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秀珍
〔關鍵詞〕 寬容;民主;班主任;中職教育;
實踐;探索;賞識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1—0030—01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轉化的實施者,也是代課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紐帶。因此,新型師生關系的建設,對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和優秀班集體的創建以及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的改變都起著積極作用。
一、懂得寬容、理解學生,走近學生
面對思想活躍,性格不同的學生,班主任在處理班級問題時,如果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很容易使教育流于形式和簡單化。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并善于運用“心理換位”,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活動,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鼓勵,使學生逐漸對班主任產生一種親切感、安全感。班主任只有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善于與學生交朋友,才能喚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勵學生發奮向上。主題班會、運動會、班干部選舉及班級日常工作都應聽取學生的意見,使學生在被尊重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從而拉近師生距離。班主任要試著與學生交朋友,當然,朋友關系并不意味著工作中對學生放任自流,班主任對學生要嚴出于愛,愛寓于嚴;嚴而不兇,寬而不松;嚴在當嚴處,寬在當寬處。
二、發揚民主精神,給學生“辯護”的權利,尊重學生
班主任不可能對班級的每件事情都了如指掌,如果班主任還沒有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妄下定論,不僅會使學生受委屈,班主任也將面臨信任危機。學生首先是人,會有自尊,“辯護”不僅能讓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決問題,而且也是學生維護權利和自尊的手段。民主不僅使他們樂于與你交流,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如果不管青紅皂白地訓斥學生,甚至將本應有的解釋也當作狡辯,那么不但對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嚴重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師生間產生隔閡,信任不再。耐心地聽學生講完要講的話,本身就是尊重,讓學生有機會把自己的思想說出來,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做耐心細致的工作,這也是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責任心。
三、賞識學生,幫學生樹立信心,走向成功之路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可見,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表揚和激勵的運用也極為重要。班主任應該帶著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很難想象一個整天被挑剔的人,會不垂頭喪氣,會有成就感,能充滿信心。我們要培養的是熱愛生活、勇于實現自我的人才。多給學生些笑臉,多給點贊揚,鼓勵學生的每一個優點和進步,讓學生充滿自信。對于那些更需要關愛、賞識的后進生給予更多的贊賞和幫助,因為他們更需要鼓勵、更需要信心。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應。教師應當時時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應及時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賞識、鼓勵,使學生充滿自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表揚和鼓勵成為學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
四、看準機會,選擇最佳時機,進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場上同他們交流,在交往當中尋找教育時機。只要班主任注意調查研究,把準學生的思想脈搏,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善于捕捉教育時機,教育工作就會更加主動、有效,這一點對后進生來說尤其重要。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關愛和信任的缺乏,常會使他們自卑感增強。學生一旦從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微笑、由衷的贊語、輕柔的撫摸中意識到被重視、被賞識,便會感到無限的溫暖,如同干涸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進而點燃希望之火。對于性格內向、自卑感強的后進生,教師要堅信,學生要求進步的愿望不會改變,所以更需要教師的賞識。平時,教師應該注意表揚場合的公開性,讓學生在眾人面前品嘗到成功的滋味,自豪地抬起頭來走路。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