地適應新世紀的發展方向,加強圖書館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存在問題;管理辦法
1 公共圖書館的特征
公共圖書館從產生到發展已經有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它為現代的文明社會貢獻了不少力量,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機構,它是衡量城市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它本身由政府投資建設,在本質上與其他商業企業有很大差別。
1.1 公共圖書館有公共性
公共性是一個圖書館本質的性質,它是由政府投資建設,主題為公共單位,絕不是私人擁有的機構,公共圖書館的一切目的就是滿足社會各種層次人群的求知欲,為大家服務。
1.2 公共圖書館有公共事業性
公共圖書館具有公共事業性表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公眾性,公共圖書館的受眾人群是全體人民,每個人都有權利在圖書館進行閱讀,所以圖書館的優良與大眾的利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與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其二,公用性,公共圖書館的建立就是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的求知欲,創造良好的學習場所,圖書館送擁有的內容是大家所需要的,是作為基礎設施來讓大家共同使用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在公共圖書館獲取知識;其三,公益性,公共圖書館由政府建立來服務大家,為促進社會的文明程度服務,沒有盈利性質,為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條件。
1.3 公共圖書館有公共服務性
公共圖書館擁有非常密集的圖書文獻,是人們精神糧食的生產地,為社會文明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共圖書館的建立是為了服務大眾,豐富大眾,文明大眾,其由政府直接建立,沒有盈利性質,有服務大眾的重大責任,要衡量一個圖書館的效益不是靠金錢的收入,而是圖書館的服務是否能滿足大眾,能為大家提供高質量的精神享受。因而圖書館有公共服務性。
2 公共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在管理體制方面
現在圖書館管理體制特點基本一樣,部門之間劃分任務與責任,各個部門依附于主管行政部門而存在,以一種隸屬關系建立起了圖書館內部結構,而這種關系致使管理應有的宏觀調控和管理能力受到阻礙,缺乏了部門之間的整體意識和合作發展意識,造成圖書館文獻、資產的浪費和損失,外部信息不能及時被內部得到,不能及時應變,信息資源的共享不暢通,網絡一體化建設不成功,圖書館的服務就受到了影響。另外,這種關系使得圖書館的發展比較遲鈍,圖書館管理層不能及時得到外部信息并作出應對,應對策略難以在部門之間貫徹開展,信息流通受到阻礙,使圖書館的快速發展有了絆腳石。對于圖書館管理層的干部選拔及工作人員確定時,要考慮到其綜合素質、文化水平等多個方面。
2.2 在機構劃分方面
圖書館的支撐主要是靠組織機構,在圖書館管理的傳統模式中,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立是靠文獻圖書加工的流程來決定的,然而作為各種信息紛繁、靠效率立足的現時代圖書館,就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機構劃分,考慮到以人為主,以用為本的管理理念,要能夠運用到先進的網絡技術,在注重大眾需求的基礎上,整改內部結構合理,以適應長期發展,機構劃分要把用戶需求、用戶服務放在首位,合理的機構劃分有助于圖書館長期發展。
2.3 在管理理念方面
在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上,以往存在注重技術考察應用,卻放松人文管理的現象,相信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現在,信息技術已經成功完美的引入到了圖書館管理中,他已經成為圖書館快速發展的動力,但卻使得人們對其的依賴加深,雖然說計算機技術的加入解放了圖書館紛繁復雜的程序,但是卻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例如,計算機技術使得流通記錄更為先進,可是藏書卻始終不能完全開放,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技巧非常強,卻在面對讀者,為讀者服務時,不能做到熱心積極,計算機的系統不斷更新換代,圖書跟興趣不是非常及時,利用率也不容樂觀。
2.4 在管理人才方面
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高素質的管理層人才人員不足,全體員工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未來的圖書館管理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人才不足就是其一,就目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現狀來看,缺少的是工商或者公共管理方面的管理者,另外,有很多的員工整體素質不夠,有些管理者不具備其自身基本素質。就知識水平而言,員工的知識水平整體不高,其中一般知識水平的人員很多,但是缺乏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致使管理等方面創新能力不足。雖說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快,信息技術也融入了圖書館管理,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技術前提,但是在真正的服務中,高素質的服務團隊才是完美服務,長期發展的保證。另外,圖書館的管理不僅要求員工有專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還必須與時俱進,經常學習交流,掌握新技術,有很好的外語能力。
3 加強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屬于軟管理的范疇的,它的功能就是疏導思想、教化、激勵員工,特征是指管理者用柔性的方法去理解感動人的心理活動,來影響人的行為,以達到帶動員工積極性,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培養集體意識,不斷發展自身的目標。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的實施一定要考慮到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通過揚長避短的措施,為員工的發展創新提供合理的良好條件,為員工的努力創造,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和價值實現提供條件,奠定基礎。另外,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學者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生涯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是對以人為本的理念的補充,簡而言之,就是管理層自己動手為員工制定一系列的發展生涯計劃,為員工規劃未來發展目標,這對公共圖書館的完善和發展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通過組織制定的生涯計劃的激勵作用和計劃與績效的結合,使圖書館與員工達到雙贏,實現圖書館的發展。
