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圖書館 湖南株洲 412000)
圖書館是國家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是專門收集、整理、收藏、傳播文獻資料,供人借閱書籍、報刊,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的機構。基層圖書館作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社會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基層圖書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雖然,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基層圖書館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株洲市現有1個市級公共圖書館5個縣級公共圖書館,共擁有藏書91.9萬冊,從業人員91人,年購書經費78萬元(2012年),館舍面積16166平方米。株洲地區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如下:

表1 株洲地區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
經費問題,一直是困擾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在株洲地區,同樣也不例外。一是經費有所提高但極不平衡。據調查,市、縣兩級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逐年增長,從2007年的384.2萬元,增長到2012年預算的739.9萬元,五年間翻了一番(如表2所示)。但是,各縣之間的投入極不平衡,攸縣圖書館這幾年的投入逐年提高,而且幅度相當大,從2008年的36萬元,到2010年預算的119萬元,增長幅度相當驚人。而茶陵縣圖書館、炎陵縣圖書館,增長的幅度不大,株洲縣圖書館由于還沒有實行獨立核算,每年的經費少得可憐,2011年,實際到賬的經費只有幾萬元。市、縣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主要以養“人”的人頭經費為主,人頭經費占到了整個經費的72.5%。株洲市圖書館2011年實際支付的費用達425萬元,其中人頭經費達到了330多萬元,除了60萬元的購書經費和免費開放經費外,其他的都是人員經費開支。同時,有的單位本來人頭經費(津貼部分)就沒有撥足,因此,擠占、挪用其他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購書經費捉襟見肘。近年來,株洲地區市、縣公共圖書館的購書經費維持在原有的水平(表3所示),基本上沒有增加。從2007年至2012年的預算,全市的購書經費都是93萬元,株洲市圖書館有60萬元,占到其中的64%。其他的五縣市圖書館總共才有34萬元,占40%。而在其他五縣市圖書館中,最多的只有10萬元,最少的株洲縣圖書館甚至沒有安排購書經費。由于各類出版物成本增加,書價也成倍上漲,像株洲縣圖書館一樣的基層圖書館,一年到頭基本上不購新書。株洲市圖書館的藏書號稱45萬冊,舊書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遠遠落后于《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規定的,全市100萬人口,90萬冊到135萬冊的藏書標準。當前,書籍的更新速度也相對較快,圖書館館藏書籍陳舊,已明顯跟不上讀者對新知識的實際需求,這樣也導致了惡性循環,吸引不了讀者,更談不上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三是沒有其他專項經費。據調查,全市公共圖書館都是建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建館時間長,又沒有進行大的維修和改造,館舍陳舊,電路老化、開裂滲漏現象相當嚴重,由于圖書館經費不足,只能保運轉,基本上沒有進行過維修。各縣市的共享工程支中心,由于運轉成本高,基本上成了擺設。同時,古籍保護工作、地方文獻保護工作等,因為沒有專項經費,都舉步維艱。

表2 全市公共圖書館經費情況(單位:萬元)

