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麗
隨著我國剖宮產率和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數量的明顯增加,對于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產婦如何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已成為產科關注的重要問題[1-2]。本文對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15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進一步提高產科質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15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年齡23~42歲,平均(35.9±4.7)歲;孕周36~42周,平均(38.2±1.3)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1~9年,平均(4.5±1.6)年;陰道試產34例,成功26例,成功率為76.47%。
1.2 陰道試產適應證 了解產婦此次妊娠經過及既往剖宮產史的詳細資料,并行B超及產科檢查,對符合如下條件者建議行陰道試產:(1)既往剖宮產指征已消失,且此次妊娠沒有新的剖宮產指征;(2)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宮產時間在2年以上;(3)無嚴重肝、腎、心臟等功能障礙及心血管性疾病等;(4)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3]。注意:試產期間做好應急搶救準備,一旦發生異常,及時給予處理,最大程度保障母嬰安全。
1.3 方法 根據產婦實際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為陰道分娩成功的26例產婦,對照組為再次行剖宮產分娩的128例產婦,兩組年齡、體重、孕周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比較不同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如產后出血量(24 h)、產褥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新生兒感染、新生兒體重、新生兒Apgar評分等。其中產婦產后出血量500 ml以上為產后出血量(24 h)陽性;產婦產后72 h內兩次體溫測定均在38 ℃以上為產褥病陽性。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方式對產婦的影響 在產后產褥病及出血陽性率方面比較,觀察組的發生率均普遍低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方面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 分娩方式對新生兒影響 在新生兒感染率、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評分方面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傳統觀念認為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仍應選擇剖宮產分娩,但該方法的費用較高,手術要求較高,產生并發癥多,增加了母嬰的安全風險。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在嚴密監測產程及做好應急處理準備的條件下,對符合陰道分娩適應證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行陰道分娩仍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分娩方式,且并發癥少,費用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6]。

表1 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的影響

表2 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的影響
筆者對所在醫院收治的15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觀察組產后產褥病及出血陽性率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前者的發生率普遍低于后者;同時觀察組在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說明對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行陰道分娩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減輕產婦的痛苦,同時縮短了住院時間,費用花費少。此外,在新生兒感染率、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評分方面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行陰道分娩是安全、有效的。從實際臨床應用效果的角度觀察,陰道分娩更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安全性高,最大程度保障了母嬰安全,同時有利于降低剖宮產率,建議符合陰道分娩適應證的產婦盡量選擇陰道分娩,切勿盲目追求剖宮產。
綜上所述,在保證產科安全的基礎上,對符合陰道分娩條件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應積極行陰道分娩,其并發癥少,費用低,同時有利于降低剖宮產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秋霞.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236例分娩方式臨床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2):109.
[2]程楚云,夏燕卿,朱惠貽.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120例分娩方式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0,5(22):47-49.
[3]梁俊愛.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臨床觀察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108-109.
[4]張敏,于愛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30例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9):1095-1096.
[5]宋湘玉.不同術式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剖宮產的對比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74-75.
[6]霍學青,邢建紅,張玲平,等.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