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小果 陳圓圓 董紅巖
壓瘡也叫壓力性潰瘍,是長期臥床患者、危重癥患者,尤其是COPD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是臨床中常見并發癥之一。壓瘡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軟組織潰爛和壞死,是護理工作中一個普通而重要的問題[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重,病程長,臥床時間長,極易發生壓瘡,發病時處于高代謝狀態,對營養的要求更高,故加強營養支持尤為重要[2]。按Nancy的營養估計與判斷標準,給予充足的營養支持,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才能有效防止壓瘡的發生。腸外營養雖說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但長期使用副作用較明顯,過多攝入的液體量可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導致代謝紊亂、低蛋白血癥、水腫、中心靜脈置管的并發癥等[3]然而腸內營養不僅能夠起到腸外營養能量支持,更符合生理狀態更能夠維護胃腸道屏障的功能,糾正代謝紊亂、低蛋白血癥、水腫,從而減少和避免壓瘡的發生。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0例,為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ICU病房住院,住院天數均隨機分兩組大于6 d,平均住院天數10 d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45~80歲,平均65歲。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例,對照組10例,對觀察組實施入院后2 h小時腸內營養支持,對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腸外營養。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神志清,能自行進食,量少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給予留置胃管。觀察組在自行進食的基礎上,給予腸內營養液。腸內營養液有能全力、百普力等類型,含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根據病情和營養狀況選擇合適營養液。觀察組和對照組予復方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腸外營養支持。3 d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皮膚彈性良、無水腫、無壓紅。對照組患者皮膚彈性差,有全身浮腫現象,皮膚有壓紅表現。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觀察組無1例發生壓瘡現象,對照組4例發生Ⅰ期壓瘡。

表1 接受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與未接受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的預后
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胃腸道不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還具有免疫功能患者營養狀況與壓瘡的發生密切相關,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可避免患者在傷病狀態下引起的體質消耗,避免低蛋白血癥的發生,減輕組織水腫,增加皮膚彈性,增強免疫功能,減少壓瘡的發生。此外,COPD患者如發生壓瘡將加重患者的心身負擔及機體的痛苦,不易促進病情的恢復;故早期腸內腸營養支持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營狀態的同時,減輕患者痛苦,降低壓瘡的發生率,減少住院天數,減輕患者、家屬及社會的負擔。使患者早日回到社會中。因此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預防壓瘡的發生意義非常重大。
[1] 李繼軍.壓瘡病人的護理.護理研究,2008,22:102.
[2] Nancy F.Nutrition asscastnent:a practical app roach.Num Clinof North Am,1997,32(4):637-648.
[3] 譚雪貞.循證護理在ICU腸內營養支持患者中的應用.吉林醫學,201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