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 靜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2009年7月我國正式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中央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各環節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規定和解釋。隨著各項制度安排和操作規程的逐步明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迅速上升,除試點銀行、企業數量以及境外涉及區域不斷擴大外,業務種類也由以貿易結算為主擴大到其他經常項目和部分資本類業務。本文將以進出口業務流程為基礎,對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各環節有關的注意事項以及政策規定進行解讀。
有意向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企業應該首先獲得試點企業的資格,向開戶銀行提出申請,由銀行向人民銀行等主管機構推薦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候選,待人民銀行等機構核準后,取得資格。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當地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選擇國際結算業務經驗豐富、遵守財稅、商務、海關和外匯管理各項規定,資信良好的企業參加試點。
從具體操作來看,由于業務種類不同,涉及的環節不同,目前試點企業制度主要針對的是出口貨物貿易,即辦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必須取得試點資格,但不涉及退稅的企業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采用人民幣結算。對于進口貨物貿易、跨境服務貿易和其他經常項目結算,所有企業均可直接采用人民幣。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從事出口貨物貿易被評審為試點的企業,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財務會計制度健全,且未發生欠稅的;(2)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認定2年以上,且日常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正常、規范,能按稅務機關要求保管出口退稅檔案資料;(3)近二年未發現企業從事“四自三不見”等不規范業務;(4)近二年未發生偷稅、逃避追繳欠稅、抗稅、騙取出口退稅等涉稅違法行為;(5)近二年未發現虛開發票(含農產品收購發票)和使用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申報出口退稅等問題;(6)評審期間未涉及有關稅務違法案件檢查。
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不需要開立專門的人民幣賬戶,也沒有額度限制,企業按規定開立多個人民幣賬戶,也可在不同的銀行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因此在獲得試點資格之后,企業可以從已開立人民幣賬戶的銀行中選擇其中一家作為信息主報告銀行。所謂主報告銀行,就是指負責提示企業履行相關信息報送和備案義務的境內結算銀行。原則上為試點企業首次辦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境內結算銀行。
試點企業在首次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時應向其主報告銀行提供的材料包括:《企業信息情況表》;《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企業營業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企業提供);《稅務登記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主報告銀行將會通過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或其他有效方式,對試點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實際受益人等自然人的身份進行核查,并填制《企業信息情況表》報送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
企業按合同規定及貨物裝船到(發)貨的情況以人民幣向海關報關,報關時需要向海關遞交的資料包括:(1)發票;(2)裝箱單;(3)報關預錄單;(4)報關委托書。根據規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在出口報關環節中,無需出示出口核銷單。
企業到銀行辦理付款或收款入賬。收款時向銀行遞交的資料包括:(1)合同;(2)發票;(3)進(出)口報關單;(4)“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口付款說明”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出口收款說明”。
有關真實性審核,試點企業應當向其境內結算銀行提供進出口報關時間,如實填寫并提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收款說明》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付款說明》,提交證明其貿易真實性背景的單證(合同、發票),配合境內結算銀行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人民幣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銀行將相關的收、付款信息及報關信息一一對應,通過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 IS)報送給人民銀行,由人民銀行事后進行監督檢查。收款環節貨款不通過待核查賬戶直接進企業人民幣賬戶。境外銀行和境外企業已在境內銀行開立人民幣賬戶中所存儲的人民幣資金也可用于跨境貿易支付。試點企業應當建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臺賬,準確記錄進出口報關信息和人民幣資金收付信息。
