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艾芳
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針對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CA)的搶救措施[1]。據報道院外心臟驟停的發生者有86%的患者接受了CPR,17%~49%[2]的患者恢復了自主循環,在CPR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經歷了不同時間的昏迷,其中40%的患者進入了持續植物狀態,而后者80%的患者[3]在1年內死亡。因此,探討如何進一步提高心臟驟停患者CPR成功后的生存率是迫在眉睫的任務。近年來,隨著對心臟驟停病因學和復蘇過程中病理生理學的進一步認識,溶栓療法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CPR后行溶栓治療的益處與溶栓治療帶來的風險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現將我院2005年—2012年CPR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情況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其療效及安全性。
1.1 病例選擇 2005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經CPR成功救治的STEMI伴心臟驟停的患者68例,根據是否進行溶栓治療將68例患者分為兩組。溶栓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齡38歲~75歲,平均63.5歲;梗死部位:廣泛前壁12例,前間壁5例,下壁4例,下壁加正后壁3例,下壁加正后壁、右室6例;平均心肺復蘇時間為(11.0±3.8)min。對照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齡39歲~75歲,平均62.5歲;梗死部位:廣泛前壁15例,前間壁6例,下壁8例,下壁加正后壁4例,下壁加正后壁、右室5例;平均心肺復蘇時間為(10.9±4.0)min。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入選病例發病時間均<12h;均實施胸外按壓和(或)電除顫等心肺復蘇術,復蘇時間<15min;符合《內科學》STEMI溶栓治療的適應證的第1條并除外禁忌證[4];符合第7版《內科學》STEMI溶栓治療再通的間接判斷標準[4]。
1.3 方法 心臟驟停發生后立即進行常規CPR。兩組患者在心肺復蘇成功后均常規治療。此基礎上,溶栓組給予尿激酶15×105U~20×105U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在30min內靜脈注射,溶栓后低分子肝素鈣6 000U,12h1次,皮下注射,抗凝5d~7d,如發現患者有出血情況則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鈣。溶栓前檢查血常規+血型、凝血功能、心肌損傷標記物、血糖。溶栓后24h內每2h檢測心肌損傷標記物1次,2d~6d每日復查1次。溶栓前、溶栓即刻及溶栓后3h內每半小時記錄心電圖1次,以后每2h記錄1次,24h后改為每日記錄心電圖2次,連續7d。對照組每日記錄心電圖及心肌損傷標記物2次,共7d。兩組患者均給予持續重癥監護(持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生命體征監測等)3d,定期行血常規、尿常規、大便潛血及凝血酶原時間檢測,并定期行心臟彩超檢查。
1.4 觀察指標 自主循環恢復時間;冠狀動脈再通率;心力衰竭率;24h存活率;死亡率;血氣胸、腦出血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發生率;一般出血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軟件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溶栓組梗死血管再通23例,再通率為76.7%;對照組梗死血管再通6例,再通率為15.8%。兩組血管再通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發生牙齦出血1例,黑便1例,鼻鈕1例,一般出血率為10%,對照組發生皮膚瘀斑1例,一般出血率為2.6%。兩組均無嚴重出血。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指標比較
STEMI并發CA,是急診科及心血管內科醫師遇到的非常棘手的問題,需要迅速實施緊急救治,包括電除顫在內的CPR是可行又多數有效的搶救措施。CPR復蘇成功后是否實施靜脈溶栓,由于擔心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而引起嚴重胸內大出血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且其療效和安全性仍存在疑問。本文結果顯示STEMI并發CA心肺復蘇成功的患者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其血管再通率達76.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溶栓組患者的心力衰竭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靜脈溶栓能明顯降低STEMI心肺復蘇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質量,改善其預后。在嚴重出血方面,本文溶栓組患者未出現1例胸內出血、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說明此療法是相對安全的,適用于不具備急診PCI的基層醫院。
目前,對心臟驟停的早期干預主要是立即進行CPR。研究表明心臟驟停和CPR都會導致血液凝固途徑的瞬間激活,而內源性纖溶系統卻不能得到相同程度的活化,凝血-纖溶系統之間失平衡導致廣泛的微血栓形成,所以在心臟驟停患者的微循環中都有纖維蛋白復合物和微血栓存在[5]。本文選擇病例患者年齡相對較輕,發病及復蘇時間較短,患者CA后行CPR成功后,及時給予尿激酶溶栓及低分子肝素鈣抗凝治療,短時間使血栓部分溶解,使冠狀動脈再通,心肌組織和細胞短時間再次得到充足血供,減少了細胞急性缺血壞死,改善了微循環。不建議對長時間心外按壓的患者進行溶栓治療,以免增加心臟破裂和大出血的危險。
[1] Guibert JJ.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reducin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J].Educ Health(Abingdon),2003,16(2):230.
[2] Kliegel A,Losert H,Sterz F,et al.Cold simple intrave-nous infusions preceding special endovascular cooling for faster induction of mild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 a feasibility study[J].Resuscitation,2005,64(3):347-551.
[3] Madl C,Kramer L,Domanovits H,et al.Improved out-come prediction in unconscious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with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compared with clinical assessment[J].Crit Care Med,2000,28(3):721-726.
[4]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94-295.
[5] 李欣,廖曉星,荊小莉,等.心肺復蘇過程中進行溶栓治療的Meta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