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盧劍煒
高端物流是物流管理向供應鏈管理轉變過程中產生的新物流形態,與普通物流相比,高端物流強調的是服務、高質量的高端服務,主要體現在:專業度高、技術標準高、效率高、附加值高、利潤率高等方面。它為生產型企業提供以供應鏈為基礎的一整套物流解決方案,具備比傳統物流更優的成本體系,從整體上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其內涵是:利用高新技術,物流過程中資源整合(信息、能力、市場)、能力卓越、分工協作和服務創新的產業鏈條,是一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物流集成系統[1]。
常州地處江蘇省的南部,長江三角洲的北翼,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與上海相望,西與南京、鎮江兩市接壤。區位條件優越,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齊全。工業上以農機制造業、輸變電設備制造業、汽車及配件制造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四大支柱產業為龍頭,帶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工業、生物醫藥及精細化工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規模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常州的機場、鐵路、水路、公路運輸等物流資源豐富,市政府歷來重視物流等配套服務業建設,主要在交通便利、產業配套的節點位置選址,以實現二種及二種以上運輸方式的對接,分別坐落在常州四個方位:東部的東港物流園區、西部位于奔牛火車站貨場與機場附近的常州綜合物流園、北部的高新區臨港物流園、南部的武進保稅物流中心。
各園區有其自身的發展定位,綜合物流園以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運輸優勢為支撐,成為區域性生產資料集散中心;通過引入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及國際貨代、船代等中介企業,開展多式聯運和國際物流業務,打造區域性的綜合運輸節點,為工商企業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新北區臨港物流園重點發展“保稅物流”、“產業物流”和“商貿及配套物流”,實現園區物流服務與臨港產業的聯動,搭建港鐵聯運、海鐵聯運平臺。常州東港物流園區:為周邊制造業企業及鋼材經銷商提供鋼材貿易、倉儲、物流服務;為建筑業提供砂石料物流服務。武進保稅物流中心:重點為武進出口加工區內企業提供保稅物流、配送、國際貿易和轉口貿易等服務[2]。
目前常州市區(包括武進區、高新區、天寧區、鐘樓區、戚區)占地50畝以上的物流園區、物流企業及倉儲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專業市場,已建成30家、在建8家,2011年常州市物流業增加值超過200億元,相當于旅游業的增加值。“十二五”期間,常州市區擬建的物流項目還有21個,計劃總投資339億元,總建筑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3]。
但另一個方面,常州市目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偏低。首先是沒有大量出現以第三方物流公司為標志的專業物流服務提供商,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8%;其次全市對物流依賴程度低,需求系數只有3.08,比蘇州的4.86低出1.57;再次我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達到16.29%,實際上每年可以節約的物流成本高達138.52億元,而同時長三角物流規劃與上海航運中心建設得如火如荼……[4]
如上所述,在周邊城市中我們的物流發展并不占優,那么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我市現代物流業如何轉型、升級對常州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依舊停留在基本的拖車、班輪、倉儲等底層服務上,缺乏高層次的物流服務,如方案設計、供應鏈管理等。而事實上,物流市場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常規物流服務只是基礎,完全沒有競爭力。特別是現在貨代公司層出不窮,運費網、物流平臺上低價滿天飛,隨著價格日趨透明,底層運輸進入微利時代,依靠基本服務必然是死路一條!
相反,很多三方物流公司的一些增值服務卻做得有聲有色,如方案設計、成本核算、代收貨款、保險、報關、產品跟蹤、信息共享等高端物流服務。這也是構建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在物流市場屹立不倒的關鍵途徑之一!
在實際操作中,低碳意味著低成本,切實降低物流開銷,得到了貨主的廣泛歡迎,它不僅是口號,更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常州的海陸空交通都很便利,從碳排放角度,長江沿線及運河的水運應是重中之重,要加強港口和內河沿線的碼頭、堆場、倉儲、公路建設,只有水運配套設施完備了,才能克服水運時間長的短板,在運期相當的情況下,水運的價格優勢很明顯,也容易得到貨主的認可。
此外,集裝箱具有運量大、轉運快、損耗小、成本低等優點,是長途運輸最優的裝載方式,發達國家件雜貨運輸的集裝箱化程度已超過80%,而我國目前集裝箱的普及度還很低,宜同步大力推廣。
“物流信息化”是高端物流實現的基礎,這需要整個環境的信息技術支持!我市物流業總體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企業基本是各自為政。市政府主導的津通現代服務業交易中心將諸多服務企業在地理位置上集結到一起為制造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但實際執行中由于進駐的場地費、業務量等因素,結果不甚理想。換個角度,可以推進全市服務企業的信息化整合,突破地理位置局限,將優勢資源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在提升整體服務水平的同時,為發展高端物流打下基礎。
這幾年信息技術對傳統行業的推動有目共睹,在家電業,生產商一直處于底層,而作為中間商的蘇寧、國美幾十年的積淀,其地位卻被沒有實體店面的京東商城給撼動了!物流行業也必將受到如此沖擊,可以預見未來在物流行業必定會出現如此巨無霸企業,他們雖無物流實體,卻掌握著各類需求與承運信息,他們將掌控未來的物流發展。
而在IT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全社會資源整合成為現實,信息流作為高端物流業的核心,誰把握了運輸需求信息,并能整合各類承運資源,誰就能提供全面的各類物流服務,在未來物流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作為政府部門,物流規劃與園區建設是必要的,招商引資讓物流公司入駐也是必須的,但未來物流的發展在于提供高端物流服務,只有將各類資源融會貫通,并低成本地提供給企業使用,才能提升我市整體物流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條路徑上,宜選取信息化水平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他們有信息化基礎,并敢于創新,再給予政策與資源扶持,發揮榜樣的力量帶動其他企業跟進。
物流金融的概念在國內已經呼喊了十余年,通過整合與供應鏈相關的金融產品,破解中小企業因缺少固定資金而出現的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在國外,物流金融服務的推動者多是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銀行收購Vastera物流公司,專門為供應鏈及分銷鏈提供金融服務與支持。國內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真正落地也才是近幾年的事,下水嘗試的以集團公司為主,如中外運等具有央企背景的物流公司。
事實上,作為物流企業客戶主體的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融資難的難題,物流企業如果能提供倉單質押、動產質押、保兌倉等金融服務解決其融資問題的話,客戶定然優先選擇,而同時這又可以解決物流企業自身發展的資金問題,該模式如果成行,必將引起一場變革!
目前,借助于常州成為江蘇金融改革試點城市的春風,9月初華夏銀行在我市率先推出“物流金融”服務,這是很好的開端,但我們更期待政府大力引進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入駐企業或提供咨詢顧問服務的形式,加以政策扶持,能在本土物流企業中培育出一批高品質的物流金融服務企業。
目前,我市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國際金融形勢不景氣的背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冷靜思考的契機,相信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配合,以信息手段整合全市優勢資源,引導物流業高端化發展這條途徑一定能使常州市經濟再上一個臺階。
[1]姜斌遠.高端物流及其運作模式的創新[J].企業經濟,2011(6).
[2]馬浩劍.我市出臺物流產業規劃管理意見,重點發力東西南北4大板塊[N].常州日報,2012-1-31(A01).
[3]于冰,盧劍煒.常州物流產業跨越式升級途徑與政策趨向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