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王延偉 張麗娟
“十一五”以來,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際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農村居民收入。而鄉村旅游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就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用巨大。吉林省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迅速,但是由于發展時間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在制定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的過程中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吉林省鄉村田園風光優美,發展鄉村旅游基礎良好、條件優越、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吉林省琿春市和集安市已成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吉林市神農莊園有限公司、關東文化園、長春凈月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潭鎮已成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雖然吉林省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
由于吉林省鄉村旅游起步晚,所以吉林省的鄉村旅游項目目前主要側重于休閑類旅游產品的開發,農家樂是主要形式的鄉村旅游形式,以水陸項目開發為主。而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項目同質化嚴重。龍頭企業以及具有特色的知名度高的旅游項目缺乏。很多鄉村景點的內涵開發和開發深度不夠,沒有把有關鄉村景觀的特色完全開發出來。
由于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加上資金投入不足,制約著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截至2011年底,吉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數僅有2252公里,在全國排名20,如果按照每萬平方公里的密度里程排名僅為22。在東北三省中排名最后,地級市白山市還沒有開通高速公路,很多的縣級城市還沒有開通高速公路。很多地區鄉村道路狀況很差,影響了游客的旅游熱情。大部分鄉村旅游景點設施非常不完善,很多旅游景點沒有停車場或者停車場很小,食宿、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接待能力還有待提高。
吉林省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多是由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來,鄉村旅游接待的服務人員多是當地村民,沒有從事過旅游行業,沒有經過旅游服務培訓,對旅游服務常識缺乏了解,服務不正規,水平低。而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這部分人員的監管不到位,造成吉林省鄉村旅游整體服務水平較低。
吉林省的很多景區對旅游資源進行過度開發,大量游客的進入超過了景區的承載力,破壞了景區環境。游客、當地居民甚至政府環境保護意識差,很多地方政府出于GDP的考慮,上馬了很多的具有污染性的工業項目,當地短期內發展了經濟,卻極大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轉的。全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很多人到了一些無人管理的景區亂丟垃圾,有些風景秀麗的風景區隨處可見垃圾,有些人只是各掃門前雪,只知道帶走自己游玩時的垃圾,環保志愿者缺乏。
旅游產業的產業鏈比較長,產業關聯度高。完整的旅游產業鏈不僅包括旅行社、餐飲、酒店、景區景點、旅游商店、旅游車船以及休閑娛樂設施等旅游核心企業,還關聯到農業、園林、建筑、金融、保險、通訊、廣告媒體以及政府和協會組織等輔助產業和部門。從吉林省鄉村旅游產業現狀來看,很多鄉村景區的娛樂、購物環節做的不好。特別是鄉村旅游紀念品單一,缺乏品味高、代表性強的旅游紀念品。
吉林省鄉村旅游由于發展時間短,存在很多問題,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經驗,結合吉林省的實際狀況,提出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策略選擇。
隨著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強。游客出行隨意性增加,出行需求與出行方式呈現多樣化。特別是中國的汽車消費已經進入大眾時代,汽車普及家庭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的今天。很多的旅游者已經不再滿足于以往的團隊游的走馬觀花,更加傾向于深度體驗和個性化的自助游。增加與農業相關的參與性旅游項目,讓城里人真正體驗鄉村生活的快樂。根據城里人內心的向往,讓他們欣賞自然山水中的一草一木及田間的莊稼。更要像發達國家那樣進行鄉村旅游項目的水、陸、空全方位開發,根據吉林鄉村旅游資源狀況、挖掘具有吉林省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和精品鄉村旅游產品。
很多游客旅游往往是奔著一些知名度高的旅游目的地慕名而來。而一些知名度高的旅游地往往只能玩上一兩天,對于假期長的游客需要一些其他旅游景點進行調節。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發揮精品旅游景點的帶動作用,一是圍繞精品旅游地開發一些其它鄉村旅游產品,比如去長白山(5A景區)旅游,我們可以到延邊感受朝鮮族的鄉村文化,朝鮮族的歌舞、飲食等。二是加強空間距離較近的精品路線的強強聯合,比如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4A景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來,知名度不斷提高,吉林省輝南縣的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A景區)的自然風景也是美不勝收,二者同隸屬于通化市,將二者聯合起來組成精品旅游線路,既可以感受文化又可以感受自然風景。提高了游客旅游效用。三是加強知名度高的旅游景點的深度開發,比如吉林市的松花湖(4A景區)是吉林省最大的人工湖,2011年深圳萬科集團、香港吉祥集團攜手準備投入400億元進行松花湖的深度開發,準備把松花湖區域打造成以溫泉度假和冰雪運動為主題的四季皆宜的旅游和度假勝地。四是和其他周邊省份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營銷,比如吉林、遼寧兩省的“沿鴨綠江邊境旅游帶”,吉林、黑龍江兩省的冰雪旅游整合等。
旅游業是一個涉及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吉林省政府已經把發展旅游業寫入吉林省“十二五”規劃,并且把發展旅游產業寫入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說明吉林省非常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重視的同時要有所行動,一是對吉林省旅游事業做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做出獎勵,比如像吉林市的旅游獎勵立法。二是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吉林省的鄉村旅游協會,統一管理和協調吉林省內外鄉村旅游的有關事務,建立鄉村旅游的管理標準和評價體系。建立鄉村旅游管理方面的制度標準。為鄉村旅游從業者提供信息咨詢、培訓服務。三是政府牽頭多舉辦一些節慶活動,“吉林霧凇冰雪節”和“吉林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等。
鄉村旅游品牌不僅要塑造,還要注重宣傳。塑造品牌從硬件上來說就是要加大鄉村景點的開發力度,從軟件上來說就要提高當地從業者的總體服務水平,同時相關的配套服務以及服務設施也要跟得上。景點的宣傳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一是政府主導的吉林省旅游精品的推介,例如通過“中華文化游”港澳推介活動、國際旅游交易會、太平洋國際旅游展等境內外重要展會契機,拓展客源市場。二是在中央電視臺,各省級電視臺,車站、電梯、公交車、火車、飛機等多媒體信息平臺,以及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投放廣告。三是與旅行社等旅游咨詢機構簽訂系列合同,進行旅游宣傳、制定旅游線路,贈予帶有鄉村旅游圖片旅游紀念品。四是邀請鄉村劇的制作單位到當地拍攝,為劇組提供方便,通過類似于《圣水湖畔》、《插樹嶺》、《靜靜的白樺林》這樣的鄉村劇進行宣傳。五是加強鄉村旅游景點的信息化建設,使人們在網絡上能便捷地搜索到有關信息。
發展策略的成功實施需要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多部門分工協調。從管理體制來看,由于涉及土地、農業、水利、環境、衛生、就業、工商、稅務、旅游等諸多方面,各部門均要制定或遵循了一定的法律規章,各司其職,相互協調。從資金來看,加強吸引外部投資。從旅游資源保護來看,在積極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和旅游資源的保護。這樣才能把吉林省的鄉村旅游事業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為吉林省鄉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1]于丹,于秀芝.遼寧鄉村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0(25).
[2]丁永義,閻晶.國外鄉村旅游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北方經貿,2008(3).
[3]姜潤.淺析吉林省鄉村旅游產業開發建設[J].現代交際,2010(6).
[4]胡萍.黑龍江省鄉村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5).
[5]張麗娟.發達國家鄉村旅游對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借鑒[J].中國商貿,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