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弦樂器,其音色醇厚優美,表現力豐富,在獨奏、合奏、舞蹈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演奏的最終目的是表現音樂情緒,抒發情感,實現視覺、聽覺相結合的審美價值。而正確的運弓技巧與二胡音色的整體優美性是密不可分的。二胡以其獨具魅力的音樂和豐富的表現力一直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下面就其演奏中的運弓及音色的整體優美性,談一些自己的理解及觀點。
首先在二胡的運弓方面,作為一名演奏者都深知,運弓是二胡演奏的最關鍵最重要的技能,運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二胡的音色以及音樂的表現力。二胡運弓時,通常我們以大臂帶動小臂帶動手腕再帶動手,在拉退運弓時力量的運用也有著微妙的變化,運弓時與琴弦摩擦的力量均勻,發出的聲音、音量就統一。推弓時,大臂收力帶動小臂再帶動手腕和手,力量由弱逐漸增強,從弓尖、中弓到弓根的力量運用要恰到好處。在一弓中要把握力量的變化及手指間的力度變化,大拇指與食指的握弓要用巧力,仿佛是把握筷子或持筆的力度,無須用很大力度握緊弓。右手運弓如魚的尾巴在手中漫游,手臂自然帶動手腕左右運動。否則用力過大發出的聲音容易產生噪音。原則上拇指要與食指的第一關節線對齊,力量均勻,演奏時讓二胡發出自然震動的聲音,通暢優美,弓桿自然落在琴筒上;拉里弦時,中指、無名指的指肚輕輕勾住弓毛,拇指和食指握住弓桿與中指、無名指成相對力量,弓毛均勻摩擦琴弦,自然發音,手指的力度和手臂的力量要均勻相結合,控制弓子在琴筒上的運動,讓弓子平穩運行是發音的根本。另外要防止運弓中出現大肚子音(也稱棗核音),這是在弓弦樂器演奏中最忌諱的。在運弓中,平穩力量的均勻及控制力度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樂曲中,運弓的變化隨著樂曲的音樂起伏而變化。合理運弓是完美表現音樂的基礎。
根據音樂的表現需要,運弓也簡單分為快弓、慢弓:快弓恰似行云流水,疾而不躁,重而不鈍,快弓時,右手臂的動作要控制,不能大力揮舞手臂,肘的力量要下沉,以小臂的運動帶動手腕和手再帶動弓子,仿佛是夏天扇扇子的感覺,是手臂和手腕的自然運動。快弓要輕巧放松,發音要有彈性,并注意快弓的顆粒性和流暢性。例如二胡曲《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最后一大段的快弓,在弓毛與琴弦的摩擦力的增強或減弱的變化過程中,達到音樂的完美體現。這里一定要講究運弓過程中力量的均勻傳遞。
演奏慢弓時,則如微風拂面,溫柔細膩質感,慢弓則需舒緩有致,力量的持續性和均勻的平穩性是最關鍵的。如二胡曲《長城隨想曲》的第一樂章的長音,帶音頭的持續性慢弓,由弱漸強,弓毛與琴弦虛實相間。運弓的張力變化奏出音樂的宏偉氣魄,力量、力度的巨大變化是快弓所不能及的。俗話說慢弓看功夫,其實是看演奏者的控制力,力量、力度的完美表現。弓子的弓段及弓序合理運用、調配也是運弓的重要環節。弓段是指弓尖、中弓、左半弓、右半弓、弓根等部分。一般而言,弓尖奏出的音色圓潤輕巧;左半弓以密集快弓、顫弓,右半弓則演奏出帶音頭的、頓挫有力的聲音;中弓兩者兼顧。弓序是指弓向:拉弓、推弓、連弓、分弓等.實際演湊中合理搭配,做到換弓自然、發音連貫、音色飽滿、音準精確.這樣就可提高運弓整體駕馭能力和音色的控制力,完美地演奏出樂曲的內涵及豐富的表現力。
談及音色我想與上述的運弓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運弓是二胡演奏的基本功,運弓的好壞對音色的影響極大,為什么有的演奏者演奏出的聲音生硬、晦澀、不好聽。而有的演奏者奏出的音樂是飽滿、流暢、優美好聽的,其關鍵就在于運弓。其次與左手的揉弦也有一定的聯系。二胡發出的聲音好聽,源于二胡的基本音色,這是二胡區別于其他樂器的本質特色。二胡的基本音色通過裝飾和加工,會具有更加豐富的表現力。
二胡的壓揉、滑揉等也是特色,指尖與手掌的力度相結合。仿佛將弦握在手中的感覺,不能只靠一個手指的力度,一定需要有輔助指的幫助。如陜西風格的樂曲,壓揉、滑揉的技法,是它的風格所在。樂曲《秦風》中就明顯運用壓揉、滑揉的技法.第一個音中“4”帶有大滑音,與右手的音頭弓相結合,“3”就運用了壓揉的技法,“5”的音上帶有大滑音,右手的運弓保持漸強的力度,強收。第二樂句,“7”的音上同時運用大滑音,壓揉及滑揉相結合的技法.表現了西北人民粗獷豪放的性格。二胡中的揉弦技法是獨有的也是獨特的,在不同風格的樂曲中運用不同的技法,表現力極為豐富。
綜上所述,在二胡的演奏中,技巧的運用能夠提高音樂的表現力,具體為運弓的幅度、力度、控制力的把握,左手揉弦的變化及不同揉弦的技巧,都是二胡演奏中重要的技法。掌握好二胡演奏方法能夠更加充分地表現音樂的內涵。二胡的技巧很多,在此只談一些運弓及音色、揉弦滑音等方法。中國的音樂博大精深,文化深厚悠久,把中國的民族音樂繼承并發揚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