表3 全市公共圖書館購書費情況(單位:萬元)
據調查,截至2011年底,株洲市四個區仍無圖書館。全市現有圖書館基本上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產品”,不僅館舍內部結構不合理,難以適應發展的需要,而且年久失修,株洲市圖書館建成至今已有25個年頭,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由于經費緊張,從沒對場館進行過維修,年久失修使館舍嚴重老化,房頂滲漏嚴重。2010年,為了改善辦館條件,改善讀者閱讀環境,株洲市圖書館為報刊閱覽室安裝了空調,但因為館內線路過于陳舊,帶不起空調的負荷,迫于無奈只能從外面另拉線路;很多多年前配置的設施設備相繼壞掉后,也因產品停產,市場上很再難尋覓蹤跡,使得損壞設施設備不得不長期閑置。縣市的圖書館條件更不用說,有的根本就不像圖書館。由于館舍等原因,全市圖書館在第四次評估定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
各級政府對圖書館的重視程度普通不夠,缺乏政策上的優惠和具體的扶持措施,對圖書館宣傳推廣的力度相對較弱,使市民對圖書館的認識普遍偏低,影響了市民對圖書館的利用,阻礙了圖書館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很多市民、政府部門對圖書館的認識還停留在借書還書等淺層次階段,對圖書館的關注度也不高。據了解,由于對公共圖書館的認識不高,近兩年來,全市幾個縣分管文化工作的領導,基本上沒去公共圖書館視察過,各縣政府也從來沒有研究過公共圖書館方面的工作,更沒有為公共圖書館解決過什么問題。
全市公共圖書館共有89個工作人員,過去那種“老、弱、病、殘”的現象雖然有所減少,但安置各類有關系、屬于照顧人員進館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圖書館人才隊伍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學歷低的人員較多,高學歷的人員少;非專業人員多,專業人員少;年齡大的人員多,年齡小的人員少。全市公共圖書館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只有5個,占6%,而且集中在株洲市圖書館,中級以上職稱的29個,占32%,初級及以下的工作人員占到了62%,成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群體中的主力。全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中,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有21人,占到了23%,40歲至50歲的有31人,占到了34%,30歲至40歲的有25人,占到了28%,年齡在30歲以下的只有14人,占總人數的16%。全市公共圖書館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只有19人,占總人數的23%,正兒八經學圖書館專業的只有3人,其他的都是轉行的。由于基層圖書館條件艱難,使圖書館中一部分有一定能力的人跳槽或改行,加之近年來計算機等專業的畢業生不愿到基層工作,基層圖書館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設備,因無這方面的人才而顯得很無奈,只好將計算機閑置一旁,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也無從談起。

表4 2011年株洲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情況
目前,全市公共圖書館所采取的服務模式停止在傳統的方式,基本上是借借還還。據調查,基層圖書館的利用率相當低,每年到館的人次最少的只有幾百人次,基本上沒人辦理新證,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個人來借書。全市基層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由于運轉經費沒有保證,基本上都處于關停狀態,只是在檢查的時候才開放。在為地方政府提供參考咨詢等服務方面,也因為人才、經費等原因,基本上沒有開展。地方文獻是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特色之所在,它是傳承一個地方文化根源和脈絡的重要載體。基層圖書館搜集、整理的地方文獻,服務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文化傳承,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地方文獻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更談不上開展有效的特色服務了。群眾戲稱具有豐富地方特色資源的圖書館不懂得將其開發利用而甘守清貧是“守著金山銀山餓肚子”。同時,縣市圖書館也沒有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做好宣傳推廣工作,開展一些有益的讀者活動,去影響讀者、吸引讀者。

