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人民醫(yī)院,河南許昌 461500
有關調查資料顯示 55歲以上的老年哮喘總患病率為0.68%,而發(fā)達國家65歲以上老年哮喘則在0.77%~1.54%,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為探索對老年哮喘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采用中西醫(yī)結合和單用西藥治療的方法對老年哮喘患者進行對比治療,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入組者均為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門診就醫(yī)確診的慢性持續(xù)期老年哮喘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齡55~80歲,平均(60.33±12.56)歲;輕度持續(xù)54例,中度持續(xù)66例。入組標準:符合西醫(yī)哮喘及中醫(yī)喘證診斷標準;無明顯心、腦等器官病變;年齡≥60歲;治療前1個月內均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jié)劑或中醫(yī)中藥治療;24h內未使用過抗組胺類、茶堿類藥物和β受體激動劑。
1.2 分組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中西醫(yī)結合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60~80(平均63.20±12.43)歲;輕度持續(xù) 24例,中度持續(xù) 36例。單用西藥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62~81(平均62.58±10.35)歲;輕度持續(xù)30例,中度持續(xù)30例。兩組患者均有伴慢性支氣管炎者,其中中西醫(yī)結合組36例,單用西藥組40例。中醫(yī)辯證分型:單用西藥組肺氣虛耗型40例,腎虛不納型20例。中西醫(yī)結合組肺氣虛耗型38例,腎虛不納型 22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單用西藥組常規(guī)給予擴張支氣管及抗炎藥物,氨茶堿或控釋茶堿6~8mg/kg,口服;二丙酸倍氯米松 200~800μg/日,霧化吸入,必要時給予吸氧;有明顯細菌感染者合并使用第Ⅱ、Ⅲ代頭孢霉素類抗生素,應用指征為發(fā)熱、咳嗽、膿痰、影象學見肺炎。中西醫(yī)結合組按中醫(yī)辯證論治,屬肺氣虛耗者,治以補肺益氣養(yǎng)陰,給予生脈散合補肺湯加減,主要藥物組成:五味子、黃芪、人參、麥冬、川貝母、蘇子、冬蟲夏草、玉竹、紫菀、鐘乳石、百合等;屬腎虛不納者,治以補腎納氣,給予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主要藥物組成:附子、肉桂、人參、蛤蚧、冬蟲夏草、山萸肉、胡桃肉、紫河車、熟地、當歸等。西醫(yī)治療方法同單用西藥組。
2.1 兩組患者總體療效比較依據(jù)療效評定標準,中西醫(yī)結合組顯著好轉38例,好轉16例;單用西藥組顯著好轉22例,好轉38例,中西醫(yī)結合組優(yōu)于單用西藥組好轉率(P=0.0109)。
2.2 兩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的改善情況比較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主要癥狀、體征均較治療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或減輕,但中西醫(yī)結合組的變化更為明顯,尤其對氣短、出汗、呼吸頻率增加和脈率增加的改善均優(yōu)于單用西藥組(P<0.05),見表l。

表1 兩組患者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PEF、SaO2測定及AALM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中西醫(yī)結合組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測定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測定情況比較(±s)
注:與組內治療后比較:1)P<0.05;與西藥組比較:2)P<0.01
組別(例) 時間 FEV(L)PEF(變異率%)SaO2(%)AALM(分值)結合組(n=54) 療后 1.91±0.442) 14.47±3.142) 98.94±5.132) 121.52±3.572)療前 1.42±0.581) 31.11±4.201) 92.97±4.821) 75.14±2.911)西藥組(n=60) 療后 1.73±0.62 18.54±2.77 95.22士3.02 92.21土4.24療前 1.43±0.641) 30.34±4.201) 93.41±4.171) 67.52±4.47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由于老年哮喘相對青少年哮喘具有病情重、癥狀不典型和并發(fā)癥、伴發(fā)病多等特殊性,因此在治療方面難度相對較大,單用西藥治療療效往往不盡人意。哮喘相當于中醫(yī)的“哮證”、“喘證”等病證。其病位主要在肺腎,涉及肝脾;病因病機主要為外邪侵襲、飲食不當和勞欲久病等致肺失宣降、肺氣脹滿及腎元不固、攝納失常。本組老年哮喘以“喘證”居多,且多為虛喘。故中醫(yī)辯證施治多采用補肺益氣養(yǎng)陰和補腎納氣為治則,分別投以生脈散合補肺湯或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治療。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治療許多慢性或難治性疾病上有很大優(yōu)勢和可靠療效,本文分析結果再次印證了上述結論。分析顯示,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的 54例老年哮喘患者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F(xiàn)EVl、PEF、SaO2測定及 AALM 測評分情況顯著好于單用西藥治療的患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治療老年哮喘方面取得滿意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余莉,黃紹光.老年哮喘的診斷和治療特點[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3,2(1):7-8.
[2]王美美.內科醫(yī)師手冊[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4-54.
[3]周仲璞.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91-92.
[4]蔡映云,李凡,劉振威,等.哮喘患者的生命質量及其評估[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3,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