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 翟仕卿
離散型在我國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散型企業在物流管理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體系結構散亂等等,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壯大。伴隨著企業物流管理研究的深入,以計算機云管理思想為基礎產生的企業云管理思想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很好的適應企業離散管理的要求,形成一個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科學的管理體系,對于企業邁入現代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云管理思想的發展,這種管理思想也開始應用到離散型的管理當中,一些學者開始探討云管理在離散型企業物流管理中的應用,并就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闡述了自己的意見。
云管理思想要求企業在物流管理當中必須具有一個明確的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戰略的確定、新管理標準的制定、業務流程控制等工作,這就是企業物流管理系統中心。
作為物流管理的管理機構,它在整個管理系統當中相當于離散型物流管理系統的重要處理器,處于整個管理系統當中最核心的位置。從這一角度來講,這個機構的職能必須具備戰略目標制定功能,也就是需要根據離散型制造企業的特點,確定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目標。要想確定這一目標,該機構必須借助于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對公司戰略目標所涉及的代價、收益、風險、企業文化和政府標準作出科學的評估,而評估的過程中必須是動態的。所謂的動態評估主要是指能夠根據經營管理的需要,隨意插入新的客戶,利用各種制度實施接口的標準化自動決定企業發展戰略措施,從離散型企業的特點來講就是要將內部提供的產品服務、傳統的外包與托管產品服務、企業內部的云管理服務有效的結合起來。從技術、達到治理的流程自動化,從為企業戰略而自動生成一種戰略研討模式。
實際上在云管理模式上,企業有四種類型可以選擇,也就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和業務流程即服務(BPaaS)。但是這只是在對云管理進行簡單劃分的基礎上形成的,不同管理模式之間實際上并沒有明確的界限,這對于企業的選擇是一種挑戰。離散型企業的物流業務變化比較大,企業可以將多種模式組合運用到物流管理當中,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混合環境是云管理系統正常的存在,這就相當于一種多任務窗口一樣,譬如說企業將企業物流資源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軟件許可證、成本的分攤和費用的回收,實施云管理以后服務供應商提供及新的管理功能將呈現復雜化的特征,這就需要將供應商服務于企業自有資源水平協調起來,確保二者的相互一致,這樣系統才能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基于云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統是整個云管理系統的核心內容,也是整個管理系統的神經脈絡,只有具備了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才能實施云管理系統基本措施和要求。
在離散型企業物流管理當中,物流數據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職能,企業應該允許將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中的數據插入軟件界面當中,同時是界面可以支持多個客戶或管理者的使用。當然,離散型企業應該建立一個API標準,也就是云應用編程標準,統一客戶、供應商、離散型企業之間的數據標準,這樣當數據從三個管理主體交換的時候,能夠確保數據轉化不受損壞。當然在數據轉化當中還應該構建以及基于云管理的云管理數據庫,其基本要求與外部數據轉換是一致的。當然,二者也有一定的區別,也就是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必須遵守具體云供應商的數據標準。為了使得一個機構方便地構建起它內部的數據中心與云之間的聯接,這將需要利用標準化的API和數據轉換功能,將客戶、供應商和企業的質檢的數據,轉化為企業內部管理數據庫的數據。
云管理系統必須在內部創建一個新的服務,充分支持離散型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所創建的服務與云管理系統實現交互操作。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可以在云服務環境中執行重力的開發和不熟環境的合作伙伴關系,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以模塊化為核心的服務架構,并允許管理服務活動在企業、供應商和客戶之間平臺上共享與移動。在這種服務架構下一種管理服務活動能夠快速的從一個環境向另一個換種移動,伴隨在這的管理服務活動的移動,與之相關的數據也隨之發生交換、轉換,最終進入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心集中出現,處理的結果作為管理活動實施的結果和下一步管理活動實施的主要依據。實際上,離散型企業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于供應商的要求比較高,而對于企業產品銷售信息的需求也比較突出,也就說在產品的上下物流鏈當中,需要一個完善的、健全的企業物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持,而基于云管理思想構建的一個內部服務信息管理機制,能夠有效的滿足這一需求,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信息交換,能夠為離散型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提供便利的條件。
由于云管理系統是一種以管理信息化系統為基礎產生的新的管理模式,在離散型企業物流管理當中,應該注重管理新系統的安全管理。由于該系統是一個想對比較開放的系統,使用該管理信息系統的離散型企業在使用之前應該確保該系統具有嚴密和明確定義的安全性服務,系統可以使用密鑰、權限等級管理、IP訪問限制等方法來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如在訪問身份管理當中,不同的身份對應不同的管理權限,如客戶級、供應商級等等,而且管理中心能夠根據管理需要按照個人和單位的角色對管理權限進行授權,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信息化系統安全管理中心。安全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維護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系統資源的安全性,對于離散型企業來說這些系統資源就是企業的商業秘密,要想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一個全面的安全性架構來為安全中心的運行、完善提供技術支持。當然在安全性上可以嘗試電子加密系統、電子簽名制度等等,這些都可以顯著的增強云管理系統的安全性。
總之,離散型企業對于企業物流的依賴性比較強,要想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必須完善企業的物流管理,而云管理思想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對于企業物流管理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1]祁巖.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快速響應制造[J].天津科技,2008(03).
[2]成長型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軟件應用趨勢研討會成功召開e制造CIO沙龍走進寧波[J].微型機與應用,2007(10).
[3]Novell綜合性云管理解決方案[J].微電腦世界,2010(10).
[4]阿呆.紅帽虛擬化:讓虛擬化、云管理由繁化簡[J].通訊世界,2009(11).
[5]楊芹芹,胡凡剛.基于Google云服務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