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羅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對傳統石化能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多,由此導致的環境惡化也日益突出。在生活中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了全球氣候日益變暖,這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英國政府最早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以應對全球變暖問題和能源枯竭威脅。這個概念已被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并作為重點列入了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也高度重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應該說,發展低碳經濟是在今后一個階段內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選擇。在國民經濟中消費行為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促使經濟發展的最為根本的動力,我國既然選擇了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就必須積極促進消費轉型,推廣低碳的消費方式,這樣才能確保我國低碳經濟戰略的順利實施。
首先,低碳消費是一種以“低碳”為價值取向的消費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在購買衣、食、住、行、用等各種消費品時,低碳消費品的數量應該不斷增加,這樣低碳消費的效果就會明顯提高,這也是構建低碳消費的具體內容。其次,低碳消費是一種資源節約型的消費模式。在生活中,我們要崇尚節儉,提倡適度消費,避免自然資源的浪費,要控制現代社會中消費者過度膨脹的物質欲望,從而使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由過度膨脹的奢侈消費轉向和諧低碳的生態型消費,即從注重數量的消費模式轉向注重質量的消費模式。再次,低碳消費方式也是一種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這種消費模式更加注重經濟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低碳消費要求人們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要注意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這種消費模式體現了追求公平、合理、適度消費原則,也在消費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總體上來說,低碳消費模式中的“低碳”價值取向,不僅是要求人們在消費活動中要保護自然環境,更是要從人與自然的和諧、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重新構建我們的消費觀念和慎重考慮我們的消費行為,從而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
1.發展低碳消費可加快人們的消費觀念的轉變。
2.發展低碳消費有助于優化我國經濟結構。
3.發展低碳消費也會有利于改善我國消費環境。
4.發展低碳消費有助于科技進步。
5.發展低碳消費可以加快我國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的步伐。
1.改變傳統消費觀念,積極鼓勵個人參與低碳消費。在個人消費領域推廣低碳消費,首先要轉變消費者的傳統思想,形成低碳消費觀念。隨著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理性消費”、“健康消費”及“低碳消費”等消費觀念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低碳消費的理念在現實的消費活動中已經開始指導人們的消費行為。在低碳消費的推廣中,首先要使消費者清楚什么樣的消費模式才是自然健康、低碳環保的消費模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諸如節約水電、節約紙張使用、舊物回收利用、減少產生垃圾、多使用環保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還有倡導大家增加健康步行、多騎自行車、多乘公交、少開車減少尾氣排放等等都是低碳消費的具體表現。
2.鼓勵技術革新,豐富低碳產品種類。低碳消費產品主要依靠相關企業來提供,如果企業不能提供豐富的低碳產品與服務,那么低碳消費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革新,生產出更加豐富的低碳產品,為推廣低碳消費方式提供更有力的物質基礎。可以說,在經濟結構的調整中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活動方式,低碳消費也為企業經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企業生產出了低碳節能的產品,才能使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選擇。
3.完善法律法規,政府積極倡導低碳消費。政府應該加快建立、完善與低碳消費相關的法律制度,利用法律手段對居民的低碳消費進行引導。在加強法律建設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來倡導低碳消費。運用行政手段的力量引導低碳消費,就是指國家通過行政命令來調節、引導和管理居民消費,從而實現低碳消費的目標。不僅如此,政府還可參考西方國家先進的做法,通過稅收或補貼調節人們的消費行為。
4.發動社會組織,積極推進低碳消費。在推廣低碳消費時,發動社會組織對于促進低碳消費的全民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社會組織具有分布廣,可以深入社會各階層的優勢,所以在開展節能減排、低碳消費的宣傳時,可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