有關國際收支申報,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雖然不納入外匯核銷管理,但仍需要進行網上國際收支申報。收到跨境人民幣款項時,企業應填寫《涉外收入申報單》并于5個工作日內辦理申報;對外支付人民幣款項時,企業應在提交《境外匯款申請書》或《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的同時辦理申報。
此外,至貨物出口后210天時,試點企業仍未將人民幣貨款收回境內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通過其境內結算銀行向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報送該筆貨物的未收回貨款的金額及對應的出口報關單號,并向其境內結算銀行提供相關資料。試點企業可以將出口人民幣收入存放境外,但應當通過其主報告銀行向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提交包括存放境外的人民幣資金金額、開戶單位名稱、開戶銀行、賬號、用途及對應的出口報關單號等信息的書面情況說明。
企業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出口免抵退稅的申報,申報出口退稅時向稅務部門提供的資料包括:(1)發票;(2)出口報關單退稅聯;(3)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企業申報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式出口貨物退(免)稅時,不必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但應單獨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如與其他出口貨物一并申報的,應在申報表中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出口貨物報關單進行標注,如“KJMY”(跨境貿易縮寫),如果稅務機關有明確的規定,則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在備注欄設定標志。
外貿企業申報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式出口貨物退(免)稅時,可單獨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也可與其他出口貨物一并申報。目前外貿企業退(免)稅申報系統只能按照“美元離岸價”錄入,試點企業在申報時,可直接輸入人民幣離岸價,核銷單號不需錄入,但是必須在備注欄標注“KJ”字樣,否則系統審核無法通過。生產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應與其他出口貨物一并申報。申報時在系統的“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模塊中,“原幣代碼”欄目必須填寫“RMB”;“原幣幣別”欄目必須填寫“人民幣元”;“原幣離岸價”欄目按照人民幣離岸價的金額填寫;“原幣匯率”欄目填寫“100”;“美元匯率”欄目按實際匯率填寫;核銷單號不需錄入;“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模塊中的“備注”欄目必須標注“KJ”字樣,申報時單證不齊標志不能出現“H”。
對于先結算后進(出)口報關的情況,企業首先要向銀行提供合同、發票、進(出)口收(付)款說明以及預計報關時間,在銀行辦理付款或收款入賬 (進口預付或出口預收);其次按合同規定及貨物裝船到(發)貨的情況,企業向海關報關,企業實際報關時間與預計報關時間不一致時,應通知銀行,由銀行向管理系統報送相關更新信息;第三,憑出口發票、增值稅發票和出口報關單退稅聯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出口免抵退稅的申報。
試點企業預收、預付人民幣資金實行比例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制定。試點企業預收、預付人民幣資金超過合同金額25%的,應當向其境內結算銀行提供貿易合同,境內結算銀行應當將該合同的基本要素報送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在國際收支中,預收款作為一般貿易項下預收申報,編號為101010。同時,試點企業還要明確用人民幣結算與外幣結算在政策規定上的差別。如表1:
第一,針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涉及進出口報關與結算幣種不一致的情況,目前不同地區的規定存在較大差異。如山東省規定以外幣報關以人民幣結算的情況下,在銀行辦理收(付)款時應在《跨境人民幣結算收款說明》或《跨境人民幣結算付款說明》中注明“外幣報關人民幣結算”字樣和相應的外幣報關單號。再如廣東省出臺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項下進出口報關與結算幣種不一致問題處理操作指引》中對出口項下的規定總結如表2:

表1 人民幣結算與外幣結算對比

表2
第二、境內結算銀行可以向境外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融資金額以試點企業與境外企業之間的貿易合同金額為限。
第三、試點企業可以在其他試點地區的境內結算銀行辦理人民幣結算業務,也可以跨地區以人民幣申報出口貨物。
第四、試點企業來料加工貿易項下出口收取人民幣資金超過合同金額30%的,試點企業應當自收到境外人民幣貨款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其境內結算銀行補交下列資料及憑證:企業超比例情況說明;出口報關單(境內結算銀行審核原件后留存復印件);試點企業加工貿易合同或所在地商務部門出具的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境內結算銀行審核原件后留存復印件)。
第五、跨境貿易項下涉及的居民對非居民的人民幣負債,暫按外債統計監測的有關規定,由境內結算銀行、境內代理銀行和試點企業登錄現有系統辦理登記,但不納入現行外債管理。
綜上所述,對進出口企業來說通過人民幣跨境結算,增加了企業結算的靈活度;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匯兌成本、避險成本等國際結算成本;避免了匯率風險;加快了結算速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國人民幣結算制度的完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將會不斷擴大和普及,我國外貿企業也將因此在對外經濟交往中提升其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