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生,張婷婷,瞿玲玲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種器質性心臟病的晚期表現,由于諸多原因引起心肌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導致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礙而引起的一組復雜的臨床癥候群[1,2],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本研究在常規抗心衰治療的基礎上,根據丹紅注射液和環磷腺苷葡胺(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MAC)的藥理作用,將二者合用治療老年CHF,取得了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CHF患者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齡60歲~87歲,均系2010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專科門診和住院治療患者,其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42例,擴張型心肌病(DCM)3例,缺血性心肌病18例,心功能分級按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標準,Ⅱ級6例,Ⅲ級31例,Ⅳ級26例。排除心臟傳導阻滯、其他內分泌疾病及肝、腎功能障礙。
1.2 治療方法 將63例CHF患者隨機分為3組。丹紅注射液治療組(D組)21例,丹紅注射液(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30 mL溶入5%葡萄糖液250mL靜脈輸注,每日1次,14d為1個療程。MAC治療組(M組)21例,將MAC(瑞陽制藥有限公司)12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靜脈輸注,每日1次,14d為1個療程。丹紅注射液合用 MAC組(D-M組)21例,兩藥用法用量均與D組、M組相同。3組性別、年齡、病程和心功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3 觀察指標 3組患者均在用藥前及用藥后14d,觀察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S)、左室射血分數(LVEF)、心輸出量(CO);血漿心鈉肽(BNP);心胸比例(C/T)和心電圖改變。
1.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胸悶、氣短消失,可勝任日常生活;心電圖示S-T段恢復正常,T波低平或直立;心功能提高2級;有效:胸悶、心悸消失,生活基本自理,但活動仍受限;心電圖示S-T段恢復正常,T波倒置或低平;心功能提高1級;無效:仍感胸悶、心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電圖示S-T段無恢復,T波仍倒置或變淺;心功能沒有改變。
1.5 統計學處理 所用數據用SPSS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3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和C/T、BNP的變化(見表1) 3組治療后,患者心功能和內分泌激素變化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D組與M組無明顯差異,M組LVEF、CO比D組增加,這可能與MAC的正性肌力作用有關,而D-M組心功能指標、內分泌激素(BNP)改善明顯優于D組和M組(P<0.05)。詳見表1。
表1 3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和C/T、BNP的變化(±s)

表1 3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和C/T、BNP的變化(±s)
與D組治療后比較,1)P<0.05;與M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 n LVD(mm) LVS(mm) LVEF(%) CO(L/min) C/T BNP(ng/L)D組 治療前 21 60.8±4.0 50.1±9.4 35.6±4.6 3.21±0.62 0.61±0.05 937.5±412.2治療后 21 58.9±3.8 47.3±9.1 37.8±5.1 3.42±0.61 0.59±0.04 893.6±387.5 M 組 治療前 21 61.1±4.4 51.8±9.5 35.8±4.3 3.22±0.21 0.62±0.04 949.3±421.5治療后 21 57.6±4.7 45.7±8.8 39.8±5.71) 4.13±0.321) 0.58±0.03 715.6±401.2 D-M組 治療前 21 60.6±4.9 52.4±9.6 34.2±4.2 3.23±0.46 0.63±0.05 948.6±432.8治療后 21 55.8±4.21)2) 43.6±8.71)2) 42.3±5.31)2) 4.39±0.421)2) 0.50±0.041)2) 389.7±410.81)2)
2.2 3組心電圖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3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例(%)
2.3 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3組患者均沒有出現不良反應,D-M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D組和M組。詳見表3。

表3 3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及不良反應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老年CHF患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的強心、利尿、擴血管和糾正神經激素紊亂等治療,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近年來,人們嘗試通過改善心肌能量代謝、降低血液黏度來糾正心功能,挽救CHF患者,取得了可喜成績[3,4]。本研究在常規抗心衰治療的基礎上,通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治療老年CHF患者,取得了較好療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心功能和神經激素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心電圖ST段和T波的改善也有明顯作用,且患者易耐受,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有效率明顯提高,與有關文獻報道一致[5]。
丹紅注射液是由中藥丹參和紅花組成,其主要成分是丹參酮、丹參酚、紅花黃素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6],丹參可擴張冠狀動脈大、中、小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并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提高心肌耐氧能力,解除冠狀動脈痙攣,減輕心室內負荷,從而改善心功能,特別是老年CHF患者,動脈粥樣硬化、血液黏度高,丹紅注射液內所含的紅花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興奮心肌細胞,改善冠狀動脈血流,糾正心力衰竭。丹紅注射液治療CHF的機制可能是:①調節血脂、抗脂質氧化、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保護內皮功能;②活血化瘀、通脈舒絡,改善微循環;③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形成,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糾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④可穩定動脈粥樣斑塊,具有抗纖維化和防止動脈硬化作用。
MAC是近年來新合成的環磷腺苷(c AMP)的衍生物,為環磷腺苷酸類的新一代藥物,能增加c AMP的脂溶性,其正性肌力作用較c AMP強,屬于非洋地黃類正性肌力藥物,具有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擴張血管,改善心肌代謝,減少心肌耗氧量的藥理作用,無明顯的毒副反應[7]。目前認為 MAC治療老年CHF的機制可能是:①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加細胞內c AMP濃度,促進鈣離子內流,提高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發揮正性肌力作用,同時還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細胞結合鈣離子的能力,從而具有擴張外周血管,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增加心排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②擴血管作用。可擴張外周血管,從而減輕外周阻力,降低肺動脈壓及右室舒張末壓,降低后負荷,使心排量增加。③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改善心肌代謝,穩定細胞膜,保護缺血缺氧的心肌。④抑制血小板活化。MAC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間接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⑤抗心律失常作用。MAC能改善竇房結P細胞功能,改善心臟的傳導功能、增加心搏量,可糾正CHF患者的臨床癥狀,尤其是老年CHF患者代謝功能低下,常常伴有低氧血癥、酸堿平衡失調,對洋地黃的耐受性差,中毒機會多,易誘發心律失常。
總之,對于老年CHF患者合并有心動過緩或房室傳導阻滯,單用洋地黃及利尿劑治療老年CHF難易降低死亡率[8],在常規抗心衰治療的基礎上,將丹紅注射液和MAC合用治療老年CHF,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郭靜萱.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學雜志,2007,27(1):11.
[2] 王明建.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3):438-439.
[3] 張仲君,馬英華,苗蒿,等.環磷腺苷葡胺治療老年心肌梗塞后心功能不全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3):748-749.
[4] 王雪梅.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98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6(5):117-118.
[5] 段石祥.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6):956.
[6] 孫桂月.麝香保心丸合丹參酮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1):27.
[7] 孫明.環磷腺苷葡胺治療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0,19(4B):467-469.
[8] 武勇,劉功儉.環磷腺苷葡胺在體外循環中對心肌的保護作用[J].中國體外循環雜志,2008,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