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具屬照明器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有照明功能,還有室內陳設的裝飾功能。中國現存最早的燈具記錄出于戰國,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其中“鐙”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燈”。“陶豆”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燈具,在戰國的墓葬中,一種盤底中央呈星狀突起可插燈芯的細把陶質豆,它就是當時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國古代燈具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謂仿生設計,就是以仿生學為基礎,通過研究生物原型的功能、結構、色彩等特征,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的設計。將燈具設計與仿生設計相結合,不但可以設計出功能完備、造型精巧的燈具,同時還賦予產品以生命的象征,讓設計回歸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我國古代燈具的仿生,多采用具象仿生。所謂具象仿生,是根據自然界中動植物或人類的形態、動作、色彩等進行構型設計,將自然界生物形態的直接再現和模擬,使燈具造型生動,形體優美,富有親和力。因此古代仿生形態的燈具融合了實用性、功能性、藝術性為一體,也達到了技術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古代燈具的仿生大致上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造型的仿生,另一個是紋樣的仿生。
我國古人審美多有趨吉避兇的觀念,因此在設計題材上多選擇愉快、喜慶、吉祥的形態來寄托人們的美好愿望。如1968年河北省滿城出土的漢代“青銅朱雀燈”,此燈中朱雀昂首翹尾,口銜燈盤,足踏盤龍,展翅欲飛,雙翅和尾部陰刻纖細的羽毛紋飾。盤龍身軀蜷曲,龍首微微上揚。古代人認為朱雀是鳳凰的原型,因此此燈中的龍和鳳皆為古代象征吉祥的神獸,直接將龍鳳形象再現在青銅燈上,體現了古代人們的美好愿望。燈具造型的仿生根據設計目的的不同,所選擇的題材也不盡相同。除了模仿吉祥動物,古人還善于將燈具直接設計成人物的形象。1974年河南省三門峽出土的戰國“跽坐人漆繪銅燈”,此燈中跽坐人偏髻束冠,身著長袍;面容平靜祥和,兩臂平伸,手持“丫”形燈架,架上為環形燈盤,盤內設蠟燭座。古人結合長期使用燈具的實際經驗,認為到把光源放置在較高位置可以增加照明范圍。因此這款燈具在造型設計方面,除了結構穩定,高度亦是恰到好處——跪坐的人物挺直上身,其手持的“丫”形燈架的造型也加高了燈具的高度,最終使燈具通高近50厘米,增強了功能性。除此之外,還有大家熟知的“長信宮燈”,將燈具設計成宮女形象,衣袖寬松,手舉燈筒,呈跪坐形態。此造型不僅保證燈具的穩定性和高度,同時使身體下部分可以存水,煙塵經水過濾后可減少室內的污染,是古代燈架仿生設計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國古代燈具紋樣的仿生,主要是增加了燈具的審美功能,形成了獨特的裝飾性,如青銅燈具上饕餮紋的使用就是一種仿生。饕餮紋最早是用于青銅鼎上的裝飾紋樣,在較早出現的青銅燈具上也有使用。“饕餮”傳說是龍的第五子,上古時期一種兇猛且殘忍的魔獸,喜食人,食量大。古人認為饕餮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一方面又是保護神,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用來震懾惡人,保平安。魏晉時期開始,燈具在材質上發生了較大變化,青白瓷燈和燭臺等逐漸成了我國使用時間最長、普及范圍最廣的燈具。在紋樣裝飾上,采用彩繪山水人物、花鳥蟲魚、戲劇故事等題材。如1985年山西省朔縣出土的“西漢雁魚燈”,此燈在紋樣裝飾上將魚鱗、羽毛等自然元素凝練為極為生動的示意性紋飾,表現出高超的形象概括能力。運用線的疏密、曲直、長短,并采取點、線、面組合的構成方法,表現出飽滿生動的雁魚形象。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進步,現代燈具的裝飾功能越來越強,成為現代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燈具成為了燈飾。燈具原有的幾何線條逐漸演變為柔和圓潤﹑厚重飽滿的有生命的線條,突出了燈飾的個性。現代燈飾的仿生設計既注重功能的實用特性,又追求形態的清新淳樸,同時體現出返樸歸真的個性。現代燈具的仿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界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生物界有著眾多動植物及物質存在,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設計師通過觀察,模仿自然界生物,制作出具有同樣功能和特性的人造物。其中最有代表的仿生燈具就應該是Poul Henningsen設計的洋薊燈(PH燈),它很好的將洋薊的外型特點與燈具的結合,不但外型特點比較突出,更通過洋薊層層疊疊的外型特點塑造出柔和而豐富的光色。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旁廣場上的照明“鳥巢燈”,外形酷似國家體育場(“鳥巢”),燈具酷似一個微縮的“鳥巢”。奧林匹克公園內,大“鳥巢”與小“鳥巢”交相呼應,營造出一種和諧溫暖的氛圍。
形態仿生是比較逼真地再現事物的形態,如模仿人或動物的表情、動作、狀態等。由于形態仿生具有形態高度的簡化性和概括性、形態豐富的聯想性和想象性,所以形態仿生燈具具有很好的情趣性、親和性、自然性,人們普遍樂于接受的特點。例如Tiago Fonseca設計的“癱倒在地的臺燈”,就好像一個癱倒在地的人,軟綿綿全身無力,奄奄一息。
自然界的動植物千千萬萬,其許多高超的技能與奧秘人們尚未完全掌握,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仿生發明會源源不斷地應用到人類的生活中去。仿生設計賦予了燈飾以生命的靈性,增進人類與自然的統一,融入仿生設計的燈飾被賦予了“動”的神態。作為家居的眼睛,仿生燈具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具趣味性和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