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摘要: 幾乎每個高中生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崇拜是一把雙刃劍,班主任對高中生成長過程中的過度偶像崇拜行為給予及時、合理的引導是相當必要的。文章在分析過度的偶像崇拜對高中生成長消極影響的基礎上,探討了班主任該如何對高中生過度偶像崇拜問題進行引導的問題。
關鍵詞: 班主任高中生偶像崇拜引導
目前,大多數學生都熱衷于追捧和崇拜明星,有關高中生因盲目崇拜某個明星而荒廢學業,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報道已不鮮見。盡管這樣的事例只是少數,但畢竟反映了在高中生的偶像崇拜中還存在著走極端的傾向,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關注高中生的過度偶像崇拜問題。
一、過度的偶像崇拜對高中生成長的消極影響
過度偶像崇拜導致對偶像過分認同與依戀,由此而生的過于理想化或浪漫化的情感會使追逐者對崇拜的偶像想入非非,做出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偶像幻想容易使高中生降低對現實生活的興趣與熱情,難以正視現實生活的內容。高中生把偶像看得完美無瑕,高高在上,神圣無比,視偶像為心目中的“神”。由于高中生的身心成長的不成熟性和非平衡性,使得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對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理性的認識,往往是一葉障目,愛屋及烏,看不到偶像的不足之處,或雖看到偶像有不足卻不愿接受,甚至把偶像的缺點錯誤也不加分析地欣賞、認同和模仿。當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年輕人到處追隨著那些影視歌星的身影時,他們放棄了學習、置父母師長的操心于腦后,丟棄了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也助長了投機、浮躁和不負責任等歪風邪氣。高中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階段,他們辨別是非能力差,但接受新事物快、模仿能力強,往往會唯偶像是從,對偶像價值觀采取不加選擇的“拿來主義”,其實揭開外表的“包裝”,許多偶像其實就是普通人,他們也有普通人的缺點和弱點,有的可能本來面目是虛偽、丑陋的,何況他們有的塑造的角色經常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漠視社會道德。受此影響,部分高中生對理想價值觀抱有抵觸心理,厭倦學習、崇尚暴力、玩世不恭。為了追逐明星,為了和明星保持一致,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不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家庭的支付能力,穿戴方面過分注重名牌,形成高消費和盲目消費的傾向,而且容易使高中生產生攀比的心理,影響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班主任必須加強對高中生過度偶像崇拜問題的引導
(一)班主任必須轉變自身觀念,正確對待青春期學生的內心需求。
班主任必須轉變對高中生偶像崇拜行為的刻板認知,以往很多教育者以陳舊的價值理念對高中生的偶像崇拜進行簡單的道德評判,如認為崇拜科學家、政治家等“偉人”就是好的,崇拜影視歌星等“明星”就是不好的。特別是近年來高中生偶像崇拜和追星現象的泛化,有關人士甚至危言他們為“垮掉的一代”,于是教育者們硬是將成年人的一般價值取向強加給他們,這不僅沒有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果。教育者首先應該轉變觀念,以開放的、發展的眼光看待高中生的偶像崇拜及其對自我發展的意義,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的需要。偶像崇拜是高中生時期普遍存在自然的、正常的心理現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將成年人的價值取向強加給高中生,對高中生崇拜的偶像,即使是不為大家接受、欣賞的所謂歌星影星,也不能采取簡單壓制、粗暴干涉的態度,一棍子打死,高中生崇拜“他”或“她”總有他們的原因。當然對于高中生的盲目崇拜行為也不能視而不見,放任自流。正確的態度是在理解高中生的基礎上,加強與高中生的溝通,并對他們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班主任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需要的是什么,他們在想什么,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對學生的過度偶像崇拜行為進行引導。
(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偶像崇拜。