3.2 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
公共圖書館擁有最密集的圖書,其信息集中,知識密集的特點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洗練的場所,是滿足人們的求知欲的場所,為人文發展貢獻了力量,圖書館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它被視為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是人類文明和諧的發源地,所以管理層更要注重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和諧關系的建立,圖書館要考慮好各部門的職能,分工合理,制度公平,部門之間定期交流,以加強友好關系,但是如果主管層在制度或者利益上有側重,會導致內部矛盾加深,影響到部門或者員工之間的矛盾,導致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所以,主管者為部門和員工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的和諧關系有非常大的必要,在和諧管理的處理及其建立中要主要考慮到以下兩點:其一,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和諧關系,業務部門是圖書館業績創造的主力軍,圖書館的一線部門直面讀者,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是圖書館對外服務的唯一窗口,管理層要為一線部門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得業務部門與管理層形成互相信任的機制,為業務部門更好的服務大眾,創造更好的業績提供保障;其二,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這種關系既包括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員工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前者主要在于管理者在制度制定上不偏差,和管理者定期組織交流經驗,加強內部員工友好關系建立,員工與讀者之間的關系主要取決于員工的自我修養,管理者也要不斷的加強自我修養,定期進行培訓,保證圖書館能更好的服務大眾,得到大家的贊同和認可,保證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3.3 健全管理制度理制度
大多圖書館的內部結構模仿企業,以高度集中的模式進行管理,館長擁有權力、利益、責任的集中權力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這種模式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業績的創造有阻礙作用,在現時代,圖書館的管理也要與時俱進的進行創新,建立并完善科學的決策制度,內部的決策流程鮮明統一,決策透明,辦事效率高,形成為大家所信任認可的制度,簡而言之就是實施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工作目標和責任分配到小組甚至個人,明確任務和工作方向,加強員工合作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方式上要以獎勵進行激勵,以榜樣進行引導,以制度進行規范,做到圖書館內部工作的高效率運行。
3.4 建立科學公正的激勵制度
建立激勵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加強員工的競爭意識,以達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實現圖書館發展的目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要取決于以下幾方面:工作的環境、工資與福利、工作的性質、人際關系的處理、領導的帶頭作用。圖書館在制定激勵制度時要考慮其完善與合理性,在考察其他圖書館和企業激勵制度的設定的基礎上,多多征求內部員工的意見及建議,在后期實施時要不斷的完善和調整,保證激勵制度公開、公平、公正,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員工通常會將自己的薪酬與以往或者同行進行比較,如果員工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會影響到員工的積極性,這就表示,制度一定要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并且透明公開。另外,對員工的激勵不一定也不能停留在金錢獎勵方面,太多的金錢獎勵反而會導致企業損失,在獎勵時,可以考慮給員工一定的提拔和升職,使員工有淘汰的危機感,使員工的工作質量提高,推動事業的長期全面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新世紀的到來帶來了更急迫的競爭感,我國現在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提出了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公民要有更先進的意識,有更好的科學文化知識,有更全面的素質,圖書館作為提供人民綜合素質的場所,有非常艱巨的任務,只有不斷加強圖書館自身管理,才能使圖書館真正服務大眾,才能為國家發展更好的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柯平,賈東琴,等.關于圖書館十二五戰略規劃的若干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1(3):5
[2] 王冰.RFID技術與圖書館服務創新[J]圖書館論壇, 2007(4):89
[3] 席毅強 ,湯錦.集群化管理是現行體制下公共圖書館管理發展的科學模式[J] .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10(7):3-4
[4] 楊紅. 公共圖書館實行集群化管理的優勢[J] . 2010, 10: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