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河南教育學院 法律與經濟系,鄭州 450046)
影響高校教學滿意度的因素多種多樣,許多因素無法直接測量,這也增加了大學課程評價的難度,以大學排名指標選取為例,主要包括:(1)高校資源現狀:學術地位(博士點、碩士點、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學生情況(新生情況、研究生比例)、教師資源和物資資源(師均科研經費、生均占有藏書量)等;(2)高校產出指標:人均論文、人均專著、就業率等。而沒有一個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的評價指標,因此,對教學滿意度研究勢在必行。利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研究,可以把潛變量和測量指標的關系,潛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在一個模型里表示出來。
本研究采取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和量表獲得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建立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和實證研究。問卷對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設計了16個測量指標,作為16個外生觀察變量,分別構建四個潛變量;對教學滿意度的調查設計了7個測量指標,作為內生觀察變量,解釋兩個內生潛變量,分別命名為教學滿意度和學生參與度,對于潛變量之間的關系建立結構方程全模型。本研究運用統計軟件SPSS 17.0錄入數據,結構方程模型軟件AMOS7.0編制路徑圖,運用極大似然估計得到參數估計結果。
為了能夠對學生進行簡捷、科學的實測,獲得準確、有效的數字和統計結果,本研究自主設計了調查量表,量表答案選項均采用了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技術,運用5個選項表示不同水平,對測量指標和項目進行調查統計。2011年5月初經過預調查、修改問卷、模型試擬合的基礎上,在河南教育學院新校區展開正式調查,把調查員分為10個小組,同時發放問卷,當面填寫,當場回收。抽樣采用分層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首先按不同年級分層,在每一層內按專業分為經濟類、管理類、法學類和其他類四個類型,然后對每一種類型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進行抽樣,發放問卷500份,獲得有效數據樣本484個,回收率96.8%。
1.3.1 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調查量表您認為做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下面這些因素重要嗎?以下問題均按五級量表得分:①很不重要,②不太重要,③說不清,④重要,⑤非常重要。
⑴教學態度積極,教案準備充分,備課認真,治學態度嚴謹;⑵作業批改認真,輔導學生耐心;⑶能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能及時改進,有責任心;⑷教師嚴格遵守教學紀律,上下課準時;⑸對學生民主、友善,能主動和學生交流,談心;⑹教學語言表達生動、講課條理清楚;⑺講課深入淺出,旁征博引,通俗易懂;⑻板書字跡清楚、層次分明;⑼講授觀點正確,進度科學適中,符合教學大綱要求;⑽教材內容與社會發展同步,能理論聯系實際;⑾內容組織嚴密,重點突出,難點能講解清楚;⑿教學內容不拘泥課本,信息量大,有深度和廣度;⒀教法上能因材施教,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⒁富于啟發性,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自學能力培養;⒂根據課程的內容,注重結合現實生活和教學實踐;⒃善于將多種教學手段結合,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1.3.2 教學滿意度調查量表
對學校現在開設的課程,做一整體評價,請從五個選項中選出您認為正確的一個:
⑴在課堂上,你會認真聽課嗎?①從來不會;②一般不會;③說不清;④會的;⑤非常認真.⑵同學們的到課率高不高?①沒人來;②不高;③說不清;④基本都到;⑤非常高.⑶對學校開設課程的教學效果綜合評價:①非常不滿意;②基本不滿意;③說不清;④基本滿意;⑤非常滿意.⑷能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接受率;①根本接受不了;②接受一點;③說不清;④基本能接受;⑤完全能接受.⑸課堂上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情況:①從來沒有;②偶爾;③說不清;④較多;⑤很多.⑹對實踐的指導作用:①沒一點用;②沒太大用;③說不清;④有用;⑤很有用.⑺學習這些課程,對學習和生活有幫助嗎?①完全沒有;②基本沒有;④說不清;④有一點點;⑤非常有用。
用X1~X16代表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調查量表中的16個問題,表示外因觀察變量;ξ1表示教學態度,ξ2表示教學技能,ξ3表示教學內容,ξ4表示教學方法,表示外因潛變量;是第i個觀察變量在第k個外因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ei,i=1,…,16,表示測量誤差,建構測量方程式:

用Y1~Y7代表教學滿意度調查量表中的7個問題,表示內因觀察變量;η1表示教學滿意度,η2表示學生參與度,表示內因潛變量;是第j個觀察變量在第l個內因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di,i=1,…,7,表示測量誤差,建構測量方程式:


結構方程的矩陣形式
η=Βη+Γξ+ζ
η=(η1,η2)T,ξ=(ξ1,ξ2,ξ3,ξ4)T,Β 為 2×2 內因潛變量的系數矩陣,Γ是2×4外因潛變量的系數矩陣,ζ=(d8,d9)T為2×1的內因潛變量殘差陣。
(1)每一個指標Xi,Yj只在其對應潛變量上有不為0的因子負荷,而在其它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都為0,學生參與度η2對教學滿意度η1有影響。
(2)測量誤差ei,dj與因子ξk,ηl之間不相關,并且ei與dj不相關;d8,d9不相關。
結合結構方程中評價模型擬合優劣的方法和原理,使用以下幾種指標來評價模型:
① GFI(Goodness of Fit Index),擬合優度指數,其值在0-1之間,越接近1,整體擬合越好;一般認為,其值接近0.90,模型就可以接受。
② CFI(Comparative Fit Index),比較擬合優度指數,其值也在0-1之間,越接近1,判斷模型越好。
③ 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近似均方根誤差,其值低于0.1(有的認為是0.08)表示比較好的擬合。
運行AMOS軟件,得到整體擬合結果,見表1。