面對高中生過度偶像崇拜問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偶像崇拜。班主任可以和高中生深入探討有關偶像崇拜的問題,引導他們深入發掘不同類型偶像身上的獨特魅力,促使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認同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行為模式。班主任還可從崇拜的動機、崇拜的原因、崇拜的情感內涵等角度切入,尋找各種有利于高中生身心發展的因素。用明星成功的經歷教育學生,升華其偶像崇拜。那些頭頂光環的偶像們,有些時候也能成為黑夜中的燈塔,我們要引導學生們關注偶像成功背后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的汗水、沮喪挫敗時的淚水,為了成功不屈不撓、執著進取的精神。偶像也是人,人之所以成為他人的偶像,其身后自有一段艱難的奮斗歷程,身上有過人的精神品質,這些學生都難以看到,尤其是影視明星,學生往往只是看到外在完美與成功,而難以看到其作為常人的一面。德育工作者要注意收集有關偶像的資料,分析偶像成功的原因,以此淡化偶像的神秘感,以偶像成功的經驗激勵學生。在偶像教育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提供一些正面的偶像教育素材,如周恩來中學時代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人生目的,促進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還可以通過偉大的科學家的案例教學和讓高中生親自動手嘗試小發明創造來使他們體會到科學家在發現真理時的喜悅心情,體會到科學之美,進而培養高中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當學生內心感到充實,學習上也會更加腳踏實地,也自然會從過度偶像崇拜的狂熱中解脫出來。
(三)通過開展以偶像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活動陶冶學生情操。
學生處于高中這個階段,他們具有極強的表現欲,我們要抓住這個特點,因地制宜地創造條件,開展多姿多彩的偶像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活動,提供廣闊的舞臺讓學生展現自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熱情,盡量展示每個學生的特長,搭建讓學生獲得成功的舞臺,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習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如組織各類文學社團、各種興趣小組,舉辦音樂、美術、書法、朗誦等活動,這不僅減少了他們的偶像崇拜的偏差,而且培養了他們的生活情趣,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促進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比如舉辦有關“偶像崇拜和榜樣學習”為主題的班會,圍繞著“偶像崇拜的利弊分析”、“偶像崇拜應該崇拜什么樣的‘星”、“偶像崇拜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優點”、“談談你所崇拜的‘星”等主題,讓學生搜集材料,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了解明星成功背后的努力和拼搏。不管學生崇拜的是偉大的科學家還是當前流行的“明星”,都要幫助學生發現和學習偶像身上的閃光點,摒棄一些低俗的東西,使學生通過偶像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偶像教育除了教師的引導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學生論壇,讓學生相互交流引導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論壇上,讓學生介紹自己對偶像崇拜問題看法,吐露自己的心聲,與班里的同學一起交流。也可以開展讀名著和名人傳記活動,介紹一些名著或名人的傳記讓學生看,培養他們的生活閱歷和細化他們的感情世界,并要求學生寫出讀后感和人物評論,鼓勵他們崇拜偶像人物的內在品質,從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力量。讓學生自己設計班級的黑板報,以此宣傳正確的偶像崇拜觀,讓學生進行偶像崇拜的自我教育。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單一的學習之余有更多的人際交往和良性的互動,讓他們體會到活動帶來的快樂。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增加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追星”自然就轉化為對成功的自我激勵,促進了他們的心理成熟和健康發展,營造了一種健康、活潑、文明、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
學生偶像崇拜問題對于班主任老師來說既是一個棘手的挑戰,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機。對于學生的偶像崇拜,我們必須持客觀、理性的認識態度。由于身心發展特點,知識、經驗的限制,高中生的偶像崇拜并不總是理智的,因此,過度的偶像崇拜對他們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需要班主任正確引導。
參考文獻:
[1]何小忠.偶像亞文化和高中生榜樣教育[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2).
[2]陳娟.當代文化背景下高中生偶像崇拜和榜樣教育的耦合研究[C].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0).
[3]甘英偉.班主任應該如何引導小學生的偶像崇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