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海麗(四川民族學院體育系 四川 康定 626001)
體育特長生是學校招收在體育運動項目中具有一定天賦或有一定運動特長的學生。多年來,我國在體育特長生培養過程中取得了很大進步與發展,為體育人才輸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體育特長生在培養過程中出現如:學習成績偏低、訓練不科學、學生心理健康等諸多問題并亟待解決。為此,本文以辛集市15所重點中學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現狀為切入點進行實地調查,旨在為辛集市體育特長生未來培養過程中學生訓練、學習等綜合素質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王曉東在《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新辦法對體育特長生招生錄取過程的影響分析》中提出:“體育特長生是指那些雖未達到競技的高水平,但還具有一定得體育基礎并在一定級別和規模的體育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胡紅寶在《如何培養普通高中的體育特長生》中解釋:“學校招收具有體育運動特長的學生就是體育特長生”。
管格等在《高中體育特長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中體育特長生的釋義:“高中體育特長生指在某一體育項目上特有的高中學生”。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體育特長生釋義為:學校招收在一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具有一定天賦或有一定運動特長的學生。
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情況包括多種因素,本研究將從以下幾種因素:訓練時間、訓練項目、場地設施建設來進行研究分析。
表1:重點中學訓練時間統計表
訓練時間是構成體育特長生運動訓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1所示。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時間多數在每日4~5個小時大約占40%-60%。而每周平均練習頻率為4次或4次以上到5次的約占53%,有學校甚至要求周六日也進行鍛煉。以上數據顯示,體育特長生的技術訓練占學校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成為學習期間的主打科目。
運動項目是構成運動訓練的核心內容。
如表2所示,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特長生運動項目排在前5名的分別是:田徑(51.6%)、籃球(42%)、足球(37.5%)、排球 (34.5%)、 跆 拳 道(24.5%),以上5項均受廣大師生歡迎的運動項目,說明目前各重點中學球類運動項目比重較大,而游泳、體操、羽毛球等運動項目尚未普遍開展。
體育場館建設是體育運動訓練的必要條件,通過對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場館的調查顯示,目前體育場館建設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的日常鍛煉,但作為能滿足專業訓練需求還應進一步加大場館設施建設投入。
表2: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特長生各項運動項目調查表
文化課一直是體育特長生最為薄弱的環節,體育特長生在體育訓練水平提高的同時,文化課情況越為滯后。當今時代,培養體育優秀人才不僅是要求技術成績優秀,更多要求學生文化成績等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即理論型與應用型人才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
導致體育特長生文化課學習薄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因素,另一方面是教師及領導方面的因素。對于體育特長生自身因素而言,性格特征較活潑外向,對體育運動項目情有獨鐘。即使不學習,也要多鍛煉的思想扎根于學生心里,且在經過長期的體育鍛煉情況下而忽視了文化課學習;另一方面,部分學校為追求學校高升學率,而單項提升體育特長生訓練成績為突破口,從而導致體育特長生的文化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低下的不良狀態。
體育特長生的個性特征主要表現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兩方面。加強體育特長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堅定信念和培養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對人格的一種修養和磨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只專注于體育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交等基本常識和禮節。因此筆者認為,解決體育特長生的思想偏差等特征,最重要的是要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學生在訓練和學習中保持應有的意志品質和情感意識。
其二,體育特長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不可忽視。在培養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方針中明確指出:“當今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特別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訓練和學習中教師應有因材施教,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在學習和鍛煉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
高水平的教練員是體育特長生訓練成績的保證,關系到學校運動隊的發展。本文通過調查辛集市15所重點中學教練員情況了解到(見表4),
學歷結構,有57%的體育教師為本科學歷,46.5% 為大專學歷;職稱情況,主要集中在初級和中級,而具有高級職稱的教練員只占34.5%,面臨當今知識、信息更新飛快的社會環境下,教練員應不斷提高知識和技術水平等綜合素質;教齡情況,有3-5年教齡經驗的占50%左右,但具有5年以上的則甚微。因教練員的流動性較大,教學不穩定,對其教學水平有所影響。因此,學校應該采取相應政策和措施對教練員給予一定物質鼓勵,避免人員流失,并要求組織教練員的業務培訓等手段來提高教練員的業務水平。
表4:辛集市重點中學教練員基本情況統計表
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特長生學習和訓練的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學生具備的基本要求。訓練中要培養學生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品質。針對目前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特長生是文化偏低現象,學校應采取相應措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體育特長生進行文化課的學習輔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或采取相應獎勵措施來增強學生對文化課學習的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通過了解辛集市重點中學體育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得知目前該市中學多數學校場地基本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因此,建議政府和學校應竭力對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以保證學生體育鍛煉,以提高整體訓練水平。
教練員的業務水平關系到學生的運動成績,針對辛集市重點中學教練員學歷、職稱偏低及流動性大等情況,建議學校加大力度不斷提升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定期開展教練員的業務培訓,并設立相應考核制度,給予相應物質資金獎勵,來增強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及提高工作熱情。此外,還應安排教練員相互觀摩及交流活動,借鑒優秀教練員的成功經驗,以提高教練員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最終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訓練和學習時間二者比例嚴重失衡現象已成為辛集市重點中學一大主要問題。為此,學校應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訓練和學習時間,使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科學證明,適當負荷的體育鍛煉可以塑造學生樂觀開朗的外在性格以及滿腹朝氣的個性,能夠適當地調節和釋放學生學習及多方面的心理壓力,而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能夠提升學生自我品質的內在修養,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人生觀和價值觀,使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并能深入理解訓練技術的學習方法和鍛煉技巧,以指導實踐訓練,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1]王曉東.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新辦法對體育特長生招生錄取過程的影響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3):38-39.
[2]曹茂英.如何提高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J].新課程研究,2008,(1):101-104.
[3]胡紅保.如何培養高中體育特長生[J].音體美園地,2008,(9):62.
[4]劉建華.體育特長生學習心理分析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3,(1):55-56.
[5]管格,邱進軍.高中體育特長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科教文匯,2008,(9),:1-2.
[6]馬允樂.淺談體育特長生的學習與訓練[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4):107-108.
[7]莫巍峰.對體育特長生培養的探討[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3,(11):62-63.
[8]李峰.關于重點中學招收體育特長生的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3):102-103.
[9]梁劍,等.普通高中體育特長生個性特征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9,(12):24-25.
[10]羅向陽.體育特長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4):79-80.
[11]蔣利.淺談中學體育特長生的心理素質教育[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93-94.
[12]王虎.黑龍江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及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2):82-83.
[13]汪元榜.對構建和諧體育教學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