表5 2011年讀者服務工作情況
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因此,基層圖書館在今后的發展中,突出抓好幾個結合。一是與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相結合。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了決定,提出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和任務,基層圖書館要加強學習,認真領會全會精神,積極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將圖書館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考核,真正使全會精神得到落實。二是與免費開放的政策相結合。2011年初,文化部、財政部下發了《關于推進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意見》,對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路線圖。同時,國家也會對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工作給予相應的補貼。因此,各級公共圖書館要多匯報,將配套經費及時落實。三是與各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要遵循“一切為了讀者”的服務宗旨,積極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提高財政經費預算,同時,要結合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契機,將株洲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好,在閱覽環境、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上力求打開新局面。來實現基層圖書館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
人是一切問題的關鍵。針對基層圖書館人才匱乏的問題,圖書館應加大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為此,圖書館首先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基層圖書館要抓住事業單位改革,凡進必考的有利契機,主動與有關部門銜接,拿出空置的崗位出來,向社會公開招聘圖書館專業和自動化專業技術人才。其次,要加大現有人員的培訓力度。更利用平時閉館進行內務整理的時間,抓好圖書館館員業務素質的培訓,在館內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讓他們掌握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培養圖書館人的服務意識,樹立現代圖書館管理的先進理念。再次是要開展崗位練兵。讓圖書館工作人員多崗位、全方位得到鍛煉,同時,普及計算機知識,并經常開展經驗交流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將一些年青的、有培養前途骨干送到一些特色館去學習。最后,還是要鼓勵進行學術研究。積極參加本專業學術活動,廣泛獲取信息,提高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圖書館員要經常閱讀專業期刊,既能提高學術研究能力,又有助于本身素質的提高,還可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拓寬思路。
由于圖書館長期以來不善于宣傳自己,各級領導和市民對圖書館不了解,尤其對圖書館的性質及在全民文明建設中的地位、作用知之甚少,甚至產生一些誤解。圖書館人不講宣傳推銷自己的陳舊觀念根深蒂固,造成了圖書館建設速度發展緩慢,為此,圖書館必須撩開自己神秘的面紗。一是要利用媒體進行宣傳。媒體是宣傳推廣圖書館的重要載體。圖書館要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新聞傳播媒介廣為宣傳自己,圖書館所做的工作,都是關乎民生的工作,媒體和市民都比較關注,圖書館只要很好地把握結合點,就不愁媒體不來宣傳圖書館。主動組織策劃一些活動,讓媒體去宣傳圖書館。其根本目的是讓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真正了解圖書館,更好地支持圖書館,確保圖書館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社會對圖書館的捐助也有信心。二是利用陣地宣傳圖書館。基層圖書館的陣地主要在圖書館內,因此,基層圖書館要利用在館內有限的空間去宣傳自己,比如說,電子顯示屏、墻報、展板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同時,還可以在讀者空間和區域內,制作一些宣傳欄,對圖書館的免費開放、讀書名人、講座嘉賓等等進行宣傳。三是印刷一些宣傳資料。在讀書月、世界讀書日、圖書館宣傳服務周、圖書館免費開放、講座等有關讀書的活動中,組織編印一些宣傳資料,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圖書館的基本情況、服務窗口、服務內容等向市民進行宣傳,讓市民了解圖書館。
資源是吸引讀者的關鍵因素。一是調整購書原則,改集中采購為每周采購。以前基層圖書館購書是以集中采購為主,一般是每個季度或每兩個月采購一次,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新書更新慢,許多暢銷的新書,不能及時下架借閱。隨著圖書館影響的日益擴大,圖書館明顯感覺到了讀者對知識的渴望,要改變原來的集中購書方式,要求采編工作人員與新華書店、圖書經銷商聯系,保證每周都有新書下架,及時與讀者見面,滿足讀者需求。同時,要求采編工作人員及時掌握讀者對圖書資源的需求,及時購進新書。二是要加大地方文獻的征集力度。地方文獻是一個地方公共圖書館的特色之所在,因此,基層圖書館要組織專人,安排專項經費征集地方文獻,要主動與印刷企業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將他們印刷的家譜、內部刊物、宣傳資料等一些地方文獻,及時進行征集。同時,還要加強與宣傳部門、文聯、社科聯的聯絡,建立消息渠道,及時掌握株洲籍人士出版的一些地方文獻。三是加快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步伐。要依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這個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普及和宣傳活動。建設特色數據庫,提高圖書館網站的點擊率,滿足各種不同用戶的特殊需要。同時,還要將制作的特色數據庫上傳到互聯網,這樣可以充分享受圖書館專用網絡帶來的好處,掌握各館的特色服務信息,調整本館的藏書結構,避免采購經費不必要的浪費。
創新是一個單位發展的內在動力。一是要抓好服務理念的創新。要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教育,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讀者”的服務意識,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做到笑臉相迎每一位讀者,讓讀者有溫馨如家的感覺。二是要抓好服務方式的創新。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講究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質量,尋求休閑娛樂等精神享受已成為都市人們的一種時尚,這是一種重要的休閑文化資源。圖書館要主動求變,要創新服務方式,以其豐富的藏書、深厚的精神內涵和安靜幽雅的周邊環境,吸引市民走進圖書館。三是要抓好服務內容的創新。現在的圖書館不是簡單的借借還還,要開展征文活動、演講活動、知識競賽、講座、報告會、展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讀者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盤活館藏資源,吸引市民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和利用圖書館。
1.李映娥.市級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圖書館論壇,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