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勝楠
摘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逐漸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本文結合網絡輿情的相關概念,指出我國網絡輿情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應對我國的網絡輿情危機。
關鍵詞 網絡輿情;網絡輿情危機;形成原因;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7-0185-02
1 網絡輿情危機概念及表現形式
網絡輿情是由于各種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通過互聯網而傳播的人們對于該事件的所有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集合。網絡輿情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偏差性、突發性的特點。
網絡輿情危機是針對某一特殊事項所產生的涉及民眾利益較深、較廣的輿情,在相對短時間內生成大量信息,并在一個社區或更大范圍內民眾中掀起范圍更大、強度更強的社會反映,最終,與事項刺激方或事項本身形成激烈的認識或觀點對抗。網絡輿情危機有多種表現形式,從危機所影響到的部門和人員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1高校網絡輿情危機
在我國網民中,高校學生占有著不可忽視的比例。而大學生是我們這個社會中的一個精英群體,因而他們對國家政治和新聞有著比較高的關注度。但因為學生自身某方面的限制,他們思考問題缺乏全面性,因而當某件事情的發生或即將發生在廣大的學生中引起共鳴時,可能會形成網絡輿情危機。因為這些事件可能從網絡中走向現實社會,成為群體性事件。
1.2政府網絡輿情危機
當某件事情的發生在網絡上引起網民的巨大反映時,也可能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負面影響,如“7·23”動車追尾事故,進而形成政府網絡輿情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迅速找出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入調查和及時公布,以減少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1.3企業網絡輿情危機
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帶動了社會化媒體的流行,如論壇、博客等。它的出現,使消費者能即時發表對企業的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并在網絡中迅速傳播,形成一種輿論,影響企業的發展。如果不利于企業的言論在網絡上迅速擴散,將會對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進而形成企業網絡輿情危機。
2網絡輿情危機的形成原因
根據分析,網絡輿情危機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網民結構的影響
根據我國《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學生群體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遠遠高于其他群體,有接近1/3的網民為學生,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戰略及新聞的關注度很高,且大學生群體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經驗不足,比較容易沖動,因而看問題時往往比較主觀片面和偏激,進而形成洶涌的網絡輿情危機。
2.2信息的不對稱
由于事件的當事人掌握的信息多于普通的網民,因而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網絡信息的不對稱。若當事人未對事件的發生緣由做出及時的回應,則會形成網民猜測,并將其猜測的結果公布到網絡平臺如微博中,然后經過大量網民的迅速轉載而泛濫,導致輿情危機,進而對社會或個人產生不利的影響。
2.3網絡道德的缺乏
由于網絡的匿名性,部分網民在網絡上發表言論的時并沒有遵循公正、公開的準則,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甚至有的網民在網絡上捏造事實,或者是發表一些偏激的言論,他們把網絡當做一個可以隨意發泄自己不滿情緒的地方。當過多的偏激言論或虛假事實聚集在一起時,就會影響他人的判斷力,形成網絡輿情危機,對社會穩定構成一定的威脅。
3 網絡輿情危機的應對策略
政府在應對網絡輿情危機中起著主導作用。首先,政府應該增加自身的透明度和政府工作的效率,使人民群眾對政府產生信任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政府應該加強對網絡輿情的及時引導,使其從負面逐漸向正面進行轉化,政府還應該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督、管理和對不法網絡行為的懲罰力度,督促各個網站對網上的一些虛假信息進行刪除,同時及時向網民公布官方消息,使那些虛假信息不攻自破,還網民一個健康、可靠的網絡環境。
其次是學校方面,學校應該對網絡輿情進行積極的研究,了解網絡輿情危機產生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影響,結合學校的報刊,廣播等各種媒體資源,加強對網絡輿情的正面宣傳和引導。同時學校應該通過向學生講述網絡輿情危機對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來引導學生積極正確地使用網絡資源,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和遇事沉著、冷靜的心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然后是自身方面,為了保障健康的網絡環境,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以身作則,學會自律,正確、積極地使用網絡。盡管網絡具有匿名性的特點,但我們更應該意識到網絡是一個公共的環境,我們在網絡上發表言論時應該基于基本的事實,客觀、公正地對事件進行評論,而不是將網絡當作是一個發泄個人不滿情緒的平臺,還他人和自己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最后,建立一個網絡輿情危機評估機制,對網絡輿情進行迅速、及時地評估。應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控,當某件事情的發生引起網民的迅速關注與跟帖時,根據某種方式對其進行一個評估,評估其轉移到現實社會中的可能性,并對其進行實時的監測,一旦發現很有可能從網絡轉移到現實社會中,則應在對該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的同時采取一些防范措施,盡可能的減少該事件轉移到現實社會中所帶來的危害。
4 結論
通過對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形成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的分析,我們可以對網絡輿情危機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們應該意識到網絡輿情危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進而從政府、學校、自身三方面加強危機預防同時重視危機評估,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曾潤喜.網絡輿情管控工作機制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8):9-82.
[2]中國輿情網的日記[2011-11-20].http://www.douban.com/note/130523974/.
[3]劉毅.網絡輿情研究概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