表1 全模型的擬合指數
從表1可以看出,全模型在GFI、CFI、RMSEA等指標上都達到了擬合優度的要求。
參數估計采用最大似然估計(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S),運行AMOS7.0軟件,迭代19次后收斂,得到完全標準化解的輸出結果。
觀測指標對每一個潛變量的標準化估計參數,有效地反映了其對對應潛變量的相關程度,同時也反映了潛變量對該指標的解釋能力。

圖1 教學滿意度模型
從圖1上看,五個潛變量在23個指標上的標準化因子負荷不小于0.71的11個,根據結構方程對內容效度的評價原則,標準化因子負荷大于0.71,則復相關系數(因子負荷的平方)R2大于0.5,也就是說該潛變量能解釋量表對應問題的50%以上.
對于SEM來說,為檢驗理論假設成立,結構模型的評價,要檢驗潛在變量的信度,這種檢驗稱為建構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建構信度是指潛變量與其對應觀察變量的一致性程度,選用以下統計指標:

ρc建構信度,λi表示觀察變量在潛變量上的標準化因子負荷參數,θi是觀察變量的測量誤差。ρc的評價:0.90以上,優秀(Excellent);0.8左右,非常好(Very Good);0.6以上,可以接受[4]。

表2 潛變量的建構信度
從表2可以看出,五個潛變量的建構信度四個達到0.80以上,遠遠大于通常要求的0.6,說明本研究測量變量與潛變量的一致性程度還是比較高的,能較好的解釋、支持其對應的潛變量。
從圖1上看,對教學態度ξ1影響最大的是X1和X3兩個觀察變量,教師的首要工作是課堂教學,而教案準備又是課堂教學需要做的前期準備工作,因此,可以說教案準備是否充分、備課是否認真是教師教學態度好壞的最直接的體現。
對教學技能ξ2影響最大的是X6和X7兩個觀察變量,教學語言表達生動、講課條理清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理清思路;講課深入淺出、旁征博引、通俗易懂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并靈活運用。
對教學內容ξ3影響最大的是X10和X11兩個觀察變量,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現階段高校學生對知識渴求越來越強烈。一方面,他們希望所學能夠順應社會發展,理論聯系實際;另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對教學方法ξ4影響最大的是X15,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與運用所學知識。
對教學滿意度影響最大的觀測指標是Y4。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專業有強烈的興趣,同學們才會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課堂接受率自然會提高,因此對教學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對學生參與度影響最大的觀測指標是Y7。眾所周知,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在學習和生活中最大程度地運用所學知識。如果學習的課程對學習和生活有幫助,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參與率就會提高。因此所學課程對學習和生活是否有幫助是解釋學生參與度較為重要的指標。
潛變量之間因子載荷完全標準化解的矩陣形式如下:

由此可以得出:
(1)教學態度ξ1對教學滿意度作用最大0.21
教學態度ξ1對教學滿意度η1影響最大,因子載荷為0.21。教師的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很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又反過來決定著他們對教師的教學態度的要求。
教學技能ξ2、教學內容ξ3和教學方法ξ4對教學滿意度η1的影響結果比較:教學技能ξ2與教學內容ξ3對教學滿意度η1影響(絕對值大小),排其次;教學方法ξ4對教學滿意度η1影響最小。
(2)教學態度ξ1、教學技能ξ2、教學內容ξ3和教學方法對學生參與度η2的影響結果比較:教學內容ξ3和教學方法ξ4對學生參與度η2的影響比較大。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認為在影響教學內容的變量中,教學內容與社會同步發展、理論聯系實踐,教學內容重點突出、信息量大、有廣度和深度占的比重較大。
本研究以設計有針對性的問卷和量表為主要方式,來收集我校學生對教學滿意度的分析資料,首次引入了學生參與度這一潛變量,并研究了教學滿意度與學生參與度之間的關系,更全面的反映了影響教學滿意度的具體因素,采用結構方程建模方式建立模型,模型整體擬合指數達到要求,內容效度與建構信度較高,并進行了教師教學四個方面因素對教學滿意度和學生參與度的影響效果比較。由數據擬合結果顯示: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對教學滿意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對學生參與度的影響較大的兩個因素。由此可以認為,教師教案準備充分,作業批改認真,輔導學生耐心,能與同學進行很好的溝通與交流,即只有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校教師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進而提高教學滿意度;另外,教師授課內容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重點突出、有深度和廣度,授課方法注重啟發式的思維教育、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結合,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在較高的滿意度和學生參與度的支持下,高校的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取得進一步的突破。這些研究結果為高校教學滿意度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對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評價具有參考價值。
[1]張月琪,胡天彤,趙亮等.高校教學質量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5,(9).
[2]張社強,陸偉華,陳洪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學生滿意度調查測評體系構建[J].文教資料,2007,(5).
[3]陳必勝.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影響教學滿意度因素[J].科技創新導報,2009,(4).
[4]黃芳銘.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