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小紅,鄧瑞玲
(吳川市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廣東 吳川 525400)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疾病的發展、轉歸和預后的作用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重視,尤其是對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良好的健康教育對手術的成功顯得至關重要[1]。近年來在臨床逐漸推行的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以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間每天的成效護理作為標準值,有計劃和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讓患者主動參與到護理的整個過程當中,從而形成主動護理和患者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將此模式應用于患者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中,必將對患者手術的效果和術后的康復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此,筆者觀察了自CNP在吳川市人民醫院實施以來,應用于胃癌根治術患者的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診斷為胃癌并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齡27~82歲,平均55.6歲;患者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3例,初中22例,小學及以下13例。將6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6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程度以及手術處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護理:采用常規護理以及傳統方法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觀察組護理:從患者入院開始,即采用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護理路徑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發放“臨床護理路徑表”,按照當日的內容來檢查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具體內容包括:1)入院當天由責任護士接待患者并做入院介紹,收集分析資料,對患者做健康指導,同時完成入院相關檢查項目;2)術前1d分析檢查結果,完成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術前指導,以便患者了解手術流程,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緊張情緒;3)手術日晨檢查術前準備情況,測量生命體征,安慰患者;4)手術結束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接,觀察傷口情況,第1-3天內做好基礎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5)第4-7天若肛門已排氣,指導患者飲食護理,鼓勵其活動同時做好引流管護理;6)第8-12天繼續進行上述護理工作,檢查傷口愈合情況,拆線并做出院健康教育;7)評價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做患者滿意度調查,定期檢查,告知患者門診復診時間,辦理出院手續。
比較2組患者肛門通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肛門通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顯著縮短(P<0.05),住院費用顯著降低(P<0.05),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下降(P<0.05),見表1。

表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此外,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知識掌握以及滿意度情況比較
健康教育是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采用的一種通過健康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增進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從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進而促使患者自覺的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同時幫助其消除不良精神反應的治療方法[2],目前已成為日常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模式的轉變,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需求也隨著疾病的治療和康復而不斷增加。
但是,在傳統的臨床護理模式中,健康教育具很大的隨意性,大大影響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已不能滿足現在醫療護理模式轉變和發展的需求[3]。而近來逐漸興起的臨床護理路徑,以一種整體護理的模式,使得護理人員在目標和護理行為上變得一目了然,改變了以往機械地執行醫囑的狀態,有計劃、有遇見性、規范化和標準化地對患者進行統一護理。成為了對某種疾病的大多數患者最為有效的護理模式。
因此,在本研究中,筆者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胃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自從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以后,經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不管是術后的肛門通氣時間還是術后的住院時間較之傳統的護理均顯著縮短(P<0.05),患者的住院費用也顯著降低(P<0.05),同時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下降(P<0.05)。另外,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患者對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的結果顯著優于傳統護理(P<0.05)。結果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可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避免以往填鴨式教育只重教育不重效果的形式主義,使之成為護理人員的自覺行為,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在“臨床護理路徑表”中,每日的護理內容歷歷在目,充分滿足了患者對知情權的要求,在事先了解了疾病的種種問題后,知道如何很好地配合醫務人員,可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最大限度地促進康復。此外,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路徑程序施行有效的護理,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多項檢查和治療,縮短了術前準備的時間,減少了無效住院日,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同時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通告CNP實施健康教育和護理,護患雙方相互促進,不僅可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工作能力,強化健康教育意識,保證健康教育的效果,還可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健康教育,符合現代醫療模式的需求,更能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護理觀念,有利于發揮健康教育的效果。
[1]葉秋紅,曾鈺蓮.臨床護理路徑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8):36-37.
[2]瓊蘭.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現代臨床醫學,2008,34(4):297.
[3]孫淑華.臨床護理路徑在胃癌手術患者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0):12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