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瑩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教材作為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承載著課程設計者的課程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教材是課程改革的“代言人”。但對于一個優秀的教師而言,僅僅學習一些固定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技巧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師必須在掌握基本的教學機能基礎上加入自己獨特的思維,爭取在教學上有所創新才能使得學生更順利地接受書本上的和略高于書本層次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和授課的時候就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設定的內容一點不做改變地教授給學生。因為無論教材的編寫有多完美,它的內容和課程結構也沒有辦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所以教師首先要對教材的選擇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看看教材的內容能否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要。此外,教師還要對選中的教材有全面的把握能力,掌握整套教材的整體脈絡,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個體差異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或取舍,使之更加符合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很多人頭腦中教材的概念就是指教科書,其實按教材的形式來看,教材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是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實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練習冊、補充練習、學習光盤、錄音帶等。教師自己編寫或設計的材料也可以稱為教學材料。狹義的教材就是教科書。在英語中,教科書是textbook或coursebook,有時還直接用course。
教材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普遍來講大多數的英語教材都是由英語語言和教學方面的專業人士按照課程標準和課程大綱編寫的,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教材也不僅僅是教學中的工具,而是代表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學目的和教學理念。教學結構合理,內容銜接恰當,難度水平適合學生英語發展特點的教材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系統地掌握詞匯、句子結構和語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提高他們聽、說、讀、寫和翻譯等各項英語運用能力。同時英語教師也應該意識到有些教材的內容更新速度過于緩慢,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掌握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
因此,英語教師正確理解教材就更有利于英語教師從總體上認識教材,尤其要認識到教材的多元化發展,還可以幫助英語教師不斷更新教材觀念,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認識到自身與教材的關系后就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材的編寫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學生、教師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需求。因此,對教材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在教材的選擇上就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問卷等形式獲取得到的需求分析主要是為了獲得以下一些信息:學習者將來使用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學習者想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方式是口頭交流還是書面交流;學習者將來想要達到的英語水平是什么等等。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盡量選擇一些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教材。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時候學生需求、教師需求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需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學生們不喜歡整天背單詞、記句型、學習語法,而是希望在一種輕松愉悅而且沒有壓力的情況之下學習英語。但是對于教師來講,單詞是英語的基礎,語法是準確說英語的必要結構,教師的任務是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的基本結構,并且逐步培養他們使用英語的技能。對于教育部門來說,他們的目標更加明確,那就是讓學生們在規定的階段通過各種各樣的考試。因此,需求者對教材的要求是千差萬別的,而任何一種教材都很難同時滿足所有需求者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以大多數需求者的需要為主要依據進行教材選擇。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些例子讓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段話說明了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的關系。一名英語教師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就必須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體會教材的內容安排和設置,對教材進行詳細地分析。此外,教師在準備課程的時候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層次、現有的語言水平和學習需求等具體內容。并且根據不同學生的共同特點來重新安排,有選擇地刪減或適當地添加符合學生實際要求的教學內容。
1.對教材的單元進行整體取舍。教師課程的講授常常受到課時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和限制,因此在規定的課時內經常會出現無法按規定正常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對教材的某個單元進行整體的取舍。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晦澀難懂、課程內容過于陳舊老套,脫離現實的,或是學生不敢興趣的單元進行一些必要的刪減。例如在《綜合英語教程2》中,第13單元The Mud-Backs這一課中,出現了大量的生僻詞,而且文章內容也和學生們的現實生活也有所脫節,因此教師可以在課時受限的情況下考慮刪去該部分內容。
2.對教材的某一部分進行系統刪減。例如,有些綜合英語教材目的就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翻譯方面的技能,而對于一些學生來講,他們本身也會開設一些與這些技能相關的課程來鍛煉他們在某一領域中的能力。因此,對一些教授綜合英語的教師而言,他們可以在教學的時候選擇一些內容比較簡單或不太重要的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使授課時更加集中或側重另外一些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再如,講授綜合英語課程時,教師常常會有很多語法問題需要講授,而學生也同時開有語法課,這個時候教師之間可以有所溝通,讓語法教師在課堂上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而綜合英語教師就完全可以在講課時將這部分內容忽略。
3.對教材進行整體補充。有的時候教材的設置會受到篇幅等條件的影響,對某些知識的說明會顯得不夠具體或有所欠缺。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不足相應地用其他材料加以補充說明,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加全面、系統。例如在講授《TransformingMars》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對火星基本情況的介紹,讓學生對這個行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這樣不但增加的學生的興趣,而且教師也可為課文中出現的重難點句子的解釋和理解上做出鋪墊。
1.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或補充。前文中已經提過大多數教材的設計和安排都是依據大綱要求編寫的,符合大多數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但是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現有學生的學習水平和需求,使得教材的使用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加以刪減而且在必要的地方要做適當的補充。但是得注意的是,教師對教材的刪減絕對不可過于主觀化,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不考慮學生的需要妄自對教材進行刪減,同時刪減的內容也不可過多,要保持適度性。對教材的補充部分最好是和教材相關的內容,例如再講到足球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足球的來源及其發展的內容,還可以和學生們很喜歡的世界杯進行一定的連接,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足球這樣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有的時候由于學習者主觀的原因,特別想在某個方面增強某項語言技能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習者的需要,適當增加這部分的學習內容,使之滿足學習者的實際要求。
2.調整教學順序。一般的教材編寫都是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的。但是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要求對教材的內容加以調整。例如,在講解性別歧視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篇文章的順序調整到“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后的日子來講解。向學生講解這個節日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性別歧視這個問題的存在。同時也可以讓他們認識到當今女性在社會上的重要地位等問題。有的時候教材的編寫者在考慮到學習者有限的能力之后,把一個教學內容分別安排在不同的單元里進行講解。但對于一些高水平的學習者來說,這樣的知識點安排不便于他們系統地記憶知識。因此,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也可以把這樣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系統地歸類,調整原來的教學順序,使學生掌握起來更加系統化。
3.調整教學方法。英語教師教學方法的使用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教學情況有所變化。因此,在教學對象發生變化的時候,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或手段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一個基礎,也是很多學生學習英語中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對于一些學生來講,在單詞學習時他們特別希望教師能夠把單詞、音標和發音規則結合起來。這樣的方法會讓他們迅速記起單詞的發音,而學生根據單詞的發音和字母的拼寫規則就可以很輕松的記住所學的詞匯。而有的學生則希望教師講單詞的時候可以和語境聯系起來,他們覺得在語境的幫助下記憶單詞會更準確,并且可以強化他們這些單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因此,英語教師在講授單詞的時候就要根據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第一類學生,教師可以把與單詞的相關知識在學期初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單詞的時候主動出擊;對于第二類學生,教師在單詞講解時可以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語境對其加以理解,也可以把課文中出現的幾個生單詞拼成一個故事講給學生,增加他們的記憶,或者還可以讓學生任意挑出幾個詞,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同的故事情節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讓他們在一種輕松的氣氛中掌握詞匯。
作為一位英語教師,應具有開發利用英語教學資源的敏銳目光,不斷在英語教學資源中搜集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資源,并使當地對于這些資源加以整合。此外,也要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教學材料,選擇適合英語教學的相關內容,并對整體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和調整,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Alan Cunningsworth,如何選擇教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Num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程曉棠,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