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宣傳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群眾文化創作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整個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要環節,它泛指廣大群眾通過自身的勞動產生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的各種精神產品的過程和成果。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群眾文化工作者有十分重要意義。
第一,群文創作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屬上層建筑,它們的社會效應是一致的。
我們黨在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時,就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設,二是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可以說,文化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群文創作作為文化繁榮的一個主要方面,既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它們的任務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他們的社會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群文創作對精神文明建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群文創作正是通過產生的精神產品來形成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從優秀的作品中提煉高尚的精神思想,通過它的產生、傳播來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它對人的思想、感情、理想、道德、情操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對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質量舒緩心里壓力,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見,群文工作對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其他工作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
第三,群文創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它的主要任務。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既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智力基礎,又是提高人們道德水平的重要前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科學理論、正確輿論、高尚精神、優秀作品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發揮著教育、引導、鼓舞群眾的重大作用。可見,作為創造優秀精神食糧的群文創作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又是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展示平臺,通過優秀文藝作品的熏陶和哺育,提高人們的境界、情趣和品位,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引導人們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為社會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通過它的負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才會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第四,群文創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文化思潮大量涌入,文化在走向市場當中受經濟效益的驅動,面臨各方面的挑戰。假使文化工作不能有效地抵制和消除文化垃圾的滋長、蔓延和侵蝕,精神文明建設就無法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工作就會失敗。我們的群文創作正是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群眾,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積極吸收世界文化有益養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可以不斷改善整個社會風氣,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社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形成思想共識,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水平。
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一龐大系統工程之一的群文創作,既不可缺少,又必須先行。明確了二者關系,并做到切切實實把握好二者關系,無論是對于擺正文化工作位置,把握群文創作方向,使它不偏離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目標,還是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它取得重要成果都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在群眾文化創作中,要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把功夫放在動員群眾廣泛參與上,放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要堅持重在建設,注重過程,注重積累,從具體事情抓起,善于抓小、抓細、抓實,力戒形式主義。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文化建設,特別要注意發揮廣大知識分子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讓一切有志于文化創造者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把廣大文化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認清歷史使命和莊嚴職責,形成同心同德、齊心協力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