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美育滲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本文針對中職教育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應用文寫作中進行審美教育,即結合專業貼近生活,遵循審美認知規律,善于歸納技巧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美育滲透
美育也被稱作審美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時代、特定階級的審美觀念為標準,以形象為手段,以情感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語文作為一門教人求真、向善、追求美的課程,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既是學科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中職生由于語文素養普遍不高,在審美方面更是有待提高,因此教學中更需要進行美育滲透。
中職語文教材在建構體系中有別于普高教材,應用文寫作方面的內容是中職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將針對應用文寫作中《廣告語》的教學談談自己如何進行美育滲透的。
首先,教學中要有專業針對性,貼近生活實際。
中職教育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就業教育,所以在教學上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設計,在烹飪專業講授《廣告語》這一課時,我從餐飲廣告語入手,設置特定情景,圍繞武漢本地的餐飲進行教學,在內容設置上選擇了武漢有代表性的餐飲,讓學生為它們撰寫廣告語。例如武漢的四大特色小吃、武漢美食四條街、武漢四大酒店的招牌菜等學生熟悉的內容。在營銷專業上這一課時,我選擇的內容就是為冬季新品發布會的某一款服裝撰寫廣告詞。這樣設計既可以突出學生專業特長,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其次,教學內容要遵循學生的審美認知規律。
美是一種抽象的東西,很難用一兩句話解釋清楚,語言的美就更難把握。為了讓學生能持續保持對美的探究熱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用一系列標題對每一環節的內容進行概括,使它們在內容上形成層層遞進的關系,例如視頻導入感悟美、分析品評再現美、任務驅動創作美、總結評價提升美、拓展遷移延伸美等,一方面給學生直觀上的認識,另一方面體現了從淺到深的認知規律。整個教學設計沿著感悟美——發現美——傳達美的思路進行,使學生對美的認知從外在層面上升到內在實質。
再次,要善于引導學生歸納審美的方法和技巧。
審美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感受到一次教學帶來的美感,還要教給學生一種發現和欣賞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獨立審美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仍然以《廣告語》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關于賞析語言的美,我采用了圖文對照的方式啟發學生尋找美食圖片和廣告語之間的對接點,從而引導他們逐步歸納審美的方法和技巧。譬如說我先給出熱干面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食品圖片中的美,然后給出一句有待改進的廣告語“紅油熱干面,美味天天見”,再讓他們找到美食和廣告語之間的對接點,學生會找出對接點在于顏色和味道。同時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發現,美食圖片和廣告語之間存在不相配的地方,這時我會讓他們進行改寫。通過改寫活動,啟發學生從外到內發現廣告語的美,提煉審美要素,找出其表現方式。即從色彩、結構、音韻等方面觀察外在美,從情感、形象、創意等方面體味內在美。同時讓學生明白各個方面的美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例如結構的美在于廣告語句式上的整齊、簡潔和對稱等等。這既是一種方法的引導也是一種審美技巧的提示。
最后,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多樣。
中職的學生因為學習興趣不穩定,上課時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要多樣化,要不斷地給學生提供新鮮的情感體驗。我在設計《廣告語》一課時,除了緊緊結合專業特色和職場需求,更多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兩種教學方法,弱化寫作概念,設置武漢本地餐飲情景,突出學生發現美和表達美的過程。用視頻、圖片等形式化靜態文字為動態展示。同時突出以學生自身修養為基礎的審美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為了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我設置了若干個活動,例如觀察分析——搜尋美、美化改寫——表達美、對比分析——強化美、布置任務——擬寫美、組織課堂——展示美、量化考核——評價美以及課堂小結——反饋美等環節,每一個環節就是一個任務,而任務到組,小組競爭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我只是以一課為例談談自己的一孔之見,語文教學博大精深,美育滲透無所不在,我還需要用審美的眼光繼續發掘潛在的美。
王虹,武漢市供銷商業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